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本是高山》上映时遭到了全网痛骂,今年《山花烂漫时》热播却收获了好评如潮,同样都是改编张桂梅校长创建女高的真实事迹,为什么观众的评价差距如此之大?
最本质的原因,就是一个在魔改现实,一个在还原现实。真人真事的影视改编,本身就难,改编一个伟大的人物更是难上加难,如果只用燕雀心态去揣度鸿鹄之志,必然会使伟大人物的精神丧失内核,沦为庸俗。而如果认真去探寻伟大人物的发心,将她十年如一日的信仰刻画出来,才有可能还原出一座真正有影响力的“高山”。
想要做到后者,不仅需要大量的采风走访,更需要不同寻常的创作思路。《山花烂漫时》总编剧袁子弹说:“我们不能用普通人的逻辑去解构一个英雄,不能用一颗平凡的心去揣测一个伟大的人,所以我们在改编时定下来的创作思路,就是‘非常人、非常事、非常情’,但核心依然是人,而非造神。”
抓住“信仰”去塑造英雄
张桂梅校长今年67岁,她人生中40多年都在云南贫困山区教学,为了让山里的女孩也有读书的机会,她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同时自己节衣缩食,每天生活费不足3元,将省下来的每一分钱和奖金,全都用来供给学生读书。迄今为止,张桂梅帮助了2000多位贫困女孩上大学,给了她们真正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么一位令人仰慕的燃灯校长,心中一定有着非凡的理想和信仰。创作者能否将这个英雄人物的信仰刻画好,几乎决定了这部作品的成败。
在骨朵看来,《我本是高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不仅没有写清楚张桂梅校长创办女高的动机,还将张桂梅校长对亡夫的思念大书特书,每当张桂梅校长办学遇挫时,影片都会进入一段与亡夫的回忆,似乎亡夫才是支撑她走下去的精神支柱。影片将张桂梅校长的“崇高理想”矮化成“小情小爱”,其实是一种创作上的偷懒,所以才会被众多网友诟病“不尊重原型人物”。
《山花烂漫时》通过长达三年的采风走访,深入了解原型人物,才如实还原了张桂梅校长的信仰。她因为看见了太多山村女孩的困境,所以想要帮她们逆天改命,这是她坚定的初心。而她在党代会上的发言则代表了崇高的理想,“我毕生唯一的梦想,就是创建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受过教育的女性,可以让自己不再成为依附他人的藤蔓,可以选择自己想过的人生;一个受过教育的女性,可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而张桂梅校长的信仰最强烈的体现,则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袁子弹说:“我们和张老师聊天的时候,最令我震撼的一件事,就是她在办女高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失败,只要一个环节失败了,这个事情就结束了。假如第一届招进来的学生高考不顺,那后面几届学生的前途和学校的命运都是堪忧的。但面对种种困难,张老师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强大的执行力,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
在书写张桂梅校长创建女高的过程时,袁子弹是类比创业的艰难历程来写的。整部剧前八集的剧情,详细展开了张桂梅从无到有创建了华坪女高的全过程,去党代会发言、在飞机上拉赞助、说服县政府拿地、招老师找生源,每一步张桂梅都走得很艰难,但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定,越是在所有人都说不能的时候,张桂梅总能想出奇招妙招来破局,并且用自己的理想感染周围人加入这个伟大的事业。
也许是受限于电影体量,《我本是高山》想让观众迅速共情张桂梅校长的苦情和脆弱,但这也很难让观众体会到她的强大之处和人格魅力。而她遇到的所有困境,无论是学生学习不好,还是老师不积极,全靠编剧开金手指解决,并没有从一个个事件的解决中反映出张桂梅校长为人处事的智慧。
在骨朵看来,《山花烂漫时》对张桂梅校长的还原度确实要优于《我本是高山》,本质上是前者抓住了“信仰”这一核心要素。有初心,有理想,有信仰,才能在荧幕上成就一个高于普通人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