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控权”七术

二楼象女士 2024-11-05 20:46:36

当皇帝是一门学问,古称“帝王术”。大凡有些作为的皇帝,往往都是“控权”的高手,而“控权”不外乎七种手段。

①施恩术

有句话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

民心是什么,民心不过是“民心所向”,底下人要不要向着你,拥戴你。老百姓根本不理会江山政治,谁坐江山都无所谓,他们只在乎对他们好不好。笼络他们最好的办法,向天下施恩,不定期的“搞活动”,什么三年免租,或是赋役减半等等。顺便搞点娱乐活动,让老百姓有饭吃,有事干、有乐子耍。

②赏罚术

赏罚不是目的,目的是在驭臣。封建社会最大的一对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皇帝要掌握平衡度,皇权和相权处在动态平衡中,朝政才能长治久安。如果皇权太强势的话,整个天下出自皇帝一人决断,他根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全部覆盖,容易出现“一脚油门干到底”把帝国引向一个极端。如果相权过大,皇帝被架空的话,那天下岂不是名存实亡。

赏罚无外乎两种,精神层面的和物质层面的。在发个圣旨口谕奖赏或批评一下,或者贬官流放惩罚一下。得让底下的大臣感受到一股震慑力。要达到一种德中有威,威中有德的效果。

③用人术

这一条是成为明君圣主的基本素养。作为帝王,他可以用大人,可以用小人,可以用好人,也可以用坏人,用什么样的办什么样的事,目的是把事给办了。至于用什么样的人,只是方式和手段。但前提是,帝王要明白所用之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是所谓的“识人”。比如,西汉的贾谊一生不得志,汉文帝只是不用贾谊这个人,但他用贾谊的建议和办法。

用不用不是重点,识不识才是关键。

④纳谏术

这一步实在了不起。一个善于听别人建议的人,往往吃不了大亏,栽不了大跟头。一个比较平稳的明君圣主,往往都是善于纳谏的人。普通人都难以听得进去别人给自己提的意见,更何况是帝王,伴君如伴虎,给皇帝提意见那是高度危险的事,轻则“面露不悦”,重则身家性命不保。

李世民能够成为一代明君,首要的条件是跟底下的大臣玩得来。不要搞诽谤罪、妖言罪,鼓励大伙都来发表发表意见,自然会形成讨论的虹吸效应。

⑤听言术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历史无数次证明一个真理,往往越是观点高度统一的事情,往往越容易爆发巨大的危机。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事儿,怎么突然众人异口同声地都认为某一件事情是完美的呢?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家合起伙来哄骗帝王。

古代帝王的听言术非常重要,聪明的帝王在决定一件事情以前,如果听不到双方的意见,或者不同的声音,往往是慎重决定。

⑥分权术

历史实践证明,政治的基本要素是平衡。皇权相权要平衡,底下大臣的权力分布要平衡。不能把极少数的权力集中到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群体手中。埋掉汉朝的外戚、覆灭唐朝的藩镇割据、搞垮明朝的宦官,都是因为皇帝格外重视重用某一些人,而造成朝野权力分布失衡。不定期调整他们的职位,防止在一个地方深耕多年,最后成一股不易攻破的势力。

汉朝初期的时候,在这一点做的非常智慧,皇帝对丞相经常调整换人。曹参、王陵、陈平、周勃、陈平、周勃。有一段陈平和周勃轮着当丞相,因为这段时间,周勃因为铲除诸吕功劳很大,汉文帝一是防止周勃势力崛起,二是保护周勃,防止周勃盲目自大,步了诸吕的后尘。

⑦阴阳术

阴阳术不是迷信五行阴阳,而是阴谋术和阳谋术的意思。皇帝是一个高度危险的职业,必须自身得硬,得是一个合格的阴谋家和阳谋家。古代的很多帝王都是十分“歹毒”的,要不他们自称寡人?那些混到庙堂之上的大臣,也绝不是善茬儿,双方个顶个的人精。

举一个非常常见的例子。皇帝最擅长用的手段,是利用臣僚互相刺探,身为皇帝应该具备一副很大气的气质,真实的情况是,皇帝最爱打听大臣家长里短的各种消息。目的只有一个,从小道消息里获取对自己有利或不利的信息,及时采取手段消除隐患。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