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为何三进扬州平山堂?他和堂主永叔,有着怎样的师生之情

浩贤看旅游 2024-09-10 19:16:48

1071到1079年,苏东坡先后三次到访扬州平山堂。42岁那年,他从徐州赴任湖州,途径扬州时,最后一次到平山堂,并写下了一首经典词作《西江月•平山堂》。

全词仅52个字,词中提到的老仙翁、文章太守到底是谁,能让一代文宗苏东坡如此凭吊和牵肠挂肚呢?

他就是苏东坡的伯乐和老师-欧阳修(字永叔,醉翁、六一居士)。

平山堂,时称淮南第一壮景,是1048年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时所建。因地势高,四周诸山拱列檐下,历历在目,似与堂平,故取名“平山堂”。

建成后的平山堂,成了欧阳修与朋友以文聚会、吟诗作赋的场所。

平山堂全景图

读完这首凭吊词,让我们一起去重温中国文坛史上两位巨匠有着怎样的师生之情吧。

初入科考,欧阳修就把苏轼当作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

1057年正月,苏门三杰苏洵、苏轼、苏辙参加汴梁科考,主考官为时任礼部侍郎的欧阳修。

当时文坛充斥着华而不实、故弄玄虚的文章,欧阳修决定借此次科考推动不正文风的改革。

于是,欧阳修在第一场策论考试时,出了一道《刑赏忠厚之至论》命题,并规定凡是险怪奇涩、空洞浮华的文章一律不予录取。

苏轼仅用600字就完成了这篇命题作文,欧阳修读后又惊又喜,深感文章说理透彻、语意敦厚,笔力稳健、质朴自然,颇具亚圣孟子风范。

本想列为第一,又怕是自己门生曾巩的答卷,为了避嫌只能判为第二。

到第二场会试时,欧阳修读到苏轼的《春秋对义》一文,更是大加赞赏,立刻判为第一名,成为“会元”。

欧阳修在给好友的信中称赞:读苏轼的文章,不知不觉会激动的冒汗,感觉十分畅快。你我都该让路了,好让他能出头呀!

出人头地的成语源于此

由此可见,欧阳修对苏轼的欣赏和赞誉之高,而且他预见苏轼的将来: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欧阳修年长苏东坡30岁,在科考中发掘了苏轼这颗明珠后,从此也给予了他无限支持和厚爱,并把他当作北宋文坛接班人来培养。

初次见面,欧阳修就充满温情地鼓励苏轼:“此我辈人,余子莫群。我老将修,付子斯文。” 这不正是欧阳修向下一代文人集团领袖传法之嘱吗?

经欧阳修的介绍和推荐,苏轼还拜见和结识了宰相文彦博、富弼,枢密使韩琦等朝中重臣,他们都以国士之礼相待苏轼。

正是欧阳修在当时北宋文人圈子里的极力举荐和推广,让年仅20岁的苏轼名噪京师、声震天下,实现了许多古代文人一辈子都完不成的梦想。

由于母亲病亡,第一次科考后,苏轼不得不辞去朝廷的任命,回到老家服丧守孝。

四川眉山三苏祠:苏东坡出生之地

第二次科举,欧阳修不惜身家性命,护佑苏轼踏入仕途。

1061年,苏轼兄弟参加第二次科举考试,这次欧阳修直接举荐他们参加制科考试。

制科考试是由皇帝特别下诏并亲自主持,为选拔非常人才而特设的一种考试,应试者须有朝中大臣保举,难度极大,通过者更是凤毛麟角。

欧阳修在保举状中写道:“臣今保举,勘应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如有缪举,臣甘伏朝典。”

为了苏轼,欧阳修连自己大半生的功名利禄,甚至生命都可以舍弃。惜才爱才之心,试问: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比?

而苏轼也没有辜负欧阳修的保荐,破天荒考入三等,为当时最高等级,因为一二等虚设,实际三等为最高等。

苏轼之后被授予大理评事和凤翔府签判,正式进入仕途,开始自己传奇般的政治生涯。

其中大理寺评事相当于七品官,参与大理寺审理案件、参与判决以及执行法律,处理各种诉讼案件,确保案件的公正审理和判决。

凤翔府(今陕西宝鸡)签判,掌管所在府郡五曹(兵、吏、刑、水、工)的文书,相当于今日地方行政机构的秘书长。

不负恩师嘱托,苏轼成为中国古代文人风骨的象征和楷模。

苏轼一生仕途40年,很好地传承了欧阳修刚正直率、风节自持、标举儒家名节的人格精神,继承欧阳修忠心为国、宽简爱民的执政理念,先后外放杭州、颍州、徐州、密州、扬州、定州,被贬惠州、黄州、儋州、湖州等地。

虽一路坎坷,历经磨难和艰辛,但始终都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杭州任知府期间,因治理西湖有功,杭州黎民百姓为他建生祠,以示纪念。

如今,从全国各地的几十家苏东坡纪念馆,更加可以看到苏轼无愧于老师的期望和重托。

江苏常州东坡园

海南儋州东坡书院

在文化创作领域,苏轼坚持欧阳修开辟的诗文革新运动的方向,与欧阳修一起并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他一生创作了2700多首诗词,其中有7首入选现代中小学课本,仅次于诗圣杜甫和诗仙李白。

苏东坡在古代书画领域,造诣极高。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寒食贴:天下第三行书

他还是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及其实践发展史之分水岭上的重要人物,他提出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等理论,为“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的代表性画作《枯木怪石图》在抗战时期流入日本,2018年以4.636亿港元的高价成交,刷新了当时世界古画拍卖纪录。

他的另一幅代表作《潇湘竹石图》更是成为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枯木怪石图

潇湘竹石图

世有欧阳修,然后有苏东坡。士为知己者死,苏东坡遇到欧阳修这样伯乐,既是苏轼个人之幸,更是中国千年文化之幸!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8

浩贤看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