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计划于5月底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的职务。日前,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马斯克表示,他有信心在离职前完成削减1万亿美元联邦赤字的目标。并强调政府效率低下、存在大量浪费和欺诈,有信心在不影响关键服务的情况下减少15%的支出。
此外,马斯克对国会成员财富异常丰厚的现象表示质疑。他指出,许多国会成员年薪仅20万美元,却拥有高达2000万美元的财产,质疑他们如何在有限的收入下积累如此巨额财富。
这位特斯拉CEO试图将制造业的“第一性原理”移植到联邦政府,通过算法模型识别出15%的“无效支出”。这种将政府预算视为可优化参数的思维方式,在2025年联邦赤字率仍达4.8%的背景下,既展现出硅谷精英改造官僚体系的野心,也暴露了技术治国遭到了现实的困境。
在DOGE内部流出的改革方案中,马斯克团队运用机器学习分析6.75万亿美元年度支出的数字足迹,试图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资金流向的全程追溯。这种数字化改造遭遇的困境,在财政部某官员的私下抱怨中可见一斑:“他(马斯克)总想用特斯拉工厂的KPI考核联邦机构”。
马斯克对国会成员财富异常的质疑,不得不能让感叹政治的水有多深。当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家族通过内幕交易实现资产增值380%时。某众议员在国防委员会任职期间,其家族基金对军工股的持仓量神秘增加470%,这种“信息套利”已成华盛顿公开的秘密。
马斯克在福克斯新闻的尖锐发问,实质是对《国会股票交易禁令》失效的公开控诉。年薪20万美元与2000万美元资产的反差,折射出旋转门机制下游说收入、智库顾问费、家族信托等复合型财富积累路径。
2024年联邦政府合同中有23%流向与国会议员关联企业,较2020年上升9个百分点。马斯克团队开发的“利益冲突雷达系统”,曾标记出147名议员涉嫌权钱交易,却因《国会自律条例》的庇护未能启动正式调查。
改革无法推进,辞职实属无奈。特朗普政府内部文件显示,马斯克提出的“联邦机构合并计划”遭到86%内阁成员反对。其要求白宫设立“效率督导办公室”的提议,更因触犯传统政治势力范围而被搁置。
这种冲突在预算削减的具体执行中具象化:DOGE识别出的1.2万项“低效支出”,实际裁撤率不足15%。F-35战机零部件采购的“三地分包”模式,因涉及关键选区就业岗位而免于改革;农业部乡村宽带补贴的重复发放,在农业州议员施压下得以保留。
马斯克的离职宣言,标志着技术精英改造官僚体系的阶段性挫败。但其推动的数字化遗产正在产生涟漪效应:财政部被迫上线的“智能预算系统”,使2025年第一季度超支项目同比下降7.3%;国防部试点推行的“采购区块链”,将装备交付周期缩短28%。更深层的变革在于公共舆论场的觉醒。民间组织“透明美国”借助DOGE开源数据,建立起覆盖50个州的政府支出监督网络。
那些穿梭于K街豪华游说公司的加密交易,那些深埋在五角大楼预算文件里的虚高报价,那些闪烁在议员股票账户里的异常收益,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腐败的病理切片。或许马克斯克的“百日维新”的价值,不在于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而在于它终于捅破了那层讳莫如深的窗户纸,让民众看清暗室里的白蚁。在这个意义上,马斯克转身离去的背影,恰似当代版的《皇帝的新衣》里那个说出真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