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尽管工作中低头不见抬头见,但本质上彼此没关系,日后可能有关系也可能没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跟自己没关系的人,将来可能成为领导、下级、合作者或者竞争者,所以要未雨绸缪。具体方法如下:
1、不说本单位的不好。跟不相关的人说自己单位不好,有何益处?在别人看来则是小题大做,甚至可能你一句我一句搓出火来,小事真的变成了大事。传播学有个原理:说话的人越多,要说的话就越多。很有可能芝麻大点的事,说来说去成了热点。
2、不轻易妄加评论。别人的事情别人负责,干得好不好是别人的事,不要站在旁边指手画脚了。职场中一定要搞清边界,既要搞清权力的边界,也要搞清工作的边界。越界是大忌。去点评别人的工作就是越界。在中层干部会上,分管领导可能会点评部门工作。假如张领导分管A部门,李领导分管B部门,那张领导肯定不会去点评B部门的工作,反之亦然。从中可见权力和工作的边界。
尤其是不议论领导同事。因为背后说的悄悄话传播速度会比公文还快。而因为是中立关系,必然了解不深,说错的可能性极大。一旦让对方知道,他不恨你才怪呢。平时聊天可以说说天气这类公共话题,但不要说身边的人。
3、不高谈阔论提建议。提建议,意味着你没想到我想到了,意味着“我比你强”。如果是领导关系、合作关系,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所以大家不会往这方面想,而在中立关系中,就难免让人生疑:“你为什么要提建议?不就是显得你比我强吗?”多说一句:在职场上,如果别人不征求意见,尽量不要提意见。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如果认识不到自己有问题,别人提意见是没有效果的。而征求意见的时候,正说明他认为自己有问题。即使被征求意见,也要先推辞一番,看看他是真心想听意见还是客气。中立关系中,没必要以对方不快的方式去帮助对方。如果真的是想帮助别人,要“忠告而善道之”,即提意见要讲求方式方法,而更多的情况是:所谓“帮助”其实是“多嘴”,因为中立关系彼此了解不多,既然了解不多,怎么能保证自己所说是对的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有人会说:“我当年给人家提意见,对方还感谢我呢!”那是对方坚守了中立关系“不批评”的原则,他明明知道你是错的,但也不批评你。提建议的风险还有一点,就是“你怎样说,别人就怎样看你”。轻率地给别人提意见,别人会认为你是个轻率的人;如果还带着瞧不起人的批评口吻,那一定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4、不陷入无谓争论。既然是不相关的中立关系,那有什么必要争论呢?无非是意气之争。最大的可能性是一个人要显摆自己,另一个人气不愤,于是产生了争论。好像在争论工作,其实是发泄情绪。中立关系最大的价值追求是别产生矛盾,给人留下好印象,为将来可能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只要争论,就会求胜负。如果自己胜了,那别人心中不快;如果自己输了,那别人会认为你无能。无论是胜是负,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讲,争论的结果都是坏的,所以要极力避免。
5、不炫耀自己长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越是有成就,越要保持低调。背后的原理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不愿看到别人比自己强,这是人性。宣传自己是有必要的,但炫耀就没必要了。二者的区别是:宣传是为了让别人知道,炫耀是要让别人佩服。对自己最好的宣传,是以己之力去帮助别人;而炫耀只在口头上,对别人没有帮助。
6、不轻易批评。没有人喜欢被批评。历史记载孔子的大子路“闻过则喜”,可你不要指望你的领导、同事都是子路。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尽管批评对他们更有帮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工作上是不对的,在人际关系上是有道理的,否则也不会成为普遍现象。凡是普遍存在的,必有其背后的原因。现在讨论的是中立关系。中立关系的特点是彼此没有利益关系,既然没有利益关系,为什么要让别人不自在呢?在职场上每个人都是一个零部件,一颗螺丝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是最基本原则,看到对方的工作有问题、帮助对方改进是次要原则。
7、不打断别人讲话。每个人都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喜欢说“我”而不是“你”。一个人说的正嗨,你打断他的话,讲了一段比他还精彩的话,你得意扬扬,其实已经让别人不快了。如果别人说错了也不打断吗?是的,不要打断,更不要纠正。用委婉的语气说“我听到还有一种说法”也不行吗?最好也不要说。中立关系要最大限度的避免节外生枝。人际关系中被误解是常有的事,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