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在叶剑英等人的指挥下,广东得以顺利解放。
霎时间,整个广东沉浸于欢乐的气氛中,为让全国人民得知喜讯,毛主席亲自下令:“要多报道一些关于广东解放的事情,让全国人民一起开心开心。”
紧接着印着叶剑英、陈赓等人照片的报纸,就像是插上翅膀一样飞往全国各地。
很快各军区也收到了这份传递喜讯的报纸。
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46军这天刚好没有作战任务,于是便组织起了了战士读报,一同讨论广东解放的成功经验。
这时战士邓贤诗,看着报上的印着的照片,他愣在了原地,瞳孔也不自觉的猛的一缩。
他死死的看着照片里的一个人,接着又颤抖着从衣服口袋中掏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在仔细对了好几遍以后,他再难控制自己情绪,嚎啕大哭了出来,他这一哭也是吸引了旁边战士们的注意,没一会儿,连长也走了过来看着泪流不止的邓贤诗,急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时只见邓贤诗,流着眼泪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说:“连长,我找到我爹了!”
一旁的战友们邓贤诗的话先是一愣,随即皆是哈哈大笑,都认为这是他在开玩笑。
威名赫赫的邓华司令如何会成了他的父亲呢?
在大家看来一定是邓贤诗作为一个孤儿,过于想念父亲才会如此异想天开。
战友们纷安慰道:“贤诗同志,你不是一个人,身边还有我们在呢,尽管没有了亲情,可是我们部队不就一个大家庭吗?”
所有人都清楚自邓贤诗从记事以来就不知道父亲的存在,有些人说他的父亲已经战死沙场。可那个战乱的年代,消息闭塞,一切皆无从考证。
在邓贤诗十岁那年,他的母亲邱青娥便因病离开人世了。
邓贤诗的母亲邱青娥到去世那一刻也不知道她的丈夫、儿子的父亲究竟在哪儿。
丈夫生死未卜,儿子如今还年幼,可自己却不得不撒手人寰。
仔细看去,周围也无可托靠之人,邱青娥只能含恨而终。
她在去世以前,将儿子邓贤诗叫到了病床前,然后她从怀里摸出一张照片,十分郑重地交给邓贤诗,虚弱的说:
“这个就是你的爸爸,他的名字叫邓多华。你得永远记住他,你的父亲是一名英雄,他在战场上保家卫国。以后你也要像爸爸一样,去报效祖国,将所有侵略者赶出我们国家去。”
这个邓多华就是邓华
原来是自邱青娥15岁那一年与邓华结婚以后,胸有鸿鹄之志的邓华便毅然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
临别之际,邓华对妻子愧疚道:现在国家需要我,那我就必须得去,只是有些对不住你们娘俩啦,你要照顾好咱们这个家,等我打仗回来,等到全国解放的那一天,我就会回来了,届时,我们就一起好好的过日子。”
为了让丈夫放心,邱青娥只能故作轻松道:“你到前方尽管浴血杀敌,这后面还有我,你不用一直挂念着,孩子、和咱们的家庭我全会照顾好的……”
尽管话还未讲完,可是那股子离别愁绪便已是涌上了心头,丈夫此行,是生,是死,已经了个未知数。
那天夫妻二人相顾无言,唯有泪水不断的洒落,顿感其苦不堪,其痛无法用言语表达。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战争年代的一个缩影。
这时的邓贤诗已与父亲邓华分别22年,他的手里只有一个名字和一张照片。
既不清楚父亲部队番号,也不清楚父亲的职务,他一直以为父亲牺牲了。
可直到看见报纸上邓华的照片,邓贤诗这才确定父亲还活着。
只听邓贤诗有些哽咽的对连长说道:“连长,我没有骗你,我的父亲叫邓多华,邱青娥是我母亲。”
说着邓贤诗就拿出自己父亲的照片递向了连长:“连长,这张照片是我母亲交给的,我一直将他带在身边当作纪念。”
而当连长接过邓贤诗递过来的照片后,他仔细的看了许久,然后与报纸上的照片进行比对,她发现尽管报纸上的邓华略显衰老,可是也不难看出两张照片就是一个人。
很快消息就上报到了46军军长詹才芳的办公室。
詹才芳也清楚邓华有个二十多年没有见过面的儿子,他也也曾受邓华委托寻找过儿子的下落。
可是这件事万一是个乌龙怎么办?
于是他立即拨通了邓华的好朋友12兵团司令萧劲光的电话,让他一起来见见邓贤诗。
等到萧劲光看到邓贤诗的那一刻,他一下子就知道了这个孩子绝对是邓华苦苦寻找的儿子,一样的面孔、一样的神韵,真的太想了。
等结果邓贤诗手里的照片,萧劲光与詹才芳对视一眼,这就是刚参加革命时的邓华呀!
这时萧劲光说道:孩子你是不是邓华的儿子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样你先回去写一封信问问邓华,我之后亲自给你把信送过去。”
等邓贤诗离开后,只听詹才芳疑惑的说:“这是邓华的孩子吗?照片是一样,可是他的父亲叫邓多华呀,怎么还多了一个字?”
萧劲光笑道:邓华轻时确实叫邓多华,他是在革命后才改名叫邓多华的。”
另一边的邓贤诗回到军营久久不能平复,思索许久,他在给邓华的信上写道:“如果您是我的父亲,可不可以告诉我一声?”
在邓华拿到这封信后,他呆呆的看着“邓贤诗”,这位久经沙场的名将已是泪流满面......
邓华一边看着信件,一边流着眼泪,他的嘴里忍不住念叨:“孩子我终于找到你了……”
几天以后,陈赓从前线归来,他很是高兴的与邓华说自己有俩侄子在46军,闻言邓华哈哈大笑,一拍大腿道:“我也有个儿子也在46军!”
接着邓华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陈赓也是为邓华感到很是高兴,恰巧的是,他有个参谋就在湖南出差,于是,陈赓便提建议:等他回来时,我就让他将我那侄子与你儿子一起接到广州来!”
十天以后,邓贤诗坐着一辆吉普车去往了15兵团。车上的邓贤诗,脑海里不断幻想着见到父亲时该如何开口与父亲说话,这么多年未见,父亲还会认自己吗?邓贤诗感到十分的紧张。
在抵达部队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能与邓华相认,等到第二天,副司令员洪学智这才带着邓贤诗来到了军帐前,他想给邓贤诗做次考验,他想让邓贤诗在一众军团干部中辨认出邓华。
进门以后邓贤诗环顾一圈,他第一眼便认出了邓华,他扑上去一把就抱住了邓华,此时的邓贤诗再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在父亲的怀里泣不成声。
这时的邓华温柔地抚摸着儿子的头,他离开儿子已经太久了,这让邓华不由得感慨万分,可又由衷地感到欣慰。
在邓华父子相认以后,没多久邓贤诗便回到了46军,此时的他早已不是襁褓中的孩子了,他已是独当一面的大人了。
邓贤诗为人十分的低调,在解放后便没有了关于他的去向并记载了。
而他的父亲邓华在朝鲜战场上大放异彩,1955年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以及一级勋章三枚。
之后,邓华历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时间来到1980年7月3日,70岁的邓华在上海与世长辞
梦幻
舍小家为大家!致敬革命前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