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2月,我国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明确地在中央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干部选择的“年轻化”原则。
但就在不久之后,他又亲自提拔了两位七十岁以上的老将军,让他们在中央军委担任要职。
这看似矛盾的作为,其实暗藏玄机,因为就在这两位老将的领导下,中国军队的软硬件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那么,这两位老将军是谁?他们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这一切,还要从干部年轻化的风潮说起。
时代的背景曾几何时,中国一直按照苏联的发展模式在走,虽然两国的矛盾很深,甚至一度兵戎相见,但是老大哥毕竟是老大哥,其制度的先进性仍然高于我们。
所以,不管是军队制度还是官员的任免制度,我们在很多方面仍然在向苏联学习,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就是干部的终身制。
这种制度确有一定的好处,能够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并且让现有的干部队伍发挥最大的能量。
但是,随着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逐渐衰弱,干部终身制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勃列日涅夫长期独揽大权,即使生病了也无人能够帮其处理政务,弄得整个苏联的行政机器运转效率极其低下。
同时,干部的过于老龄化,也造成了整体反应慢、决策犹豫不决等一系列问题,强大的苏联,正因为干部队伍的老龄化而被日渐拖垮。
邓小平对于苏联的情况了如指掌,同时也对中国学习苏联制度后,造成的一些新问题,有着很深的认识。
当时中国的老干部普遍文化程度低,更没有多少专业的科学知识,让他们去领导一些经济方面的工作,管理很难管到点子上,甚至可能打乱科学的节奏。
而且,他们在决策时,更容易偏向和自己意见相近的老干部,而对那些有着创新思维的年轻人表现出轻视。
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仅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还会拖慢国家的整体发展速度。
综合考虑之后,邓小平在1980年底提出了干部的“四化”标准,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其中,革命化可以和爱国画等号,是干部的基本要求;而知识化和专业化,都是硬性的规定,有着具体的任命标准。
只有“年轻化”一条,太过宽泛,也容易被人所曲解,因此一经提出,就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这时候,一些反对者搬出了中国古代的人事任免制度,强调干部要“德才兼备”,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也应该是“德”在“才”之前。
实际上,这是一种比较隐晦的反对,因为当时的老干部,因为历史的原因,通常都没有特别专业的“才”,而年轻人,却是受过系统化教育的,有“才”。
反对者如果单纯反对年轻,会让人感觉他们有“恋权”的嫌疑,于是,打击“才”的重要性,就成了反对干部“年轻化”的一个主要手段。
而邓小平,则是对这一认识提出了批评,他强调,“德”是政治的保证,“才”则是具体的工作方法,两者相辅相成,不可以偏废。
否则,重“德”而轻“才”,就会造成瞎指挥的情况,进而贻误党的事业。
最终,在邓小平的强力推行之下,干部年轻化的制度开始深入中央和各行各业。
一时间,很多老干部都选择了退休,将位置让给了更年轻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11位副总理退了下来,让更多年富力强的干部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而邓小平自己,更是在1989年选择了退休,去过无忧无虑的恬淡生活。
然而,就在离开领导岗位的前后,邓小平却一反常态,接连向党中央推荐了两位年过七十的老将军,让他们去担任中央军委的副主席。
这两位将军,就是刘华清和张震。
为何在年轻化的大潮已经启动之时,这两位将军却逆势而上,获得了提拔呢?他们的过人之处,还真是很少有人能比。
而且,正是他们的出现,让中国军队的软硬件实力,都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有了一个大发展,直接来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
两位老将军我们先来说说张震将军,张震是湖南省平江县人,苦出身,在1930年正式加入红军。
他参加过历次反“围剿”战役,在战场上表现相当英勇,抗战时期,张震在八路军和新四军里都担任过要职,多次参与伏击敌人和开辟根据地的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他多次担任纵队司令和纵队参谋长,参加过淮海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1953年,他以志愿军二十四军的代军长和政委的身份,参加了抗美援朝。
尽管在战争时期功勋卓著,但是相比起一些著名的战将来说,张震在实际的作战指挥上,并不算出类拔萃。
抗战时期的张震
他的长项,是一丝不苟的治军精神,以及极其科学的治军理念,他曾经饱受政治风暴的摧残,但是在1970年恢复工作后,立刻开始着手整顿部队中暗暗滋生的一些不好的苗头。
当时,由于片面地“讲政治”,部队的训练已经有些荒疏,张震身体力行,以武汉军区为中心,全面恢复军事训练。
不过一两年的时间,武汉军区部队的战斗力,就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恢复。
1978年,张震将军调任后勤部长,他在清查冤假错案的同时,又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改革军队的工资体制,深入到各个省份调查经济情况,制定专门的后勤管理政策。
1985年,他又担任了国防大学的校长,张震将军治学严谨,他全面实施了教学改革,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教师和军队干部。
张震将军
可以说,他是新中国军事制度改革的确立者和实施者之一,对于部队的建设举足轻重。
而刘华清将军,也同样有着非同一般的经历,他来自著名的将军之乡湖北黄安,1931年正式加入红军。
由于有一定的文化,他曾经干过宣传工作,在长征那个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刻印了很多意义重大的宣传资料。
他也参加过战斗,不管是历次反“围剿”,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有他活跃的身影。
尤其是在挺进大别山之时,他在羊山集战斗中,在友邻部队进攻不利的情况下,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攻破敌人阵地,为战斗的胜利立下了大功。
解放之后,刘华清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我军军事工业的建设上。
刘华清
他曾经在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过,带回了一整套海军建设理论,同时也对大型舰艇的设计和建造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
回国之后,他带领国防部第七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们,开始从零开始,设计我们自己的舰艇,在四年的努力之后,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研设计体系。
从1966年开始,刘华清又开始接触坦克、战斗机的研究和设计工作,甚至在聂荣臻元帅的支持下,开始主持人造卫星的设计工作。
1977年,刘华清开始领导国防科工委,在国家开始进入经济建设时期、对军工研制的投入不再增加的情况下,刘华清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划纲要,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科研工作的延续性。
同时,他还建立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加强了军队现有武器的维护和保养,让我军的武器在很难更新换代的情况下,保证了最大的出勤率和无故障率。
刘华清与刘伯承
在后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方面的武器装备表现相当抢眼,这里就有刘华清的功劳。
从以上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张震将军和刘华清将军各有侧重,一个注重部队里“人”的建设,一个则是注重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维护。
两人互为补充,能让部队在投入无法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保持着尽可能稳定的战斗力。
到了1989年,邓小平在准备退休之际,自然也要对未来有一个规划。
他的接班人,是在当时仍然年富力强的江泽民。江泽民虽然也是在战争年代加入革命队伍的,但是他的强项是搞经济建设,而并非军事。
对于部队的建设,他有战略方面的要求,但却很难在实际工作上给出直接的建议,所以,邓小平在过渡权力的同时,也在给他找副手,专门来负责军事。
刘华清与邓小平
很显然,相比起其他的人,张震将军和刘华清将军,都是在军事方面“德才兼备”之人,虽然他们已经不再年轻,但是仍然可以为军队的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
虽然让他们上位,看似违背干部“年轻化”的原则,但是却符合“知识化、专业化”的原则,所以从根本上讲,邓小平推荐他们来当军委副主席,并不违背自己提出的用人原则。
而这两位老将的出马,也让中国军队的建设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在那个全力冲刺经济的年代,张震将军制定的一系列规定,让中军事改革取得了一个个新成就。
虽然在之后的几年之间,“精兵简政”的工作一直在继续,部队的总体数量在减少,但是战斗力和凝聚力则没有丝毫的降低。
虽然和平时期没有仗打,但是我们的军事演习却越来越贴近实战,如今,仍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轻视我军单兵和团队的战斗力。
军事演习
而刘华清将军,对于我国军事工业的建设,更是有着立竿见影的功劳。
他在职期间,曾经说过一句话:“看不到中国的航母下水,我死不瞑目!”
正是受他的影响,中国在接连几年之内,频繁购买国外的退役航母,对其进行研究。
1998年,我国海军更是维托商人斥巨资,购买了前苏联的“瓦良格号”航母,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航母之路。
在2011年和2019年,我国的两艘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都已经形成了战斗力。
而我国的第一艘大型航母“福建舰”,也已经下水,正等待测试,这之中,刘华清将军的功劳不能抹杀。
福建舰
刘华清将军还曾经提出过一个想法:在20世纪末完成载人航天。
这个任务虽然未能按时完成,但是在2003年,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这个工程之中,同样凝聚着刘华清将军的心血。
结语: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军事强国,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更是已经在很多领域,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
而中国的军人,也在很多国际上的联合行动中,表现出了不俗的综合能力,这之中,张震和刘华清两位将军厥功至伟。
我们更可以感受到,邓小平干部队伍建设“四化”原则的威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个原则仍然会继续发力,让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最终傲然屹立于世界。
参考资料:
1、中国军网:《邓小平晚年3次力荐谁进中央决策层?》
2、党史纵横:《邓小平三次力荐刘华清进入中央决策层》
3、党史博采:《邓小平领导张震作战与治军》
4、党史纵览:《张震上将与邓小平交往纪事》
5、人民网:《邓小平为何提名刘华清任军委副主席》
6、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张震将军主持总后整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