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交通部、人社部硬核出手,网约车司机的权益有保障了!

司机指南 2025-02-11 13:51:30

新年还没过完,好消息就来了!

1月21日,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发挥交通运输作用促进全社会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指导意见》,将提升网约车司机就业质量、解决劳动纠纷、加强网约车司机的劳动保障、打击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都列入其中,具体的内容很多,涉及面也很广,网约车观察总结了几点重要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积极开展网约车司机群体党建,进一步畅通12328等诉求表达渠道。积极探索通过建立协调协商制度、加强一站式调解工作、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服务等举措,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的多元预防和调解能力。

目前,大多数网约车司机面临“三无”问题,即无劳动合同、无社会保险、无劳动保障,一方面,由于劳动关系不确定,处于极端弱势地位,无力抗拒不公平的平台规则,使其沦为新技术的工具。另一方面,职业保障缺失、抗风险能力低、议价能力弱,一旦发生职业伤害极易陷入困境。

《指导意见》的发布,也就意味着网约车司机们在出现劳动纠纷后有了法律保障,有了一系列的沟通、申诉、调解、投诉等通道。

第二,加强网约车司机等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益政策宣传,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点对点指导服务,督促平台企业积极承担用工责任。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发展,加强平台企业运营、用工等情况的管理监督。健全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当下,网约车单价下跌,让网约车司机的每小时收入不断下降,为了维持高流水,网约车司机不得不被迫付出更高的劳动时间来换取报酬。长时间的疲劳驾驶,不仅会加大驾驶汽车的安全风险,同时还会很大程度上透支司机师傅们的体力,甚至是生命健康。

加强网约车司机劳动保障权益政策宣传并督促平台企业承担用工责任,对司机带来诸多利好。在经济收入方面,平台抽成比例更加合理且公开透明,保障司机收入稳定。社会保障上,司机可参加社会保险和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降低职业风险。工作条件得到改善,平台需合理安排工作时长和强度,优化派单机制,保障司机休息时间。

第三,打击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从严整治套路贷、套路租等问题。

近年来,网约车租赁行业鱼龙混杂,一些公司以“高薪收入”“稳定货源”等虚假信息或“低价优惠”“承诺订单”为诱饵,向运营司机推介购买汽车。还有一些汽车销售公司通过“加装设备”“加收服务费”等方式以明显高于市场价格销售汽车,套路贷、套路租的情况层出不穷。

整治“套路贷”“套路租”等乱象,有助于净化网约车行业环境,促进平台企业规范经营,为网约车司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安全的从业环境,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指导意见》的发布,是国家层面对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的一次重要的保护和支持。它们体现了国家对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的重视和认可,也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关心和尊重。

以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是中国社会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的权益应当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发展。我们由衷的希望,指导意见能够落到实处,让以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和保障,也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0 阅读:2
司机指南

司机指南

关注出行行业,搜索关注网约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