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扶弟魔”?都是“鲫鱼效应”惹的祸

卧龙心术 2020-06-23 19:49:01

作者卧龙心术,燃梦文化执行董事兼经理,创始人:

治愈你的情感创伤,帮你寻觅真情真爱,这就是我的目的!我是卧龙,点击上方关注,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01

亲情与爱情、婚姻与原生家庭哪一个更加重要?或许有朋友说亲情、原生家庭最重要,或许有朋友说爱情、婚姻最重要,答案真的是如此吗?不,是同等级的重要。

亲情、爱情、婚姻、原生家庭是彼此相互连接的,有了它们的存在人生才不会寂寞、孤独,有了它们的存在人生才算是完整的。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四者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而若想要达成和谐相处的条件,只有一个“拎得清”。“拎得清”对与错,“拎得清”彼此之间的付出与回报的正向比例,当作到了这一点,那么就能够达到相对和谐的境况。

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能够“拎得清”,因此才会有“扶弟魔”出现。“扶弟魔”并非是女性的代名词,它也包含男性,特指对自己的亲人不计成果的付出,忽视了自己的婚姻,忽视了自己伴侣的感受。

举两个例子:

弟弟要买房,女人不顾自个儿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帮助弟弟,致使自己原本就不算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弟弟要结婚,男人不顾妻子的感受借给弟弟钱不说,还让家庭陷入到经济危机之中。

02

为什么现实社会中会出现“扶弟魔”,“扶弟魔”又具备什么心理呢?

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做“鲫鱼效应”。鲫鱼身体小、侧扁、白色、群居鱼类,以身体强壮者为首领,这是生物学家给鲫鱼下的定义。

因为鲫鱼有群居性,所以它们的习性引来了动物学家霍斯特的注意,他想试试鲫鱼的群居性有多强,于是就把领头鲫鱼脑后控制的神经给切除了,然而没想到的是其它鲫鱼仍然如从前一般跟随它。

心理学家对于把领头鲫鱼的脑后控制神经切除,其它鲫鱼还跟随的现象称之为惯性思维,也叫做“鲫鱼效应”、“常规思维”、“顺势思维”。

“鲫鱼效应”特指我们在处理一个问题、看待一件事情,亦或者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会经常用以往的知识、经历、经验和直觉,不由自主地对问题的原因或结果直接做出来判断,这样的判断在学术上被称为“己知障”,既受到虚假事物的影响而形成的思维定式。

或许有朋友会问“鲫鱼效应”与“扶弟魔”有什么关系呢?

原生家庭教育孩子“长子如父”“长女如母”,要多疼爱自己的弟弟妹妹,要保护好弟弟妹妹,要把父母弟妹看得比自己的婚姻更重要,这种类似的偏离正确价值观的教育,会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一种“鲫鱼效应”。

说的是孩子们会打小树立起来对弟弟妹妹、父母的责任感,同时也会把原生家庭、亲情看得比自己以及自己的婚姻更加重要。

当面对原生家庭的道德绑架时,在“鲫鱼效应”的影响下,他或者她不会考虑原生家庭与婚姻和谐相处的维持条件,他或者她会先考虑原生家庭,并且为原生家庭付出自己的所有。

可以这么说,一个人若具备“扶弟魔”的特性,是原生家庭的教育与这个人本身的思想是有问题的。我不反对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起来对家庭的责任感,我反对的是对孩子的教育是亲情比婚姻更加重要。

作为一名成年人,首先要明白“父母对我们有教养之恩”,其次要懂得“父母要孝,弟弟妹妹要保护,但不能超出自己婚姻的承受力”,最后要知道“婚姻与原生家庭,对自己来讲都是要负责的”。

03

那么该如何才能改变自己,让自己改掉“扶弟魔”的特性,使得自己能够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呢?

心理学家给出了跳出习惯思维和惯性思考的方法,那就是尝试、创新。打个比方:惯性思维就好像一座悬崖边上的独木桥,当你站在这座桥上无法通过的时候,你唯一的选择不是往后退,是如何通过,而通过的方式就是改变和创新。

改变桥的长度,对桥进行重新的构造,只有当你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你就能够通过这座桥,走到悬崖的另一边,收获自己想要的幸福和快乐,不被原生家庭道德绑架。

简单一点来讲,被原生家庭道德绑架的时候,你不能动大于思,你要先思考原生家庭的要求合不合理,你要先思考亲人对自己提出的需求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婚姻。

思考的结果若是帮助原生家庭、帮助亲人对自己是利大于弊,婚姻有可能会不幸福,那么你就要尝试着去拒绝,然后改变自己对亲人、原生家庭的态度,重新建立起来彼此之间的关系。

做到了这一步,那么“扶弟魔”的特性就会随你而远去,你也就能把亲人、原生家庭、婚姻、爱情这四者经营得有声有色,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文末,送给“扶弟魔”朋友们一番话:亲人固然重要、原生家庭固然重要,但若是没了婚姻,那你就不会有快乐和幸福。假设说你不想失去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就要处理好亲人、原生家庭、爱情、婚姻这四者之间的关系。

0 阅读:6
卧龙心术

卧龙心术

卧龙心术解情惑,一笔落下透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