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你身上有股怪味,我不喜欢你抱。”
这句话像一根冰冷的针,猝不及防地扎进了我的心窝。那是2024年1月28日,距离除夕还有两周。我刚被儿子从乡下接到城里,准备过个团圆年。窗外是城市夜晚的喧嚣,高楼大厦闪烁着冰冷的霓虹,与我记忆中老家屋檐下温暖的灯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儿子王强开着那辆崭新的SUV,一路风尘仆仆地把我接到了城里。车里放着我听不懂的流行歌曲,震得我耳朵嗡嗡作响。我局促地坐在后座,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用旧布包裹的包裹,里面装着我亲手做的腌菜和一些土特产,想给儿子一家尝尝家乡的味道。
车子驶入小区,高耸的楼房让我感到一阵眩晕。我从未见过这么高的楼,感觉像要压下来一样。电梯里,我小心翼翼地扶着墙,生怕弄脏了这光可鉴人的墙壁。
儿子家宽敞明亮,装修得富丽堂皇,和我那破旧的土坯房简直是天壤之别。儿媳李梅热情地招呼我,脸上挂着客套的笑容。五岁的孙子王小宝好奇地打量着我,眼神里充满了陌生和好奇。
晚饭很丰盛,摆满了各种我叫不上名字的菜肴。我拘谨地坐在餐桌旁,小口小口地吃着,生怕弄出什么声响。儿子和儿媳忙着给孙子夹菜,一家人其乐融融,我却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
饭后,我主动提出要帮着收拾碗筷,却被李梅拦住了。“妈,你刚来,好好休息就行,这些活我来做。”她的语气很客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疏离。我只好讪讪地坐回沙发上,看着他们一家忙碌的身影。电视里播放着热闹的综艺节目,我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晚上,我被安排睡在客房里。房间很干净整洁,但却缺少一种家的温馨。我躺在陌生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是城市不眠的灯火,照得我心里更加烦躁。我想起了老家那张吱呀作响的木板床,想起了屋檐下挂着的风铃,想起了田野里蛙声一片的夜晚。
我从包裹里拿出那张老照片,那是我和老伴年轻时的合影。照片上的我们笑容灿烂,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如今,老伴已经去世多年,我也老态龙钟,而曾经的家,也变得越来越陌生。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地起床,想帮着做些家务。李梅已经做好了早餐,是牛奶和面包,我不太习惯。我默默地吃着,心里想着要不要自己煮碗粥。
吃完饭,我主动提出要带孙子出去玩。李梅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我牵着孙子的手,走在小区里。他好奇地指着路边的花草树木,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耐心地解答着,心里感到一丝欣慰。
我们走到小区里的游乐场,孙子兴奋地跑了过去,玩起了滑梯和秋千。我坐在长椅上,看着他玩耍的身影,心里充满了慈爱。
玩累了,孙子跑过来要我抱。我张开双臂,把他抱在怀里。他却突然皱起了眉头,说:“奶奶,你身上有股怪味,我不喜欢你抱。”
这句话像一把尖刀,狠狠地刺痛了我的心。我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闻了闻自己的衣服,确实有一股淡淡的泥土味和腌菜味,那是长期在乡下生活留下的味道。
我尴尬地笑了笑,把孙子放了下来。“奶奶身上有泥土味,你不喜欢,奶奶就不抱你了。”
孙子跑到一边继续玩耍,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我却呆呆地坐在长椅上,心里五味杂陈。我不知道该怪孙子不懂事,还是该怪自己太老土。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和这个城市格格不入,我和我的孙子也格格不入。我们之间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那是生活方式的差异,是价值观的冲突,更是情感上的疏离。晚上睡觉时,孙子的话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响。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充满了失落和难过。我感觉自己像一个被遗弃的孤儿,无处可去,无家可归。
我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闪烁的霓虹灯,心里做出了一个决定。
偷偷回乡第二天早上,我趁着儿子和儿媳还没起床,悄悄地离开了家。我提着那个旧布包裹,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感觉自己像一个逃兵。
我来到火车站,买了一张回乡下的车票。坐在候车室里,我感到一阵轻松。我终于可以回到属于我的地方,回到那个虽然破旧但却充满温暖的家。
火车缓缓启动,载着我驶向远方。我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心里充满了期待。我想象着回到家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田里看看我的菜地,看看那些绿油油的蔬菜。
我记得小时候,外婆总是会在我生病的时候,用草药给我熬汤。那股淡淡的草药味,总是能让我感到安心和温暖。而现在,我身上也带着那股泥土味和腌菜味,那是我的根,是我的家。回到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门窗,让阳光洒进屋里。我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煮了一碗热腾腾的粥,就着自己做的腌菜,吃得津津有味。
我坐在院子里,看着夕阳西下,心里感到无比的平静。我想,这才是我的生活,这才是我的归宿。
儿子后来打来电话,问我为什么不辞而别。我只是淡淡地说:“城里的生活不适合我,我还是喜欢乡下的生活。”
儿子沉默了片刻,说:“妈,你开心就好。”
我知道,儿子理解我的选择。或许,他早就知道,我和这个城市格格不入。
我看着院子里那棵老槐树,它已经陪伴我走过了几十年。它的树干粗壮而沧桑,它的枝叶繁茂而茂盛。它就像我的家,扎根于这片土地,经历了风风雨雨,依然屹立不倒。2024年1月30日,老式挂钟敲响了六下,我坐在摇椅上,回忆着过往的一切,心里百感交集。我不知道我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我知道,我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许,我和儿子一家注定要渐行渐远,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们彼此心中还有爱,就足够了。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归属感和自我选择的故事。它探讨了城乡差异、代际冲突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无论这种选择是否符合别人的期望。它也告诉我们,爱是理解和尊重,是接受彼此的不同,而不是强求彼此改变。
故事的最后,我想问读者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我,你会选择留在城里,还是回到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