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涨价仍一车难求?汽车竟成理财产品?揭穿中国车市9大谎言

汽车生活传媒 2022-05-11 18:05:34

疫情影响之下,车市群魔乱舞,车企玩起了“人造景观”的自嗨游戏。

一面,油价破9,电动车全体涨价,终端消费者依然购车热情不减。另一面,疫情影响复工复产,车辆交付全面延期,“提车焦虑”传导至二手车市场,部分车型竟成理财产品,转卖订单倒赚几万。

一时间,供不应求、排队购车、订单暴涨等词语充斥于我们身边。似乎一夜之间,车市又从“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如果仅看车企传导出的信息,大家都会以为车市是一片红红火火的热闹之景。

然而,“繁华”背后都是谎言。中汽协的一则数据撕开了车市最后的遮羞布:2022年4月,汽车行业销量“预计”完成117.1万辆,环比下降47.6%,同比下降48.1%。

“预计”二字,意味深长。个中滋味,需要你细品,再细品。

谎言:

油价上涨,买电动车才是正解

去年年底,“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李斌说: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还有人买油车?

这句话如果放在今年,可能直接被各大新能源车企当做“至理名言”做横幅挂4S店了。

在油价7连涨的背景之下,电动车利益群体将“弃油车 买电车”的言论推上热搜。买电动车是“真香”吗?不一定,充电和续航依然是消费者的“心头刺”。

虽然某些电动车续航达到800km,甚至1000km,而事实上,真实续航要打8折、7折,甚至6折。以市场上畅销的某款网红电动车为例,在去年媒体举办的冬季续航实测中,该车续航直接缩水60%,而其他40余款电动车,也缩水30%-50%不等。

与此同时,公用充电设施不完善、家用充电桩安装难等问题,让充电难“难于上青天”,有车主调侃道:充电一小时,排队一整天。外出一日游,秒变充电游。最痛苦的是居住在老城区、老小区的居民,安装充电桩,还要先解决小区电容量不足、没有足够配电箱等难题。

有人说,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开电动车出行,等于戴上了一顶紧箍咒,可能走在半路,续航和充电就会给你“念念经”。燃油车的出行自由和便利性,至少暂时电动车没法比。

谎言:

电动车成本比传统汽车低

电费便宜、保养便宜,所以,大家总用惯性思维认为,电动车的用车成本比传统汽车低。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

此前,有网友算了一笔帐,买配置相当的电动车与燃油车,电动车需要16万,而燃油车价格在12.3万左右,综合购车费用+10万公里用车费用来看,10万公里时,电动车对燃油车的成本到达了拐点,两者相当。

10万公里以后,电动车的用车成本会更高,因为要考虑电池更换以及二手车残值等问题。众所周知,电动车贵就贵在电池,更换电池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开了10万公里的电动车,几乎卖不出去。即便是强势品牌的豪华电动车,从二手车交易市场数据来看,在同样使用年限下,残值至少比燃油车低20%左右。

不仅如此,在售后服务方面,燃油车发展多年,已形成庞大的体系,用户可以随意选择售后服务商。而新能源车企均打造的是闭环式生态,用户被困在这套系统中,别无选择,只能回指定地点做保养以及维修等,局限性大,维修费用也只能“任人宰割”。就好比智能手机iphone,虽然用起来便捷,但只要碎了一块屏,维修费用就上千。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使用外部商业充电桩充电,电价也并不“温柔”,峰值时期电价突破两元,虽然谷底电价很低,可基本上在半夜。

未来,随着我国电动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势必会增加国家电网的负担,电价自然水涨船高。会不会阶梯计价、会不会额外附加服务费也未可知。

所以,只看到电动车目前在保养、税费以及电价上的优势,不看其保值率、基础售价等,就直接盖棺定论说电动车成本低,并不准确。

谎言:

新势力卖惨,全国车企跟着惨?

5月来了,造车新势力们停产了么?前不久,何小鹏直言,5月份可能中国所有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华为余承东跟进说:的确如此。一时间,舆论哗然。

“流量和风头”一直都是新势力车企的有力武器。不同于传统车企埋头造车的内敛,新势力们似乎天生就是撩拨流量的好手。就好比马斯克,自带媒体属性,随便发个圈都能上热搜。

何小鹏、余承东、李斌等大佬也是圈内高手,全身都是嘴,动不动就以个人观点博出圈。可以说,喜欢卖惨的他们,不是在吹牛的道路上,就是在哭穷的道路上。

“停产论”固然能博得眼球,但也颇有带节奏之嫌。

汽车涉及成千上万个零部件,产业供应链长,牵一发而动全身。上海及周边地区是全国汽车产业核心聚集区,疫情导致工厂停工停产,势必对汽车产业造成一定影响。

和传统大厂相比,造车新势力耐冲击性更弱。一方面,车辆的销售体量不够大,话语权不强,排名TOP3的造车新势力,月销量也仅1万台左右,与传统大厂每月10万-20万的销量相比,差距甚远。另一方面,传统车企的供应链是经过数十年建立起来的,体系较为稳固。

不可否认,停工停产对新势力的影响较大,但新势力惨并不等于所有车企惨,更不等于所有车企都会停工停产。4月,比亚迪新能源车产销依旧坚挺,均超过10万辆。

有时候,“激情开麦”或者“博人眼球”固然很爽,但市场本就低迷,何必再放大焦虑,制造恐慌。

谎言:

车企集体涨价,仍然一车难求?

车市“涨声一片”已不是新鲜事。在电池涨价、芯片涨价以及金属原材料涨价的背景之下,造车新势力打头,新能源车企接棒,接连上调整车价格,并且,“涨”势直接蔓延至燃油车领域,BBA等豪华品牌也纷纷跟进。

按逻辑,涨价势必会劝退某些非刚需的观望客户,但从相关报道来看,涨价反而激发了市场活力,消费者购车热情高涨。有报道称,某品牌4S店的展车都被抢订一空,库存周期仅一周,经销商库存比降至历史最低等。

订单多导致提车周期变长,蔚来、小鹏、比亚迪等旗下热门车型的提车时间均超过了3个月,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的提车周期更是长达16周-20周。

你以为现在的车市真是“一车难求”?那就错了!撕开热火朝天的景象,背后是满目疮痍。

汽车生活走访了多家经销商门店,一问及销量,销售经理均唉声叹气。从终端情况来看,进店量平均下跌40%,购车用户更是大幅锐减。即便是一直欣欣向荣的豪华车细分市场,也跌出“腰际线”。某头部造车新势力的门店销售坦诚说,整个市场其实是供大于求。

厂家一边玩着“饥饿营销”的把戏,一边又藏不住“觊觎销量”的尾巴。近段时间,汽车生活多次收到品牌公关的短信,询问是否有购车打算,并表示媒体购车有特别优惠。其中就包括某知名自主品牌旗下20万左右的中型SUV、某款主打国风的紧凑型SUV。

更搞笑的是,某法系品牌,某越野品牌,媒体要想和厂家合作,需要购车。以往,这只会是某些弱势品牌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策”,如今似乎已成为常态。

所以,别再拿原材料上涨和芯片短缺当“背锅侠”,消费市场低迷才是正解。以“产不出来”掩盖“卖不出去”的真相,只是掩耳盗铃罢了。

慌言:

二手车涨价,转让电动车订单赚翻?

个别二手车竟然比新车贵10万;黄牛转让新能源汽车订单一周赚8万;2020年购买的一台某豪华品牌旗下的运动轿车,开了两年现在卖还能赚几万……网传,新车涨价直接传导到二手车市场,二手车迎来“春天”。

然而,汽车生活走进成都多家二手车市场,却发现了截然不同的一番场景:二手车流转不动,车商苦言赔钱都在卖。较为热销的都是一些性价比比较高的准新车,“除了特斯拉,别的都不行。”从事了十多年二手车行业的丁先生说,即便是保值率高的豪华品牌车型,看似很“扛打”,其实也是有市无价。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二手车市场“之冷”:3月全国二手车交易量131.81万台,同比下降15.99%,成交额为911.27亿元。

线下二手车市场“跌跌不休”,线上二手车订单生意却被炒上了天。

在闲鱼等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上,特斯拉、极氪、小鹏和比亚迪等热门品牌的转让订单比比皆是。坦克300和坦克500等这类车型甚至直接被炒成了理财产品,转手卖订单直接赚2-3万。

原因就在于电动车涨价,老订单与新售价之间产生了价差,所以有人打起了转让订单的主意。有价差的地方,自然就有“黄牛党”。汽车生活了解到,在二手物品交易平台,成功交易的订单里有80%的用户都是黄牛。

炒鞋炒币之后又炒车,这种现象之所以反复换圈出现,无非是厂家、二手平台以及黄牛党们之间默契“合谋”,共分利益。因为创造潮流,就意味着创造利润。厂家搞饥饿营销,人为制造稀缺感;二手平台顺势推波助澜,黄牛党跟进,三方联合释放假消息,炒热产品,消费者自然就成了别人手上的“韭菜”。提醒玩这类把戏的相关方,泡泡吹得再大,也有破灭的一天。

谎言:

省钱无技巧,全凭买车早?

“省钱无技巧,全凭买得早”。这句曾经在房地产市场广为流传的段子,如今也被搬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

新能源车企们的涨价公告弄得人心惶惶,“三连涨”、“接连涨”、“一涨再涨”成了消费者眼中的敏感词。这一轮涨价,确实让人猝不及防,大部分品牌都在涨价公告发布之后短时间内迅速调整了售价,甚至都没有给消费者任何反应时间。

面对来势汹汹的涨价潮,以往各大论坛的吐槽直接变成了“早买早享受,迟买钱不够”的“忠告”。

但汽车从来都不是理财产品,从前不是,现在更不是。别头脑发热,真的以为车买到手,卖出去,还能赚。即便是新车拿到手转卖,至少打8折,某些逐渐被市场边缘化的品牌,新车转手卖甚至直接打骨折,5折、6折抛售都没人敢要。

不少车企抓住了消费者的焦虑心理,过度引导舆论,推波助澜,让不少消费者提前消费。这势必会打破了原来的财务规划,有可能带来财务危机。

面对当下被“炒热”的汽车市场,消费者一定要理性对待,如果要买车,势必分清楚是必要还是刚需,如果不是刚需,可以当“等等党”,或许后面有甜头。

谎言:

汽车行业可以“轻资产”运营?

俗话说,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所以,为了抢夺新能源这一风口,从科技巨头、房产公司到家电企业,大家都纷纷下场造车。

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可谓暗潮涌动。头部造车新势力势头强劲,传统车企奋勇直追,弱势品牌小打小闹喊口号,圈外无名小卒也想跟风分走一杯羹。

但即便新能源的风刮得再大,也吹不起某些弱势品牌和想投机的新品牌,尤其是对想轻创业入局汽车的企业来说,更是别做白日梦了。

去年在重庆发布的某新能源品牌,就号称要使用“轻量化”模式运营。据说,该模式是以自主和联合研发并行,研发上,联合成熟和优秀的技术公司共同开发技术;生产层面,不选择自建工厂;渠道上,经销商不做过度装修投入;运营方面,则采取用户运营模式,不投广告。而整个团队总人数只有百余人,并宣称今年就能实现盈亏平衡。

听上去似乎很美好,但“轻资产运营”并不适合汽车行业。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本就是重资产行业,资金和技术这两大拦路虎,就把不少“PPT造车”的车企卡死了。搞研发、修厂房、招人才样样要钱。前有“野蛮人”宝能造车之鉴,后有云度、知豆、奇点等血泪史,投了几十亿、甚至上百亿,都没在市场上激起半点水花。更何况,汽车是一个回本周期漫长的行业,即便是目前领跑的“蔚小理”,依然没有实现盈利。

而资金只是第一道门槛,手握核心技术才是制胜王道。毕竟,消费者最终肯定是为技术买单,但技术沉淀岂非一朝一夕之功。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对那些抱有投机之心的品牌而言,即便是站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风口上,也可能成为下一个摔死的猪。

谎言:

燃油车清0时候到了!

4月初,一纸公告,比亚迪再次出圈,成为全球首个停售燃油车的车企。

雷厉风行的燃油车清0举动,表面上看,是加快落实“双碳”目标,其实,背后是掩盖不住的财务真相。2021年财报显示,比亚迪过去一年卖了73万辆车,其中燃油车仅为13.6万台,占比为18.6%。从毛利率来看,比亚迪汽车相关业务毛利率下滑至17.39%。

车越卖越多,钱越赚越少,原因之一就出在燃油车上。虽然燃油车销量大幅下滑,但生产制造燃油车的成本却并没有按比例减少,渠道和销售成本依然高昂。对比亚迪而言,停售燃油车更多是无奈之举。

此前,自主品牌三强-长安、长城、吉利,以及BBA等豪华品牌都拿出了停售燃油车的计划,但落地时间均集中在2025-2030年之间。如今,油价节节攀升,电动车销量大涨,由此,不少人担心,比亚迪的激进做法会不会引发其他车企效仿。

可以肯定,目前阶段,燃油车离全面清0阶段尚早,喊喊口号可以,“存活了”100多年的内燃机,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电动车和燃油车将长期共存,进入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

在电动车续航和充电焦虑没有找到完美解决方案之前,混动车是最优解。

当下,混动车的节能优势相比以往更为明显,而且从去年开始,比亚迪、吉利、长城、奇瑞等自主品牌纷纷开始力推高效混动车型,打破了日系混动的垄断局面,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售价,享受更具性价比的混动车。

谎言:

自动驾驶都“普及了” ?

近几年,自动驾驶愈演愈烈。从燃油车到电动车,很多车型都宣称自己有L2级、甚至L3级自动驾驶功能。

数据显示,2022 年第一季度,国内 L2 级自动驾驶在乘用车市场的新车渗透率高达 23.2%。其中,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更高,达到了35%。

作为汽车智能化的一部分,自动驾驶一直是车企争抢的“香饽饽”。在国内交规不允许自动驾驶的情况下,有些新能源车企“另辟蹊径”,把自主泊车、一键遥控泊车、远程召唤泊车等科技配置搬到停车场去做场景演示,并在传播上强烈引导这是一台自动驾驶及智能化程度非常高的车。

但这些披着智能化外衣的配置,和我们所说的“自动驾驶”还差“十万八千里”。并且这些功能放在日常生活中,毫无实用价值,甚至是“鸡肋”。

自动驾驶汽车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驾驶辅助、半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真正的自动驾驶,一定是人、车、路的全面协同。

现在大部分车企在传播时,故意把“辅助驾驶”夸大为“自动驾驶”,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这些年,车主因为开启自动辅助驾驶功能而发生的交通死亡事故,屡屡见诸报端。

“辅助驾驶”,有些功能确实能帮我们一定程度上降低驾驶难度,但它也有使用限制和边界,并且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有待提升。

从某种角度而言,车辆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越高,反而越危险。试想,一台智能汽车全车拥有数十个摄像头,2000颗+芯片,你打电话、聊天、听音乐,甚至做任何事都被实时监控。开这样的车就如穿“皇帝的新衣”,毫无隐私可言。

所以,千万不要把辅助驾驶当作自动驾驶,也千万别盲目迷信科技,别为不可感知的东西买单,否则真的就成了科技的“小白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如一条“价值曲线”,虽然有时候价格会偏离价值,但最终还是要回归价值。即便现在车市乱象丛生,各方“趁火打劫”,但我们相信,“狂热”退潮之后,一定会回归理性。如果你想买车,千万别被集体性恐慌吞噬了理性,等一等,或许会更好。

注:以上图片来源于汽车生活拍摄及网络

0 阅读:37

汽车生活传媒

简介:人车生活第一视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