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屯里镇滨河路
据当地居民提供的视频及图片显示,该水潭曾是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但不到一年时间,已被彻底填平,地面堆满混凝土块、废弃建材甚至疑似工业废渣。倾倒时间非常规律,几乎每晚10点后开始,凌晨结束。填埋点与汾河仅一堤之隔,雨季来临时,污染物可能随雨水渗入地下或流入河道,威胁汾河水质及周边生态。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屯里镇滨河路
尽管多名网友自2023年6月起,已通过12345市民热线、环保举报平台等渠道多次反映此事,但相关部门始终未予明确回应。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基层环境监管的严重质疑。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屯里镇滨河路
汾河作为黄河第二大支流,是山西省重点生态保护区。根据《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汾河干流沿岸500米范围内禁止新建污染项目,现有污染源需限期整改。而涉事填埋点已涉嫌严重违法。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屯里镇滨河路
环保专家指出,建筑垃圾若混杂工业废料,可能释放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并通过河道扩散,威胁下游饮用水安全。即便只是普通渣土,未经处理的填埋也会破坏原有湿地生态,加剧水土流失。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屯里镇滨河路
舆论认为,此事件暴露出基层环境监管的严重漏洞,包括夜间偷倒难发现、跨部门职责推诿、举报渠道形同虚设,甚至可能存在“以罚代管”或利益输送。网友呼吁省级环保督察组介入调查,彻查是否存在公职人员渎职或包庇行为。
若查实非法填埋及监管失职,涉事企业可能面临百万级罚款,相关责任人亦需承担刑事责任。这一事件不仅是一起生态破坏案例,更是一面照出基层治理弊病的镜子。公众期待长效机制的重建,让监管真正“亮剑”,让举报不再“石沉大海”。
来源: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