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这片红海,大众汽车卯足了劲儿,又是豪掷千金又是牵手小鹏,这一波操作,到底是深思熟虑后的弯道超车,还是孤注一掷的豪赌?
说白了,大众汽车的目标可不小,要在2027年搞出20款新能源车,到2030年直接飙升到30款纯电动车型。
这数字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但你细品,这背后藏着的是大众对中国市场的野心。
可话说回来,这年头,谁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是一片红海?
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个个摩拳擦掌,还有特斯拉这个“鲶鱼”搅局,大众想在这里头分一杯羹,难度系数堪比蜀道难。
更何况,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要求,那是出了名的“刁钻”,什么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必须得安排得明明白白,还得接地气儿,符合咱老百姓的使用习惯。
那大众是怎么应对的呢?
一句话,就是“中国定制”。
CARIAD中国这公司,专门负责在中国搞研发,招了一大堆中国本土工程师,还和中国科技公司眉来眼去,为的就是更懂中国市场。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
NO!
大众还调整了在华合资伙伴关系,比如,把江淮大众变成大众安徽,还跟上汽集团勾肩搭背,为的就是更好地掌控在华业务。
你品,你细品,这“中国定制”可不是说说而已,全新奥迪A6L e-tron、AUDI E5 Sportback,还有那三款概念车ID. ERA、ID. EVO和ID. AURA,都是为了迎合中国市场的口味。
特别是AUDI E5 Sportback,奥迪负责设计,上汽负责智能化,这俩一结合,简直就是“中西合璧”,试图打造一款让中国消费者尖叫的产品。
当然了,光靠“中国定制”还不够,还得有过硬的技术才行。
大众那可是下了血本,未来几年要在中国市场砸几十亿欧元,重点投资电池技术、智能驾驶、数字化服务。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大众和中国本土新势力车企小鹏汽车的合作。
大众要和小鹏一起开发两款面向中国市场的大众品牌电动车型,计划在2026年推出,合作涉及小鹏汽车的G9车型平台和智能驾驶系统。
这说明什么?
说明大众也开始放下身段,向中国本土企业学习了。
还有那个由CARIAD与地平线合资公司酷睿程研发的AI赋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听着就高大上,计划在2024年率先搭载于大众品牌新车型,并在2025年应用到CMP平台量产车型上,最高可实现L2++级别驾驶辅助。
你没看错,L2++,这意味着大众在智能驾驶方面,也要开始发力了。
有了技术,还得有产品。
全新奥迪A6L e-tron,基于PPE平台打造,800V架构,770公里续航,华为乾崑智驾技术,这一堆“buff”加持,简直就是为了“秒杀”对手而来。
还有那三款概念车ID. ERA、ID. EVO和ID. AURA,虽然现在还只是概念,但已经能看出大众对未来市场的布局。
ID. ERA瞄准家庭用户,ID. EVO面向年轻消费者,ID. AURA则主打个性化,大众这是想把所有细分市场都收入囊中。
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说了,中国市场对大众太重要了,必须加大投资,加速电动化转型。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也表明了大众对中国市场的决心。
话说回来,大众汽车这波操作,到底能不能成功?
现在还不好说。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太激烈了,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出局。
但不管怎么说,大众汽车的本土化战略和技术突围,还是值得期待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众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积累,还是不容小觑的。
未来到底会怎样?让市场来检验吧。这场“豪赌”,输赢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