叶嘉莹逝世,享年100岁,将毕生积蓄3568万元用以推广古典文化

西部好物 2024-11-30 18:56:01

这位在诗词领域深耕多年的大家,以其深厚的学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仰与爱戴。

叶嘉莹1924年7月2日出生于北平的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

在她十岁之前的童年时光里,她在家中不仅享受着父母的呵护与教育,还早早地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家中丰富的藏书成了她最初接触并爱上古典文化的宝库,父母引导她诵读经典,为她的诗词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在人的道路上设置考验。

叶嘉莹17岁那年,母亲因病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让她深感悲痛。但正如她所言,“当你把你的悲哀、痛苦用诗写下来,内心的悲痛也会得到消解,也会保存你的纪念。”叶嘉莹用诗笔记录下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写下了八首感人至深的诗作。

时光荏苒,1948年的冬天,叶嘉莹随丈夫移居台湾。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生活的艰辛接踵而至,丈夫失去了工作,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叶嘉莹的肩上。她凭借自己的才学和坚韧的意志,以教书为生,独自支撑起了整个家庭。她的课堂总是充满了魅力,学生们被她的学识和人格所吸引,其中不乏后来成为知名作家的学生。

白先勇就曾深情回忆道:“我宁愿逃课也要到叶嘉莹先生这里来听课,叶先生讲课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她一口纯正的北京话,富有教养,念诗的声音更是迷人至极。”

叶嘉莹不仅在台湾的教育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的影响力还跨越了国界。

20世纪60年代后,她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并在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终身教授的职位。在这些国际舞台上,叶嘉莹不遗余力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并欣赏中华诗词的魅力。

1978年,当叶嘉莹在报纸上看到内地学校急需教师的消息时,她毫不犹豫地给国家教委写了一封申请信,表达了愿意无偿回国教书的强烈愿望。

从那以后,每年的假期,叶嘉莹都会从加拿大回到国内,到数十所大学讲学,这一坚持就是三十年。2014年,叶嘉莹更是选择定居南开大学,继续为培养诗词人才、传承中华文化贡献力量。

在《我与南开大学的因缘》一文中,叶嘉莹深情地写道:“诗歌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带着生命的力量。而西方人往往难以体会到这种生命的共鸣。”她认为,真正理解和创作诗词,需要经过人生的忧患和磨难。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叶嘉莹用自己的生命历程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受到诗词的熏陶,叶嘉莹不顾年事已高,每天工作到深夜,精心挑选了200首适合儿童阅读的古诗词。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下一代能够感受到诗词的美好,从而爱上古典文化。此外,叶嘉莹还撰写了19部关于诗词的著作,这些作品不仅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经典之作,也凝聚了她对诗词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

尽管在学问上追求极致,但叶嘉莹在生活中却表现得极为简朴和低调。

她独自生活了很多年,对生活的要求极低,却将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了诗词的研究与传播中。她的这种精神不仅赢得了同行的尊敬和赞誉,也让她成为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的获奖人物。人们亲切地称她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在离世前,叶嘉莹做出了一个令人动容的决定:将毕生积蓄3568万元(包括变卖天津和北京两处房产所得)全部捐献给古典文化的推广工作。这一举动再次彰显了她对诗词、对传统文化的无比热爱与执着追求。

0 阅读:14
西部好物

西部好物

好玩,好看,又有趣,一个独特的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