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晋城的高光时刻是什么时候吗?很多人晋城人实际上都不知道,晋城从古至今只有两个高光时刻,第一是神农氏部落在羊头山生活的时候,周边部落部族奉其为神明,在晋城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另一个就是在唐宋时期了,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不解,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唐朝前期,李渊带领李唐王朝推翻隋朝统治,设太原为北都,把山西作为自家后花园不允许任何人染指,在山西设置州府统领管辖自己的龙兴之地。
晋城在唐朝之前,未设州府只有县郡,泽州治所一直在高都设置,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所名。
因晋城处于太行山咽喉地区,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在此设立晋城府,治下获泽,端氏,长平,陵川,治所泽州,且因高都距离天井关太行陉太远,不再适合做州管辖,故将泽州府迁址现晋城老城区范围,建成治所。
唐宋时期,国都基本上都在长安,洛阳,开封这几个地方,故晋城在那个时候可是属于京畿之地的,北可防守草原部落南下,南可拒部族叛乱,故在唐朝初期,李渊李世民给到晋城的地位就不低。
泽州府建成的第一任刺史(和现在市长相同)是长孙皇后的叔叔长孙顺德,而后是李世民的弟弟李元晓,李元嘉,唐高宗李治的儿子李上金,唐睿宗李旦的长子李成奇器,这些皇宫贵族达官贵人能跑到新建的晋城当市长,晋城的地位哪能低了,可以说是高配了。
泽州古城的建造很可能就是李世民的弟弟李元晓来到晋城以后建立的。
经过几番修缮,晋城老城区两河围绕,城内以兵甲营地,官宦府宅,贵族书院,以及各种祭祀宗庙场所为主,如关帝庙,文昌阁,体仁书院,府衙,刺史府等等,当然除了办公教育地点之外,还有娱乐场所,城北逍遥楼即是那个年代最著名的场所。
逍遥楼建立在城北,与北城门不远,楼有七层,内部装饰奢贵大气,是城内官员将领以及外来视察的大人物聚集之地,当然也少不了有名的文人墨客。
登楼北可见城墙之外司马山巍峨壮观,西可见吴王山秀丽风光,东南可见泽州全景,不少文人骚客在此驻留,也在此留下不少篇章。
最为出名的是陈子昂,写下下面这首可证明逍遥楼存在的篇章:
《登泽州城北楼宴》平生倦游者,观化久无穷。复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武安君何在,长平事已空。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
可惜陈子昂时运不济,离开一年后回到老家被诬陷致死。
除此之外,因在唐朝时期来晋城的市长基本上都是皇亲国戚,故日常来人哪能会有平民百姓,基本上都是高端玩家,城北逍遥楼自此名闻天下。
宋朝时期,晋城距离开封的距离并不远,是阻挡金元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属于京畿之地,故来当市长的,地位也不低能力也很强。
给晋城带来最大变化的是程理朱学创始人程颢,在宋朝之前,晋城治下并没有什么优秀人才居于高堂之上,程颢任”晋城县令后,开办诸多书院,建立起晋城及南五县的教育系统,各地文风渐起,到元明清逐渐走向辉煌。
可惜的是,在晋城历史上的俩两次战乱,将晋城老城古建毁于一旦,一次是宋朝后期的金元交战,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了。
宋朝后期,国力衰弱,北方的金朝不断南下,意欲占据中原王朝,可在老杨家的守护下一直欲坠不倒,杨家将落寞之后,已经无人可阻挡金朝南下,一路从太原杀下,逼到晋城,宋朝最后防线就是在这里,多年战争,终被金占领。
宋朝本以没落,不足为据,可让金朝没有想到的是,元朝,这个以前属于金朝附属的草原部落突然之间雄起,挥师南下,蒙古铁骑势不可挡,金朝自诩无敌的部队在铁蹄之下根本无反抗之力。
晋城这个刚刚还属于金宋两朝的割据地点,一下子又成了金朝最后的防守线。
几番拉扯,哪里能敌,最终的结果是覆灭,元朝一路南下占领了全国所有领土。
晋城百姓负隅顽抗,最后也是被灭城屠杀,老城内的唐宋建筑毁坏殆尽,十不存一,好一点的是晋城范围当时煤铁资源已经有了规模,元朝再次设立头匠制度,保留了晋城的文化传承,九头十八匠的原由就是从元代开始的。
明朝时期,泽州古城重建,城内外逐渐恢复了唐宋时的繁华,明朝中后期到清朝前中期,晋城五县在李明俊,贾鲁,王国光,张慎言,陈廷敬,田从典等等这些朝堂红人的影响下,泽州府所有县域稳步发展,泽商文化显赫一时,铁器,煤炭,潞绸等,随着南茶北盐传遍全国。
可因为没有唐宋时期的文风傲骨,盛世繁华,晋城始终没有回到唐宋时期的巅峰。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进入到晋城后,因为老城人民依着建筑负隅顽抗,日军的炮弹在飞机的带领下如洗地一般炸毁了老城,只留了四角设置碉堡。
自此,古城不在,逍遥楼不见,千古传承自此消失。
如今,晋城老城区改造如火如荼,但很多人发现基本上是以明初风格来建造,这也影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唐宋才是晋城的巅峰时期,不说全部恢复,但是逍遥楼还能重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