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世界》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不过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言,“写这些并非由于我很重要,而是想记下那个时代”。20世纪上半叶是世界政治形势风云变幻的年代,茨威格作为一个奥地利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恰好站在了“地震最剧烈的地方”。他曾经在欧洲文化之都维也纳度过了自己丰富多彩的青年时代,随之又亲眼目睹了世界大战的残酷与无情;他曾经享受过最充分的个人自由,也亲身品尝了数百年来人类最大的不自由。出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即使是手无寸铁、无能为力,茨威格也仍然无法让自己置身局外,他觉得应该为后世留下这个时代分崩离析的真实图像,这既是他的义务,也是他无从逃避的责任。
于是,茨威格写作了《昨日的世界》,他试图以自己的文字证明,强权与暴政固然能够剥夺一个人的人身自由,却永远也无法剥夺他让自己的心灵自由飞翔的权利。
整本书分为16个章节,按照时间顺序,可以被自然分成三个段落:一战前,作者的青年时代;一战中和一战后的十年,作者的壮年时代;二战即将爆发和终于爆发,作者的老年时代。但这并不是本书的内在结构,因为如果按照这个来划分的话,第一部分应该截至“欧洲的心脏”一章之前,一本480页左右第一部居然占到280多页,结构上有严重的头重脚轻之嫌。
所以我按照内在逻辑把本书分为“求知”“进取”和“坚守”。“求知”指茨威格26岁之前,“巴黎,永远焕发青春的城市”一章之后;“坚守”则从“重又走向世界”开始,直到最后;至于中间的部分就是“进取”。好结构是节奏的基础,节奏是一种最难以描述的东西,飘渺,但确实存在。结构是节奏的载体,分析结构是把握节奏的方法。因此,即便早就告别了高考语文,我也会热衷于关于文章结构划分的争论,因为这对文本更负责任。
这是一部好情怀的作品。当然也有一个好主题。这不是一个人的回忆录,而是一个人给整个欧洲写的回忆录。主题叫作,人活着应该坚持两件事情,思想独立和意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