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票全部通过,尹锡悦被罢免,总统权力已剥夺

吳欣純 2025-04-06 11:08:46

尹锡悦的命运定了。韩国宪法法院以“8:0”的投票结果,全票通过了对他的弹劾案,这位曾以“铁腕检察官”身份将朴槿惠送入监狱的前总统,如今成了韩国宪政史上第二位被弹劾下台的领导人。但这场政治地震远未平息——尹锡悦的刑期是否将刷新韩国前总统的纪录?李在明能否借势登顶?中韩关系又是否会迎来转机?

尹锡悦的倒台,始于那场抽象到震惊全球的“紧急戒严令事件”。他声称“铲除从北势力”,悍然派军人进入国会、逮捕政敌,甚至直接下令“逮捕国会议员”并违反程序。这种近乎“总统造反”的行为,被宪法法院认定“严重违反军队统帅义务”,成为弹劾的核心依据。

弹劾案的一波三折堪称戏剧性。国会第一次表决因人数不足失败,但在野党联合施压下,第二次表决以压倒性优势通过。宪法法院的判决书对弹劾的五大理由——内乱罪、滥用职权、妨碍司法、选举舞弊、干预政治——全部认可,甚至罕见地强调尹锡悦的行为“法所不容”。这为后续司法审判铺平了道路:检方已加速推进内乱罪调查,最高可判无期徒刑;其妻金建希的股价操纵、受贿等指控若成立,同样面临终身监禁。

尹锡悦在宣判当天未现身法庭,只在官邸留下一句“遗憾”的国民谈话。但这句轻飘飘的道歉,恐怕难以抵消他面临的司法重锤。历史总是充满讽刺——8年前,尹锡悦亲手将朴槿惠送入监狱;8年后,他自己成了“青瓦台魔咒”的最新祭品。

8名法官全票支持弹劾,表面看是“司法正义的胜利”,背后却是韩国社会的难言之隐。有消息称,法官赵汉畅、金福鑫原本反对弹劾,但为避免宪法法院沦为政治斗争工具,最终选择“一致通过”以平息争议。这种“技术性妥协”暴露了韩国司法系统的困境:法官们不得不以“全票”姿态维护机构权威,防止保守派与进步派的对抗进一步升级。

尹锡悦的“抽象操作”也加速了他的垮台。从紧急戒严令的仓促颁布与撤销,到三次否决针对妻子的特检法案,他的决策充满矛盾与投机。这种反复无常不仅激怒在野党,连执政党内部也出现倒戈——前党首韩东勋公开支持弹劾,被亲尹派痛斥“背叛”。可以说,尹锡悦的失败既是法治的胜利,也是其个人政治判断的彻底破产。

然而罢免尹锡悦易,弥合韩国社会裂痕难。右翼支持者的暴力化倾向已成隐患:最大在野党领袖李在明多次遭遇刺杀,即便穿着防弹衣出席活动,仍险遭不测。弹劾案通过后,网络上的死亡威胁激增,甚至有人扬言“用汽油弹焚烧宪法法院”。这种极端情绪,折射出韩国保守派与进步派之间根深蒂固的对立。

而且尹锡悦的支持者并未消失。他们声称弹劾是“政治报复”,并集结在“守护自由宪政”的口号下,准备在新大选中反扑。如何避免社会冲突升级,将是韩国下一阶段的最大挑战。

尹锡悦倒台后,60天内将举行总统大选,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是最大的下届总统热门人选。尽管他曾因违反《公职选举法》被判缓刑,但二审的无罪宣判为他扫清了参选障碍。当前民调显示,其支持率领先执政党候选人约15个百分点,中间选民更倾向其“务实改革”形象。

但李在明的崛起绝非坦途。他既要面对保守派的疯狂反扑,又需平衡党内派系——激进派要求彻底清算尹锡悦残余势力,温和派则呼吁“和解优先”。此外,他的“平民出身”背景虽能吸引底层选民,却也容易遭精英阶层质疑能力。

相较于尹锡悦的强硬亲美路线,李在明对中韩关系显然更务实。他早年曾批评“萨德部署损害中韩互信”,主张“均衡外交”。若其上台,中韩在经贸、朝核问题上的合作空间可能扩大。

但美国的阴影始终笼罩。尹锡悦任内将美韩同盟推向新高,甚至考虑加入“奥库斯”联盟,这种战略绑定绝非一朝一夕能扭转。李在明若想调整外交政策,不仅需应对国内亲美势力,更要直面华盛顿的施压。某种意义上,韩国能否“喘口气”,取决于华盛顿是否愿意接受一个不那么听话的盟友。

尹锡悦的罢免,再次展示了韩国这个国家的抽象程度。李在明如果能够继任下届韩国总统,也算是为中韩关系保住了一线希望;但我们要切记,没必要对韩国和李在明过于重视,作为一个建立在美军基地上的国家,美国始终是韩国外交的第一要务,我们更没必要刻意示好,听其言、观其行,公事公办即可!

0 阅读:0
吳欣純

吳欣純

国际军事每日分享,感谢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