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贝利亚手握重权,为何一夜之间轰然倒台?背后真相神秘莫测

浩舞默画历史 2024-02-20 07:23:39

1953年3月5日,一则消息引起了苏联举国上下的一致震惊:斯大林突发中风意外去世,临终前甚至没来得及订立遗嘱。

斯大林死后,留下的是一个红色超级大国,下一任领导人悬而未决。各派势力明争暗斗,其中以内务部头号话事人贝利亚赢面最大。

身为苏联内务部长和边防部队高层,贝利亚在苏联当时的领导层内部,可以说是权力最大。他掌握着苏联中央的几乎所有机密资料,令政敌们十分畏惧。

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贝利亚会顺利接班斯大林,成为红色超级大国的下一任掌舵者时,他却突然神秘死亡了,且死因至今众说纷纭。

贝利亚有着怎样的过往,他是如何一步步走进苏联政坛核心圈层的?离苏联一把手宝座只有一步之遥的他,又是怎样最终落败的呢?

苏联“锦衣卫”头目升职记

说起贝利亚,没有几个苏联人会说他的好话。直到如今,在俄罗斯人的眼中,他都是以苏联“锦衣卫”头目的身份,被大众鄙夷或斥责。

贝利亚最被人诟病的,除了在“大清洗”期间欠下的累累血债,就是他一贯的谄媚、阿谀奉承了。他对斯大林的态度,简直可以说是“马首是瞻”。

据亲历者回忆,在斯大林病重的时候,贝利亚的“变色龙”表现,让在场众人纷纷侧目而视、嗤之以鼻。用咱们中国人的话来讲,就是“望之不似人君”。

当斯大林意识清醒、尚有表达能力时,贝利亚屈膝守在他的病床前,一边痛哭流涕一边大表忠心;而当斯大林陷入昏迷后,他立即变了一副嘴脸,站起身骂骂咧咧。

贝利亚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由此可见一斑。

睿智如斯大林,当然知道此人是个什么德行,他之所以愿意重用贝利亚,其实还是因为这位格鲁吉亚老乡工作能力确实出众。

和斯大林一样,贝利亚也出生在格鲁吉亚一户贫困家庭。

他从小喜欢绘画,可因为家里很穷,根本没条件学,只能去技校进修。

为了找工作更容易,技校毕业后的贝利亚又去巴库读了一阵子工程。就在1917年,他在巴库加入了布尔什维克。

许多国际共运研究人员曾分析过,贝利亚根本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他加入红色队伍只为钻营投机。但不可否认的是,共产党人这个身份,在苏联确实是个很好的“敲门砖”。

加入布尔什维克三年后,贝利亚成功入职苏联情报部门“契卡”,该组织正是后来“克格勃”的前身。

1921年,他火速升迁,成为了格鲁吉亚政保局的主席。

经过九年辛苦工作,等到1930年的时候,贝利亚已经是苏联南部各个加盟共和国的“扛把子”了。

不过他真正打入苏联中央高层,还是依靠三年后的一场意外。

1933年,斯大林在外出度假期间,突然遭遇了刺杀。形势危急的时刻,是贝利亚挺身而出救了他,甚至因此自己受伤。

由于刺客当场被枪毙,所以没人知道,是谁策划了这场暗杀,甚至有不少人觉得是贝利亚为了“上位”而自导自演。

不管是不是贝利亚上演的“苦肉计”,总之这件事之后,他得到了斯大林的青睐。

1934年,贝利亚成功任职苏联中央委员,并在六年后掌管了中央内务部。

所谓的“内务部”,是斯大林时期苏联中央专门负责刺探高官情报的组织,直接听命于斯大林本人,性质和职能接近于我国明代初年的“锦衣卫”。

斯大林任命贝利亚为内务部长,是希望他能够完成两件事:

其一,重建因上一任部长工作失误,导致破坏严重的情报网络;其二,“大清洗”运动及时刹车,尽快收网。

对于第一项任务,贝利亚完成得可以说是相当漂亮,他重新建立起的中央情报网络,直到苏联解体前夕都还在使用。

可对于第二项任务,贝利亚不但不认真贯彻执行,反而干脆反着来。他在任的时候,苏联“大清洗”运动规模缩小十分有限,伏尔加地区甚至变本加厉了。

贝利亚在搞“大清洗”时手段严酷,造成了无数冤假错案。

他每次行动,受害人规模少则上万多则十余万,他也因此成为了苏联人心目中“最可恐的人”。

虽讨众人厌恶,但此人却也贡献不小,尤其是在苏联核武器方面!

“原子弹之父”竟是走卒

我国先贤孔子曾经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这话形容贝利亚完全合适。他对斯大林的谄媚逢迎,制造出了不少“苏联笑话”。

有一次,斯大林发现自己的烟斗丢了,就派贝利亚调查,看看究竟是谁拿的。贝利亚仅用一天时间,就将十个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了。

经过一番“大记忆恢复术”,这十个“贼”全都承认烟斗是自己偷的。结果不久之后,斯大林就在自己的卧室沙发下,找回了遗失已久的烟斗。

可就是这么一个令人鄙夷的走卒,却也为苏联初期的建设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尤其是在二战期间,贝利亚堪称功勋卓著。

二战爆发后,贝利亚领导着内务部,承担起了重工业后撤的重任。

他不光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任务,还用最快的速度,建成了重工业重启需要的相应铁路、公路交通网络。

不光如此,贝利亚还是苏联核武器研究计划的重要人物。

如果没有他大量从欧美“挖角”顶级科研人员,刺探美国原子弹研制的情报,苏联的“两弹”很难造出。

正因如此,连许多特别讨厌贝利亚的人,都会尊称他为苏联的“原子弹”之父。也正是因为这份功劳,他获得了元帅军衔,一时间声名大噪。

在斯大林时代的后期,也许是为了挽回自己因为“大清洗”运动糟糕至极的风评,为接班斯大林铺路,贝利亚提出了一系列民生政策。

1953年,贝利亚大力推动了中央“赦免条例”,让大量被迫迁徙的少数民族,得以回到了自己的原住地。他还安排了后续的保障措施,帮助这些少数民族顺利就业。

如果贝利亚始终坚持为苏联人民做好事,再有个七八年,也许真的可以扭转自己的形象。

可这一切,都随着斯大林的突然离世戛然而止了,他必须马不停蹄地争权夺利。

“四人主席团”明争又暗斗

斯大林时代,苏联中央采取“五人主席团”的行政模式,“慈父”同志在其中有着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威。他一去世,主席团剩下的四个人谁也不服谁,开始了明争暗斗。

“四人主席团”里,马林科夫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贝利亚实权最大,布尔加宁党内资历非常深厚。其中最为弱势的,当属后来成功“上位”的赫鲁晓夫了。

不同于其他三位实权人物,赫鲁晓夫当时仅负责中央的宣传和党内整风工作,可以说是“四人主席团”里的“小透明”了。

可最终正是最弱势的赫鲁晓夫,成功拿下了苏联中央的最高话事权。而他依靠的手段,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合纵连横。

斯大林去世后,贝利亚仗着自己掌握了内务部与边防警卫军两大力量,处处以“第三代领袖”自居,丝毫不给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马林科夫面子。

赫鲁晓夫从中看到了机会,他试着联合马林科夫,结果却遭到了对方的羞辱取笑。马林科夫讽刺身材矮小的赫鲁晓夫是“玉米棒子”,不愿意与他“结盟”。

眼见马林科夫的路线走不通,赫鲁晓夫就转而联合布尔加宁。他回忆起了当年“大清洗”时期的种种往事,唤醒了布尔加宁对贝利亚暴行的恐惧,成功与其结盟。

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两个人,虽然没有力量阻止贝利亚的勃勃野心,却也下了一步妙棋:在斯大林死后的中央政治会议上,把布尔加宁推上了苏联国防部部长的位子。

要知道,贝利亚虽然手握中央情报网络和边防警卫军两张“王牌”,可他们都不是正规苏军,关键时刻是打不过军权的。而布尔加宁当上了国防部部长,就掌握了部分军权。

光有军权还不行,想要扳倒权势滔天的贝利亚,还得掌握“钱袋子”。而当时苏联中央的财政大权,正握在马林科夫手中。

考虑到上次提议结盟碰了一鼻子灰,赫鲁晓夫这次决定暂且蛰伏,耐心等待时机。而合适的机会,比他想象中来得更早。

贝利亚其人一副小人做派,一朝得志便猖狂,处处打压马林科夫。屡遭打击的马林科夫在心灰意冷之余,对贝利亚的不满越积越深。

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借此机会趁热打铁,通过巧妙游说,将马林科夫也拉进了两人的同盟之中。他们又联合了一众党内元老,大家一起计划打倒贝利亚。

此时的贝利亚,对自己的危险处境还浑然不觉,还在积极推行“新政”,为正式接班斯大林做准备呢。

不过赫鲁晓夫等人并不急着推翻贝利亚,他们还在等一个人的到来。

这个至关重要的大人物,就是苏联功勋元帅、二战传奇英雄朱可夫。作为一呼百应的军中大佬,他的态度,将直接决定“反贝利亚同盟”的胜败。

可巧的是,当年朱可夫正是因为被“大清洗”运动牵连,才被斯大林发配到西伯利亚的。斯大林在临终前急召他回到莫斯科,可还没等朱可夫动身,“慈父”就与世长辞了。

因为这层私仇的关系,朱可夫在面对“反贝利亚同盟”时明确表态,他不会掺合任何苏联政坛的内斗,但更不会站在贝利亚的一边。

有了这份表面“端水”实则反贝利亚的保证,赫鲁晓夫一党放心多了。一个打倒贝利亚的计划,开始酝酿了起来。

“反贝利亚同盟”大获全胜

1953年6月26日,苏联中央主席团的一次常规会议,马林科夫突然一改昔日被贝利亚死死压制的常态,开始不停批判对方。

贝利亚正想回嘴,与会众人却纷纷“不约而同”地帮腔马林科夫,历数他的种种罪状,这场中央会议很快便成为了“贝利亚批斗大会”。

见此情景,贝利亚深感大事不妙,间谍头目的职业直觉促使着他赶紧离场,先脱离险境再做计较。

可赫鲁晓夫没有给他这个机会,矮小的“玉米棒子”眼疾手快地按住了他。

贝利亚急了,准备撕破脸,当场拔出了手枪。可他还没有摁动扳机,就被一旁的军警给制服了,一代风云人物至此黯然入狱。

锒铛入狱的贝利亚十分不服气,在面对审讯时大声嘶吼,自己造出了原子弹,不应该被如此对待。可一心要取贝利亚性命的赫鲁晓夫,可不会在乎这些。

“反贝利亚同盟”将当年贝利亚在“大清洗”时期使过的种种严酷手段,悉数招呼在了他身上。没过多久,贝利亚就承认了自己的种种罪行。

后来,贝利亚被苏联最高军事法院判处了死刑立即执行。只不过关于他的真实死因,多年来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苏联官方资料显示,贝利亚是被军警行刑,在法场枪毙的。可也有不少人说,其实贝利亚没有等到去法场的那一天,就已经被秘密处决了。

网络图片

有知情人士透露,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反贝利亚同盟”在他的案件还没宣判的时候,就已经将尚在狱中的贝利亚毒杀了。

无论贝利亚是怎么死的,他的迅速陨落,都是板上钉钉了。

在斯大林去世的113天后,贝利亚一命呜呼,仅仅掌权不到四个月。

贝利亚死后,赫鲁晓夫经过又一番政治较量,最后成功就职苏共中央主席,成为了苏联一把手。这场红色超级大国的政坛大戏,他是笑到最后的大赢家。

平心而论,贝利亚的一生于公于私,都称不上光明磊落。可他最终不是因为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伏法,而是死于政敌争权,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值得一提的是,贝利亚的儿子在1988年,曾向俄罗斯联邦最高军事法院申冤,要求重审父亲当年的“冤假错案”。

法院经过调查核实,认定当年贝利亚一案虽然程序上不合规,但是贝利亚的罪行证据确凿无疑,故而驳回了其子的申请。

贝利亚一案彻底被定性,这个申冤小插曲,也就了无声息地结束了,徒留一群看客在茶余饭后调侃。

参考资料:

1.《世界人物大辞典》,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12月

2.《苏联春秋》,郑异凡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3月

3.王桂香:《“贝利亚事件”的历史考察》 [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11年第1期

4.时殷弘:《权力欲望与改革尝试:贝利亚在1953年》 [J].历史研究 1999年第5期

5.初祥:《苏联斯大林时期强制迁移少数民族及其后果》 [J].世界民族 1998年第7期

6.蓝英年:《透过苏南关系看贝利亚》 [J].博览群书 1995年第10期

1 阅读:3553
评论列表
  • 2024-03-15 17:23

    主要斯大林选择的继承人早死,再加上后面一系列烂蕃茄你让我怎么相信当时有合适人选。

  • 2024-02-22 12:53

    跟普京没关系,乌克兰干的。

  • 2024-07-08 10:32

    看看,和明末多么的相似

  • 2024-03-21 21:21

    克格勃不敌国防部。间谍打不过战场真英雄。

  • 2024-06-21 11:16

    他知道的太多了[吐舌头眯眼睛笑]

  • 2024-03-13 13:41

    因为朱可夫。

    用户14xxx58 回复:
    朱可夫也是搅屎棍💩

浩舞默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