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通过《芯片法案》。
新华社报道:7月11日,欧洲各国以587:10的压倒性优势通过欧洲版《芯片法案》。
这是欧洲对中国限制镓锗出口的直接反击。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法案里面都说了什么?
一
欧洲《芯片法案》有什么内容?
《芯片法案》中最直观的内容就是欧洲各国将会向芯片行业大力投资,集中力量进行芯片研发。更具体地来说,各国将向半导体行业投资430亿欧元,希望在2030年时,欧盟生产的芯片能达到全球芯片生产的20%。
这是我们能看得到的、最直观的东西。
除此之外,法案还提到了要强化欧盟在芯片技术研发中的领导地位;将解决芯片研发过程中的技能短缺问题,解决人才和劳动力的问题。
这种增大产能的方式,是应对芯片依赖最朴素的操作。
除了设立目标,也在输入上提出了要求,法案也提倡要通过增加投资等方式来确保欧盟芯片研发的供应链安全。
直白点说,这个法案制定了欧盟芯片研发的目标,也涉及到了芯片研发的后勤保障,关于芯片研发的所有重难点,法案里面都有了。
这是欧洲反对被牵制的第一炮。
其实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欧洲的芯片产能,曾经可以达到全球芯片产能的44%。但后来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产业的转移,欧洲的芯片产能目前只能够占到全球产能的10%左右。
不仅产能下降,要命的是,欧洲芯片研发中的多个环节,都严重依赖于全球其他地区的供应商。
欧洲的芯片研发优势渐渐变得不复存在。
二
局势之下,芯片产能必须恢复
欧洲有没有这个实力?
曾经有过。
所以现在的欧洲,依旧想在芯片上做文章。
2020年,全球性的疫情导致各国的贸易往来受到巨大影响,尤其是亚洲的供应链出现了严重问题,速度远远跟不上。
而亚洲,是欧洲芯片原料的主要来源地。
这种情况下,欧洲面临着严重的芯片短缺问题。
2021年,欧洲爆发了“芯片荒”。供应链的短缺影响到原料价格问题,双重作用下,欧洲大批汽车制造商被迫关闭了生产线,在此背景下,欧洲各国的国防、医疗、工业等领域,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真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回看历史,要想保证国内各领域的顺利运行,芯片的研发很重要。
再来向前看。
现在全球局势风云变幻,军事冲突代价巨大,经济贸易合作广泛,各方势力的角逐,全都体现在高科技领域。
可以这么说,谁首先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谁就能率先拿到全球资源,在世界场上拥有话语权。
所以各个有能力的国家,都争相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一定进展。而芯片,在该领域首当其冲。
欧洲通过《芯片法案》,已经是蓄谋已久的做法,中国限制镓锗的出口,不过是向前推了一把。
三
欧洲可以吗?
客观来讲,这个法案的实施,对于欧洲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其实2021年的“芯片荒”就已经暴露了欧洲芯片制造“双重依赖”的困境。一方面在芯片的设计、研发等环节依赖美国,另一方面在原料供应、后端测试等环节依赖亚洲,产业链完全缺乏必要的自主性。
在这种情况下,欧盟想要建立自给自足的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一是自身的自主性较弱,二是自足产业链的建设,本来就有违市场经济的理念。芯片行业本就不同于其他产业,其中设计、研发、商业模式、成本结构等,均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和复杂性。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使得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想要建立自给自足的产业链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这是芯片行业客观情况和欧盟自身条件的限制。
同时,美国也不会让欧盟顺利建立芯片产业链。
从战略层面来讲,芯片这种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在国家地区的未来发展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尽管欧盟一直想要挣脱美国的束缚在中美博弈之间保持中立,但对于美国来说,欧盟,一直是他想要绑起来建立反华战线的棋子。
一旦欧盟真的有能力在芯片领域站在领导者的地位,后面美国要如何把控他?仅仅从这个层面来说,美国就不会允许欧盟舒舒服服的去搞自主芯片研发。
这还只是相对来说比较显著的原因。
总的来说,欧盟想要建立独立的芯片产业链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全球化趋势如此盛行的当下,只有各国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希望各国早日认清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