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养人的生活方式:极简

内心温良文化人 2025-04-24 09:08:56

医学教授李军红在《简养》中,写过一段话:

“养生其实并不复杂,也不需要太多的技巧。

通过简单的饮食、运动与休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就可以调理身体、保持健康。”

一个人不管到了哪个年龄阶段,都应该知道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生活。

尤其随着我们的年纪在逐步增加之后,肩膀上扛着家庭和工作,以及人生经历着世界的发展浪潮,起起伏伏。

于是,一事接着一事,一关挨着一关,每一回都需要自己去面对,而且必须保证每一次都能扛过去。

实际上,年轻的时候,我们又用不完的劲儿,可慢慢等年龄大了,就会觉得人这辈子干嘛那么折腾呢,干嘛非要活得那么复杂呢。

难道简单一点不好吗?其实,人生如四季,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里,学会不一样地活着。

尤其是当我们越来越觉得没有必要赶路,也不必非要怎么活才是值得一过的时候,简简单单一点,极简物质,极简言语,极简工作。

如此,反倒是最养生,也是最能让自己把这辈子过得更充实,更松弛,也更满足。

物质极简

尤其是在这个形势如此不明朗的当下,消费普遍降级了。

其实,谁都希望自己的日子是高歌猛进,步步高升的。

但是古往今来,从来就不存在一定的事。

更多的时候,人都是在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的概率下,过完这一生。

因此,既然当下过得并不咋地,那么我们就不能再要有格外强烈的物欲了。

比如说,不能比谁家的房更大,也不要比谁家的车子更贵,更不要在衣物上彰显豪华高档了。

毕竟,人越是想要在物质上追求更多,想要更多,就越会沦为物质的奴隶。

最终,欲望越来越重,只会压垮自己的身心。

作家傅士德说,现代人的通病,是热衷于拥有一切。

的确,人越是想要得到的多,就越容易沦为物质的奴隶。

唯有物质简单,生活极简,我们才不会为外物所累,自然日子才能走得更松弛。

最终,活得惬意、自在、舒适。

正如白居易所说: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

余生,给自己的物质生活做减法,少一些物质上带来的负累,多一些内心的宁静和丰盈。

如此,让自己精神饱满,开开心心面对每一天。

言语极简

其实,话说得太多,或者太经常说话,都容易消耗自己太多的能量。

自己年轻的时候,总以为结交多一些朋友,多一点参加聚会,在各种场合里滔滔不绝地各种天花乱坠太爽了。

于是,自己开心了,得到满足了,然后就觉得这辈子就该这样活,而且这样活着实在太舒服了。

可是,等自己有了一定的阅历,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我们充其量,其实都不过是每一个人的人生里的过客罢了,只是你在不同的人的生活里待的时间长久问题。

因此,既然大家早晚需要散场,那就不如一开始就少一些不必要的交集,免得浪费了自己的能量。

所以,少一些没有任何必要的聚会,少说一些没有任何价值的话。

对不该说的,没必要说的话都选择缄默,才是一个成熟的人该有的沉默和智慧。

《心智》一书中说:表达欲太强的人,其实是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信心。

无论对自己来说多么重要的人,也要保持分寸感,保留距离感。

如此,能闭嘴则闭嘴,可少说就少说,言语极简,精简话语,管好自己的嘴,方能稳住自己的人生。

工作极简

网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不工作。

这话的确说中了大多数上班一族的心坎,尤其对于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而言,实在没有底气随便跳槽,更不敢辞职。

不过,虽然工作不能少,但是我们也应该尽量保存自己的能量,稳住自己的效率。

同时,学会筛选工作,一边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强度,一边也要尽可能避免陷入那些琐屑的繁复工作。

正如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所说:

整天只知道为琐碎的小事忙碌的人,必然成不了大器。

所以,少一些忙碌那些没法给自己带来任何成长的事,哪怕这些事的确可以快速给你带来一些小钱。

但这些钱都是自己拿出更宝贵的时间去换取的,而且综合考量这些产出比根本很吃亏。

唯有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更有发展前途,以及发展前景的事情上。

最终,我们才能避免那些杂乱无章的工作,也才会朝着更有发展前景和希望的方向,去邂逅更好的自己。

巴尔扎克曾说过:

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应该学船长的样子,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

余生,学会给自己的心灵也好,精神也罢,都降降压,精简一下。

如此,凡事保持简单,日子才能活得轻巧,生活才会过得自在,松弛,惬意,以及幸福和满足。

0 阅读:11
内心温良文化人

内心温良文化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