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解剖一部春节档史诗级喜剧大片、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
这片子我大年初一就看了,看完后直接红温,他绝对是春节档的隐藏炸弹,谁碰谁爆,谁看谁疯。
我倒是觉得可以让乌尔善拍射雕,让徐克拍封神,说不定能比现在强。
冯骥的含金量还在上升,央视采访的那句:不能因为你是国风你是传统文化你就可以粗制滥造,你应该如履薄冰。老祖宗的瑰宝不是给这种垃圾甩锅导演嚯嚯的。
大家还不如在家刷刷老版电视剧:花开花落,花开花落,悠悠岁月,长长的河......。
傅艺伟版那可是真的经典,封神榜小说就应该改编影视剧,仅凭三部电影想表现出来原著精髓简直扯淡。
总结剧透一下封神剧情,开局就是殷郊吸干了元始天尊的法力变成蓝精灵,然后是邓婵玉带兵攻打西岐,开始说要教姬发小儿怎么打仗,结果俩人每次都是单打独斗玩儿消失制造羁绊让手下各玩儿各的,然后上演你救我我救你的戏码,不出意外两人搞出了感情,姬发偷袭用计弄死了魔家兄弟一人,蓝精灵又帮着解决了魔家另外三兄弟,后面闻太师用十面镜子搞出了个十绝阵,照到谁谁就翻白眼,大商士兵提前喝了白色的牛奶水能免疫伤害,一群人费劲吧啦的送了个最弱的姬发去找闻太师要扎他眼睛,好不容易要扎了姬发又犹豫了,邓婵玉推了他一把才扎进去,然后阵破大商全军反噬化成灰了,西岐翻白眼的也都醒了,邓婵玉躺在姬发怀里听他唱完歌也化成灰了,都给我去看封神实在太好看了。
而整场的观影体验更是容嬷嬷扎屁股----坐立难安。
姬发为了投降去救邓婵玉,我当时就有个问题,你是去投降还是去应聘,还需要有个介绍人吗?就算你需要有人帮你去说服纣王只抓你,不要伤害西岐百姓,你也找一个靠谱的人呀,邓婵玉小兵一个说的算?他连闻太师都说服不了。当然这个又涉及到姬发反反复复,一会打一会投降,又不想让纣王拿到封神榜所以要抵抗,但是抵抗会死人又不想抵抗,这个角色首先自我逻辑就不通,更别说领导整个西岐乃至后来成为天下共主。反正全程都是靠有逻辑硬伤的剧情去推动,全是为了这碟醋去包饺子的桥段,真的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吐槽,全是槽点。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气宇轩昂的通天教主变成了刻板印象拉满的黑袍伏地魔。我也是醉了。
辟地开天道理明,谈经论法碧游京。五气朝元传妙诀,三花聚顶演无生。顶上金光分五彩,足下红莲逐万程。八卦仙衣飞紫气,三锋宝剑号青苹。伏虎降龙为第一,擒妖缚怪任纵横。这才是通天教主。
封神二的口碑崩盘,更是撕开了国产电影工业化创作力市场逻辑的遮羞布。啃老式改编。导演一边喊着打造中国神话史诗,却消费传统IP的知名度,魔改原著,塑造狗血CP(当时听说没有土行孙的时候我就怀疑可能会有新的CP,毕竟新角色人气这么高,我也没想到会成真),一边喊着拒绝流量小生,却将镜头聚焦在姬发的胸肌上,用低俗桥段博取观众眼球,属实又当又立。
而一旦大家将目光聚焦在剧本上,就能发现他们的本质。把IP当提款机,用文化自信的口号遮掩,创作慵懒,从来不尊重原著,固执的认为。,反派只需要衬托主角,本末倒置的追求特效与节奏,却牺牲了角色的厚度与逻辑。
封神原著,别的都不行,就胜在一手设定。现在的网文其实十分像,因为设定战力分层明显,阅读门槛很低,以至于现在在隔壁西游比战力学很多都拿这里说事。
西游是故事性强,设定不是非常严谨阅读门槛不适合比战力学,但反而我觉得西游的打斗更真实一些。不是那种等级制网文或者游戏,因为只有游戏才是以数值来定义输赢,或者分几个境界谁高一层就吊打低层的。
但西游记写的现实层面多一些,战斗力不等于输赢,或者说,其实战斗力是多方面的,不能说我的兵器重或者年纪大就是更强的。恰恰每个人有长处,有短板,会被克制,乃至于以弱胜强的,反而更显得贴近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