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刷短视频看到“月入过万”的标题,多半是忽悠人进厂拧螺丝的套路。但今天这事儿不一样!胖东来超市的员工工资条突然被老板于东来甩到网上——普通员工月薪9886元,店长一个月能拿7.8万,一年休假150多天……这哪里是打工?简直是人生赢家啊!
消息一出,评论区直接炸锅。有人调侃:“这工资单怕不是P的吧?”有人哀嚎:“我985毕业三年,工资还没超市理货员高!”更扎心的是,胖东来员工不仅钱多,假期还多到离谱——一年休息小半年,加班有双倍补贴,受委屈还能领“委屈奖”,连网友都忍不住感叹:“胖东来招保洁吗?我能干到退休!”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胖东来的高薪到底是不是作秀?其他老板为啥学不会?这波操作背后,藏着多少打工人不敢想的好日子?
第一部分:胖东来的工资单,到底有多“壕无人性”?先看数据,2025年1-2月,胖东来普通员工扣除社保后实发9886元,管理层更是夸张——店长月薪从去年的4.4万涨到7.8万,高管年薪直奔百万。这水平别说超市行业,就算放到互联网大厂,也能吊打一大片。
更绝的是福利:
休假150天起步:一年52周,每周闭店一天(带薪),加上春节长假和年假,轻松凑够小半年休息时间。网友算了一笔账:“这相当于干两天休一天,老板还倒贴钱!”
“委屈奖”真金白银:员工被顾客骂,公司赔1万;被打直接给3万。有网友爆料:“胖东来员工被投诉,公司先查监控,确认不是员工问题,立马发钱安慰。”
五险一金拉满:就连保洁阿姨的社保都按最高比例交,退休金比普通白领还高。河南本地人现身说法:“胖东来员工买房,公积金能顶月供一半!”
难怪有人调侃:“在胖东来上班,唯一的烦恼就是太闲了——毕竟一年一半时间在放假!”
看到这儿,肯定有人嘀咕:超市利润薄如纸,胖东来这么撒钱,不得赔到裤衩都不剩?
但数据啪啪打脸——胖东来2024年销售额169亿,利润8亿,净利润率5%。对比同行(比如永辉、家乐福),这利润率不算顶尖,但人家员工工资是行业两倍,人效却是三倍!
说白了,胖东来的生意经就三条:
员工拼命干:因为钱给到位,员工把超市当自家买卖。海鲜区免费代加工,衣服破了免费缝补,甚至帮顾客修鞋……服务细节卷到离谱,客单价直接涨30%。
损耗低到吓人:行业平均损耗率2%,胖东来只有0.3%。为啥?员工看见商品掉地上,比自家大米洒了还心疼,立马捡起来擦干净。
省下天价广告费:靠“神仙服务”的口碑,胖东来抖音话题播放量破50亿次。网友戏称:“别人烧钱买流量,胖东来靠员工‘宠粉’上热搜。”
老板于东来更狠——他自己只拿10%股份,剩下的全分给员工和公益。有同行老板酸溜溜地说:“我要这么干,早喝西北风了!”
第三部分:为啥别的公司学不会?打工人看完更心塞了胖东来模式火出圈后,无数老板跳出来说“不是不想学,是真学不起”。为啥?
格局不够:大部分老板想的是“怎么从员工身上抠钱”,于东来想的是“怎么让员工帮我赚钱”。举个例子,某连锁超市高管算过账:“全员涨薪50%,利润直接归零。”
成本扛不住:胖东来光“员工幸福部”每年砸上千万,搞心理辅导、家属旅游。小企业老板一听就摇头:“我连工资都发不起,还搞这花活儿?”
区域限制:胖东来扎根河南三四线城市,房租、人力成本低。要是一线城市的超市也这么玩,分分钟被租金压垮。
更扎心的是,胖东来招聘堪比选秀——招50个岗位,收3万份简历,985毕业生抢着当理货员。反观其他超市,招人全靠“35岁以上勿扰”“实习期无社保”,员工干俩月就跑路。
网友总结精辟:“胖东来把员工当人,其他公司把员工当电池。电池用废了就换,人却会拼命给你发电。”
第四部分:胖东来的“工资革命”,能改变中国职场吗?别看胖东来现在被吹上天,十年前于东来也被骂“傻子”。但如今,他的操作正在撬动整个行业:
打工人觉醒:00后求职者直接喊话:“钱少事多的班,狗都不上!”逼得不少企业悄悄提高福利,比如某生鲜平台推出“受气补贴”,虽然只有200块,但总算迈出了一步。
政府盯上“幸福企业”:多地人社局开始调研,打算把员工幸福感纳入企业评级。网友调侃:“以后找工作先看‘幸福指数’,996公司直接拉黑!”
行业洗牌加速:专家预测,到2030年,5%-10%的服务业企业会尝试高薪模式。但想全面普及?难!毕竟不是每个老板都舍得把宝马换成五菱宏光,就为了给员工发奖金。
当然,胖东来也不是完美无缺。比如招聘门槛高到离谱(本科起步,部分岗位要硕士),普通人想挤进去堪比考编;再比如扩张速度慢,至今只在河南开分店,外地网友只能干瞪眼。
结尾:胖东来的工资单,照出了多少打工人的辛酸?说到底,胖东来的故事之所以刷屏,是因为它戳中了打工人的集体痛点——我们不是怕吃苦,是怕苦得没尊严;不是嫌工资低,是嫌老板画大饼。
当于东来把利润分给员工时,其他老板却在年会上高喊“兄弟兄弟”,转头就搞裁员降薪。这种反差,让多少人一边转发胖东来工资条,一边在深夜加班时破防?
最后说句大实话:胖东来再好,也装不下所有打工人。但它至少证明了一件事——老板少买辆保时捷,员工就能多领半年工资。这道理,有些人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