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赵胜传奇(一)

爱爱历史 2024-11-28 04:40:59

>>赵胜,今河北邯郸人,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人称平原君,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战国四公子”。

赵胜出生的那年,其父赵武灵王强力推行胡服骑射的军制改革。赵武灵王认为赵国地处“四战之地”,实行“敦睦邦交”方能保证国家安全。具体就是,与小邻尽力维持友好,与恶邻以斗争求和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小就聪明睿智的赵胜被送到秦国当“质子”,以表明赵国愿意与秦国保持友好。

赵国与秦国发展极快,分别成为西方和北方最强大的国家。公元前301年,秦国准备攻打韩国,为了稳住赵国,秦国便将赵胜送回国。回国后,赵胜被封在平原邑,时人称其为平原君就来源于此。

之后,赵国征服了北边的楼烦和西边的林胡。公元前299年,赵军攻破中山国,这是赵武灵王的高光时刻。之后,赵武灵王作出了令人匪夷所思、惊世骇俗的决定,一是废了赵惠后,新立孟姚为王后;二是将王位传给十二岁的赵何,是为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自号“主父”。

其实,赵武灵王原来是想将王位传给赵胜的,而赵胜心里很清楚,自己非嫡子又非长子,争夺君位肯定没有什么优势,于是早早就表明自己无意于王位,只想做个好的相国辅佐赵王。

公元前295年,发生“沙丘宫变”,嫡长子赵章被杀,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公子成和大将李兑把持赵国朝政。

话说春秋时期,西周末年礼崩乐坏,各诸侯纷纷脱离周王室的控制,为了增强实力和显耀财富与地位,各国开始笼络人才,不仅诸侯有臣子,每一个公族子弟都养有大批的门客,或称“家臣”。门客与主君之间并不是单纯的寄生、主仆关系,而是一种双向选择的关系。养如此多的门客是十分“烧钱”的,而钱的来源就是封地的赋税、在商人那里入干股获利以及放高利贷获取利息。

为了让兄弟和权臣放心,赵胜学孟尝君开始大量养士,其终日和门客们或喝酒吟诵,或欣赏歌舞,或议论国事,日子过得好不惬意。赵胜对稍有贤德之名或有一技之长的人皆来者不拒,其很快就以好客、贤明和尚武而闻名于世,门客一下子就达到了数千人。

赵胜名声大噪,主要得益于如下事件:

第一件是“杀妾信士”。赵胜有一个门客是“躄者”,走路一瘸一拐,其一名姬妾看到后总是加以嘲笑。一天,这位跛子对赵胜说:您喜爱士人,故士人千里迢迢来归附;我不幸致残,您的姬妾却耻笑我,我希望得到那个姬妾的头颅。赵胜应答说:好吧。之后,赵胜对其他门客说:此人竟要我杀妾,岂有此理。后来,门客认为赵胜好美色而轻士人,故士人纷纷离去。赵胜知道内情后就斩杀了那个爱妾,并登门道歉。

第二件是“赵奢杀仆”。有一次,田部吏赵奢到赵胜家收税,家仆仗着主人的威势而拒绝交税,赵奢依律就杀了九个仆人。赵胜怒不可遏,扬言要杀赵奢。赵奢见到赵胜后说:您是赵国的公族,应该带头遵守法度,让国家强盛、社会稳固;如果您不守法度,那么下面的人就不会遵守法度,如此,国家的法令就会削弱,国家就会变弱,其他的国家就会来攻打我们,您看我说的是不是有道理?

赵胜被说服了,认为赵奢很贤能,不但没有杀之,反而推荐给赵惠文王,让赵奢管理全国的赋税。

公子成去世后,李兑成为新的相国,并把持朝政。那段时间赵国人才流失相当严重。乐毅为了避乱去了魏国,后在燕国封侯拜相。楼缓也因被排挤而入了秦国,数年后出任秦相。和郭隗、邹衍齐名的剧辛听闻燕国在易水边筑“黄金台”求才,也出走到了燕国。而庞煖虽然未离开赵国,但和黄老道家先贤鹖冠子修行去了。

像乐毅、楼缓这些顶尖人才的出走导致了赵国在对外关系中逐渐失去了主动权。

期间,赵胜和门客们也没闲着,他们或投壶饮酒,或研讨天下大势,过着很快活的日子。他们研判到李兑专擅朝政已经引起了赵王及朝臣的普遍不满,李兑被抛弃只是早晚的事。于是,赵胜积极为赵惠文王出谋划策,而赵惠文王为了壮大王室的力量以对抗权臣,也选择了从不觊觎王位的赵胜,并将政治资源投向赵胜。

到了公元前290年,当齐国联合魏国、楚国灭掉宋国后,赵国“联齐抗秦”的主张逐渐被韩徐为的“联燕抗齐”所替代,这也意味着与齐国亲近的李兑失势。于是,赵惠文王借机以私吞陶邑、专权乱政为由罢免了李兑。

赵胜因为贤能名满天下,如愿担任了赵国的相国。从此,赵胜终其一生对赵惠文王和继任的赵孝成王忠心耿耿,两王对其也是信任有加。这种君臣关系在“王权斗争”频发的历史长河中并不多见。

此时的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诸侯不敢对赵国轻启战端,故国家强盛安定。而深受倚重的赵胜全身心投入到国家的治理当中,其常常亲自巡视农业,了解民情,为农民减轻负担;积极倡导教育,兴办学校,为人才培养费尽心思;还推行律令实施,公正断案,尽力纠正错案。赵胜以仁爱之心和公道之举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同时也为赵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段时间的赵国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可谓是治世。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就是佐证。

赵惠文王在赵胜、廉颇、蔺相如等人扶佐下,赵国这艘“巨轮”朝着目标奋进。

公元前290年,赵与齐联合进攻韩国。

公元前287年,赵国出兵进攻齐国。

公元前 286年,赵国又统军进攻齐国。

公元前285年,赵、秦、韩、魏、燕五国联军进攻齐国,夺取了灵丘。

公元前284年,赵国又与韩、魏、秦联合攻齐,齐国惨败,齐王败逃。

公元前283年,赵与秦数次攻齐,廉颇领兵取得大胜,夺取了齐国的阳晋。

赵国一味攻齐,几乎把齐国打残,但是也留下了后患,那就是秦国在悄然中崛起。最先提醒赵惠文王防范秦国的是苏秦之弟、著名谋士苏厉,苏厉甚至预测到秦国日后必将借韩国的地理优势攻取赵国的上党地区。

苏厉的预测很快就得到了印证。

公元前282年,赵国得到楚国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作交换。秦昭襄王此举就是明抢,历史上秦国就没有割让过城池,更何况为了一块和氏璧,还是以多达十五座城池为代价。

赵惠文王也预判给了和氏璧也得不到秦国的城池。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蔺相如奉璧入秦,并不辱使命,完璧归赵。

秦国为此而记恨赵国,当年就找了个由头征讨赵国,并夺取两座城池;次年又再次攻取赵国的石城;第三年夺取了赵国的两座城,还迫使赵国把伯阳还给魏国。

后世称赵国的策略出现重大失误和赵胜有关,这也是其被诟病的原因。

0 阅读:51
爱爱历史

爱爱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