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检方对前总统文在寅之女立案调查的公文墨迹未干,庆尚南道梁山市的农田里已挤满声援民众。这场涉及110万人民币的"受贿案",正演变为动摇韩国政坛的飓风眼。
全州地方检察厅的指控书显示,文多惠前夫徐某2017-2022年任职济州航空期间,涉嫌利用岳父影响力获取约合110万人民币的薪资及差旅补贴。
耐人寻味的是,该航空社长李相稷正是文在寅40年密友。检方特别强调将"彻查前总统是否涉案",尽管承认证据链存在重大缺口。尹锡悦弹劾案悬而未决,执政党支持率跌至24%的历史冰点,而在野党领袖李在明刚扫清参选障碍。
韩国盖洛普最新民调显示,李在明以47%支持率碾压执政党候选人,其"特赦文在寅"的承诺获得62%中间选民认同。对保守派而言,阻击李在明的最佳方式就是摧毁其政治盟友的声望。
归隐梁山的三年间,他首次打破沉默痛批现政府:"将司法武器化的行径,正在摧毁宪政根基。"其力推的《2025年向中国提出的四个问题》新书,巧妙唤醒民众对中韩贸易黄金期的记忆,文政府时期对华出口年均增长9.8%,而尹锡悦任内已连续18个月出现逆差。
韩国律师协会指出,徐某入职时文在寅尚未就任总统,且其薪酬水平符合航空业管理层标准。更戏剧性的是,负责本案的全州检察厅厅长柳在洙,正是2019年调查李在明"大庄洞地产案"的检察官,当年被法院认定存在取证瑕疵。
尹锡悦为转移国内矛盾,近期连续炒作"中国无人机侵犯领空"事件,遭国防部内部文件打脸,所谓"38次入侵"实为韩军雷达误判。青瓦台前安保室长郑义溶披露,现政府试图将文在寅时期的对华政策污名化,却拿不出任何实质证据。
随着宪法法院对总统弹劾案审议进入第87天,韩国政坛迎来至暗时刻。法律界普遍预测,若弹劾成立,文在寅案将自动终止;即便失败,李在明胜选后也能启动特赦程序。这场看似凶猛的政治追杀,或许只是保守派谢幕前的最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