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疑知行不合一,以“知之匪艰”二句为问。先生曰:“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传习录》下,三二〇)
译文
有人怀疑知行是不能合一的,故以“知之匪艰”二句提问。先生(阳明)答道:“良知自知,原本是容易的。今人只是不能推广扩充自己的良知,这就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的缘故。”
在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史书《尚书》中有一句名言:“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相传为贤相傅说告诉商王高宗的话语,意思是说知之易而行之难,以勉励高宗要努力行动,不要知而不行。这句话被后人称为“知易行难说”,影响深远。直至孙中山,始提出完全相反的命题“行易知难”,认为用革命的道理来武装革命的行动,才是当时最为迫切的问题,所以他要疾呼“天下的事情,的确是行易知难”(《民权主义》)。
王阳明是“知易行难说”的信奉者。有弟子对“知行合一说”表示怀疑,于是就引用《尚书》“知之匪艰说”,向阳明提出了质疑。意思是历史上既有以“难易”说知行,这就表明知行原是两事。
[明]蔡世新《阳明先生小像》
对此,阳明的回答很有意思,一上来他就断然指出:“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关于“良知自知”理论,所谓“原是容易的”,是阳明心学的一贯主张。在阳明看来,他一直坚持认为心学就是简易直截的学问,不像朱子理学那样支离繁难。原因在于人人胸中有良知,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这就叫作“知易”。
接着阳明又说:既然知道良知之学是容易的,但今天人们就是不肯实实在在地去实践良知,所以正好印证了《尚书》中的一句话“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阳明通过以上的回答,意在指出:“知易行难”的说法只是针对多数人知而不行的现状而言的。若从“致良知”的理论上说,这种现象原本是可以克服的。换言之,若按良知学说,由于“良知自知”,所以不论是“知”还是“行”,从原本意义上说“原是容易的”。这无疑是说:知为易知,行亦易行。只是现实中的人们往往见得良知容易,却不愿就自己身心上着实做一番“致良知”的工夫,因此就陷入了“知易行难”的局面。
可见,阳明用其特有的良知理论、强烈的现实关怀,对儒家经典《尚书》“知易行难说”作出了新的诠释与肯定。阳明想要疾呼的是:做好学问是其次的,首要的乃是实践行动。在今天,我们是否也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到底是“知易行难”还是“行易知难”呢?我倒是以为这两者是可以彼此结合的——在主张实践与理论同为重要这一立场上,这两句口号都有其时代性,不宜偏废。然而就实践策略上讲,大声疾呼“知易行难”显得更为迫切而重要!
◎本文转载自“中华书局1912”,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