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写一些对这段历史(现在还没有变成历史)有益、有帮助、有思考的文章。
我的信心在于我经过三个角色:产业互联网研究者、媒体人、互联网医疗创业者。
01从信息不足到物资相对平等
2003年,我在北京经历了非典的全过程。
当时,疫情的消息也刚刚流传到社会上,缺乏权威信息发布,民间消息很乱。我在郊区出租房里辗转2个月方才回家。
为什么在外滞留这么久?核心的原因是信息流通渠道缺乏,造成了人们的过度恐慌。2003年我们的手机还不能上网,电话线拨号上网,也无非能够上上QQ、看看新浪,最多看一些论坛。
2020年,我还在北京,再度面对疫情,但我心安定,从未想过要离开小区。因为我每天都得到足够的信息披露,除了官方渠道,各种互联网企业纷纷上线了及时更新的抗疫专题、疫情地图、发热门诊地图、专题图集,还有无所不能的微博、微信群,使我们每天的信息都处于“过载”的状态,也让我们对周边的情况无比通透。
2003年大多人耳中只有钟南山院士这一个权威的声音;而2020,我们今天的信息平台为各个术业有专攻的专家都提供了与社会对接的信息发布渠道,一批新的偶像级专家出现了,比如深受欢迎的华山医院的张文宏教授,这些大咖天天打卡、时时出现,对安定人心帮助很大。
02物资采购,一个相对公平的世界
2003年,我背着四大瓶过氧乙酸和一袋子棉纱口罩出现在一位朋友家时,受到热烈欢迎,因为他无处购买。
那也是非典期间我们最后一次买到口罩和消毒液,此后在周围的药房都无货的情况下,这点儿物资伴随我一直到非典结束回到办公室。
2003年也没有淘宝、天猫、京东。
2020年,局面完全不同了。我不想强调口罩这个问题,因为口罩在这段时间内是绝对缺乏而不是相对缺乏,但是,我身边至少有50%的人,通过每天刷电商平台的方式,用涓流式的补充让自己有了一批基本的防疫物资;一两周后,我的朋友里一个口罩都没有的人已经不是特别多了(仅就我线上随机问的为限)。
最重要的是,大家面对的都是相对公平透明的购买机会。(很惭愧的是,我的确问过京东以及一些电商平台的朋友,问在他们企业是否能有内购口罩的机会。但他们告诉我,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是一样的,除了驻守办公室的同事可以每天领一只外,他们也没有什么“内购”。)
所以说,我们至少面对的是一个相对来说更公平的时代。
03医药电商,做难事,修正果
2003年的时候,没有to c的医药电商。而必须强调的是,2020年的时候,医药电商也不够发达,这是中国举世无双的电商行业里一个相对欠发达的特殊领域。
原因很多,比如医药企业对传统渠道的依赖;以及因为医药是特殊商品,合规成本很高,政策支撑不够等原因,医药这个品类一直属于电商里发展比较困难的困境领域。
由于在疫情爆发时出力甚多,现在很多评论人士都在说互联网医疗的春天即将到来。但真正的从业者没有那么乐观,我和京东健康的负责人辛利军交流过,也和PA好医生的内部人士交流过,他们的看法是——新冠疫情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教育机会,但互联网健康平台真正能和传统医疗体系的服务水平、覆盖范围接近,还要5-10年。
为什么这么难?我们选一个小切口,比如电商购药,来看看里面的逻辑。
都说,医药电商在当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我基本同意,至少看过去——有几个大背景已经成熟了——主流医疗资源的入住,平台模式的闭环相对形成,“医”和“药”和“医保”几个要素相对打通了。
但是,这样就春天了么?不是,我至少看到了几类问题:
第一个问题,用户对互联网电商平台的药还不够放心,特别是中老年人;
第二个问题,电商平台相对于药企,没有议价权,也就没有价格优势,而电商一向是以价格和物流两方面优势来获取客户的;
第三个问题,和一些体制性问题对接的不好,比如慢病用药,如果要符合医保的条件一次只能开两周的,但如果是这样,患者来你平台又有何意义?
然而,突然,一夜之间,这些问题不存在了。
1.信用问题不存在了,京东(乃至整个中国互联网/电商界)在支援一线中表现亮眼,钟南山院士亲笔致谢,社会好评如注,美誉度提升了;
2.医保规则有所优化,特别是对慢病用药尺度放宽了;
3.传统药企的物流大面积迟滞,京东的超级物流系统起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这一切以外,我还想强调一个因素,就是责任担当的问题。我们明显看出来,一些企业在效率、在责任心上、在对细节的关注上,颗粒度、到达能力都很好的体现了互联网企业的特点,与官方的施策形成了互补。
怎么互补?我在这里想讲一个慢病用药的问题。
中国的患者,在平时开这些大多是医保覆盖的慢病用药时,并不太方便。拿我所在的城市来说,这类药医生一般只开到2周,有时候遇到好说话的医生,让你拿一个月的药就很好了。当然,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最近连续出台了放宽慢病患者拿常用药的尺度,应该说,这是德政。
然而,在武汉,在医疗体系已经被新冠疫情冲击的七零八落的武汉,这个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
从对武汉的疫情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隐患:
第一,武汉的许多三甲医院都已经停止日常门诊,全力抗击疫情;
第二,即使社区医院没有停止门诊,但如果设有发热门诊,普通人等闲不敢去;
第三,由于物流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很多可以通过社会药店补充的患者,发现药店停业了、缺药了;
这次疫情虽然急如星火,但绝对死亡率并不高。相反,在中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
京东大药房驰援武汉的团队,可能是国内互联网界第一个意识到“慢病药荒”这个问题可能已经出现苗头的团队。当然,他们的应对也很快,为了纾解湖北地区慢病患者由于买药难而面临的断药困境,2月10日中午就上线了面向湖北地区的“慢性病患者断药求助登记”平台。
为什么是登记平台,而不是直接买药呢?请往下看——
京东的一个员工说:“真是没有想到,这个平台上线一天就有5000多人求助,什么样的病人都有,糖尿病那都不算什么,有好多好多特别严重的,有肺癌晚期的、有红斑狼疮的、有婴儿痉挛症的、有癫痫的、有抑郁症的、有精神分裂的……现在看来,这个问题不是我们一家撑的住的……”
于是,京东主动发起号召,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和湖北省内一些有产能、库存、属地优势的药企、医药流通企业合作,意在替政府分忧,也避免造成因为慢病药荒带来的“次生灾害”。
我举这个例子除了想赞许京东的责任心之外,我想强调是,这次疫情拆开了许多群体之间相互不了解、不信赖的“信任壁垒”,倒逼他们交流、合作……而只要这次成了战友,以后就可以一直并肩作战了啊。
另外也要说的是,即使是没有购药刚需的健康人,在疫情时期也成了医药电商的受益者。在特殊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方便’变成了‘安全’,医药电商的非接触式、零接触式购药方式,极大的缓解了人们的焦虑;传统的线下药店备货有限,经常出现热门药品断供的现象。但是在京东健康大药房这种平台,你实际上对接的是全国的货源,这就极大的提升了需求匹配的满足能力。
当然,这么做是有代价的,因为成本肯定高于平时。比如,京东健康旗下的京东大药房,是国内最大的药品零售渠道,与国内外众多知名药企直接开展合作,药品种类齐全,特殊时期保障药品供应并承诺不涨价,还调集了海量的医师、药师提供复诊续方和用药咨询的服务。
投入大,成本高,却不涨价——就是为了让人知道,我们是可以信赖的。
04互联网医院迎来了新的机会
互联网医疗的在线问诊环节,因为无法直接接触患者,必须结合线下首诊等方式,导致人们对于其应用范围有限,且市场教育成本很高。
有人认为可以通过查询资料来自诊,其实大多数自诊只是自误而已。
美国一家权威医疗期刊的刊登了一篇文章——研究者在维基百科上找到了10个高频常见病,如冠心病、肺癌、重度抑郁症、脑震荡、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将这些词条中的论断与基于研究证据、经过同行评议的专业医学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这10个词条内容中,每一篇都存在至少一个缺少文献证据支持的论述观点。其中有9篇维基百科词条内容与现有文献证据存在显著不同。
接下来看两个案例,是我本人在最近遇到的。
第一个是一位女士,在1月22日前后因为耳朵不适,出现一过性低烧等问题。在疫情加速传播期,或许是因为情绪紧张,她的耳朵情况变得更为严重。
这时候,她面临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去北京一家声名遐迩的以耳鼻喉闻名的医院去看门诊。
令她感到的担忧的是,这家医院是综合性医院、门诊量很大、且设有发热门诊,而非常令她敏感的一条消息是,该院已经派出了规模近20人的专家组参与武汉防疫,且可能存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轮换。这对医院来说当然是一种荣誉和责任,但对于就医者未必不是一种压力——特别是无症状传染者这种形态已经被证明的时候。
伴随着耳部不适的,还有家里住有老人、易感群体的现实。
她到处给朋友发微信,想“找个耳鼻喉科专家打个电话”,后来也联系了我。我告诉她,这时候给你找个愿意以私人身份接电话的医生并不容易,何不试试在线问诊平台。
她立刻下载了相关app,并且约到了一个耳鼻喉科的副主任。在详细了解了她的病程后,医生给出了很具体的意见:“从常规的角度说是应该去医院检查,但考虑到非常时期谨慎从事的原则,加上你已经使用抗生素两天,目前正是抗生素将要发挥作用的时间,建议再观察24-48小时,如没有改善或加重再就医。”
她的情绪立刻平复了几分,事实证明,不到48小时后,她的症状就出现了很大的缓解,不用去医院了,一次暴露在新型肺炎病毒可能高度活跃的场所的“危机”被消弭于无形。
另一位去京东互联网医院求助的患者的情况则危险的多——他连续发热37.5,一直咳嗽;且在武汉工作,并且此前已经因为相关症状去了“高危地带”发热门诊。
按照患者自行搜索的各类网上健康建议,他这种情况属于应该立刻去医院就诊的案例。但是,现实中发热门诊的爆满、交叉感染的存在,以及自己症状的较轻微,又使得他充满了犹豫。
这一次,他联络的是京东的互联网医院。一进入诊疗环节,医生就给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1、是否有发热(超过37.3°C),体温多少,能自己退烧吗
2、近期是否有咳嗽(干咳为主)服药后无缓解
3、近期是否有乏力,四肢酸痛,发热超过一周
4、是否有呼吸困难
5、近14天内是否接触过武汉地区或者身边有症状者
6、近期是否食用过野味
7、近期是否有到医院检查(可上传检查结果)
在一一回答了这些问题后,医生根据他的体温不高、发热不持续,没有呼吸困难和乏力等症状,非常细致了询问了正在使用的药物等情况,给出了换一到两种药物,再自我居家观察隔离数日的建议。
之所以在这里不厌其烦的讲两个非常小的案例,是希望读者有一个认知,那就是医生是一个专业门槛非常高的职业,他做出的每一个判断都基于此前大量的经验积累,而这种积累是结合大量的循症实践而产生的。
所以,在我们看来,不能够面诊、只能以图文或语音方式问诊的互联网医院模式,有自己存在的巨大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在“互联网上自己搜索医疗知识”和“在互联网上向专业医生问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有经验的医生在诊断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仍然会根据经验轻松的推翻那些“我认为一定是这样的”的答案。
早期的互联网轻问诊模式,没有真正的好医生。然而,随着互联网医疗的步伐不断加快,大量的主流医务人员开始以此作为多点执业平台,我手里的一份资料显示,仅仅京东互联网医院一个平台,就有超过3万名可以在线为患者提供问诊服务的医生,这些医生来自全国32个省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其中有62%来自三甲医院,有80%医生是主治级别以上。
恰好,目前的疫情恰好是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紧密配合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价值的良机,也是一个互联网医疗证实自身价值,为社会提供良性增量服务的好机会。
我绝不相信这次疫情中用过在线问诊的人能有超过50%的留存为长期活跃用户,但只要有20%的发生了转化,中国互联网医疗的下一个窗口期就打开了。
05给主管部门提点建议
在这些天的煎熬中,我已经不止一次为成千上万的患者恐慌式的涌入武汉,诊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的发热门诊的状况感到深深的焦虑。
我经常在想,如果这些带有恐慌式、预防式就医的患者中能够有50%在就医前就得到在线医生的咨询和轻问诊,又有50%可以在得到处方后通过非接触式的方式得到药品,那么将对缓解一线的医疗压力,降低交叉感染起到多么巨大的作用。
特别是像京东这类有着很强的AI、大数据能力的互联网医疗综合体,除了在线问诊、送药上门之外,还可以凭借相关的诊疗行为,将一部分相关信息实现数字化、在线化、可交叉分析化,从而利用AI等技术进行各种流行病学的研究,已经为一线的医疗提供数据支持。
事实证明,大的系统性机会也可能因为偶然性事件出现,对于正在爬坡期的中国互联网医疗和医药数字化电商平台来说,这一窗口期已然出现,接下来我们应该饱含信心的期待其表现。
在此作为一个行业观察者,笔者向相关的主管部门献上几个小小的建议:
1解决情严重地区的医疗资源不足,不仅仅可以通过调派医疗队这样的传统方式,也可以引入互联网医疗平台、互联网医疗团队,这将在前期的病情筛查、轻症或疑似者的咨询、心理疏导、就医期间的咨询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在流行病学调查、医疗观察、人口流动过程中,充分运用互联网条件,建立观察档案,做到让疫情数字化可被洞察;3在药品等关键物资调用,非肺炎患者特别是慢病、复诊患者等药物供应商,一线防疫等资源调配上,引入更多的成熟电商、物流、互联网企业的经验。
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互联网创新的唯二强国,我们完全应该期待新技术和新模式,在这种重大公众事件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