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为什么不选李世民当太子?

史说新读 2023-10-24 10:32:10

如果问谁是历史上最让人看不起的开国君主,李渊绝对会高票当选,不说他身为开国皇帝却被儿子逼得退位,就连晋阳谁开得第一枪,儿子都能与老子争一番,这样的皇帝历史上也没谁了。

李世民确实够英明神武,但实际上李渊也不是无能之辈,能生出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这三兄弟以及平阳公主这样的巾帼女杰,就不能将他简单地归为嗜酒好色、昏庸老迈一类。

李渊年轻时也确实风光过,20岁雀屏中选,也就是在150步外射中屏风上孔雀的眼睛,抱得美人归,李世民无双的箭法就是得他真传,后来又历任荥阳、楼烦二郡太守,特别是大业十二年与突厥一役中,以六千步兵大败两万突厥骑兵,更是彰显了其不俗的军事才能。

还有起兵之初,面对四面受敌的环境,李渊一方面在没有太卑躬屈膝的前提下,不卑不亢的与突厥达成了合作,另一方面又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迅速拿下了关中,并取得了当地豪族的支持,使李唐成为最有天子相的一支军事力量。

而李渊最厉害之处还是他的隐忍以及老谋深算,毕竟能够在喜欢滥杀无辜、神经质杨广的猜忌下能够苟了十好几年,最后还能一路晃晃悠悠的混到了太原这么个军事重地担任留守,就足见这只老狐狸的情商功力。

然而,他最让人看不懂的一点就是没有立次子李世民为太子,最终酿成了玄武门之变,骨肉相残,自己也荣升太上皇,只能以造子为乐。

可能有人会说,那是因为李建成是嫡长子,自然不会有李世民啥事。

诚然古代立嫡以长,但也不是绝对的,毕竟还要立嫡以贤一说。后来的睿宗李旦就没有立长子李成器为嗣,而是立了在唐隆政变中立有大功的李隆基为太子,这里面虽然有李成器礼让的成分,但谁也不能否认还是李隆基更“贤”起了关键作用。

而李建成虽然不是像秦二世这样鹿马不分的纨绔子弟,但比起长期转战各地,驰骋沙场、深入民间接触下层的李世民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所以这种说法是不通的。

那么李渊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死抱着李建成不放,并不遗余力的打压李世民呢?

小编以为,这也不能完全怪李渊,是你也不会选李世民。

为什么?因为在李渊眼里,李世民和他曾经的表弟,同为皇次子的杨广实在是太像太像了。

现在一说起隋炀帝,不是夸的太狠,说他建东都,开运河,千古一帝,就是批的一无是处,说他刚愎自用,穷兵黩武,残暴不仁,整个一商纣王。实际上杨广确实有两面,征伐高丽之前是一面,征高丽之后又是另一个德行。

杨广年轻的时候两征南方,攻灭陈朝,北击突厥,虽然都是挂名,具体的仗都是手下打得,但毕竟也是名义上的主帅,这功劳还是要算到他头上的,这也是他能够通过讨好自己的母亲独孤后和父皇杨坚,成功上位的原因之一,毕竟谁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刚毅果敢一点的儿子和懂点军事的后嗣之君。

在这一点上,李世民和杨广是很相似的,而且他们都还有一个文治能力不差,军事上稍弱的长兄。

李渊也并不傻,自然知道二儿子更强,但在他心目中,经历了隋末乱世后的大唐,最需要的不是打打杀杀,而是像汉初文景那样与民生息、发展经济、恢复人口,在这样的大方向下,一个老成持重的继承人才是首选。

当年杨广的半瓶子醋,这破坏力都能恐怖如斯,更不用说如果换成自己家这个,不但能打还爱打,还总喜欢冲锋陷阵身先士卒的崽,那还不得闹到凌霄宝殿将天捅个窟窿才行,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唐二世可期。

反观大儿子李建成,虽然没有二儿子那么风光无限,但也是允文允武,晋阳起兵时与李世民各自带兵两路齐发攻取长安,之后长期协助处理政事,多次防御突厥的入侵,之后还有平定山东,剿灭刘黑闼,表现得也不错。

在这种情况下,李渊自然不会选择更能折腾的次子。

更何况,李渊还有一层忌讳,如果长子继位,自己的几个儿子可能都能善终,但如果次子上位,以李世民的性格,李建成和李元吉这对兄弟怕是很难保全,事实也证明李渊没有看错,李建成能够不听魏征和李元吉的建议,抢先刺杀李世民,说明他心中还念着兄弟之情,而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对几个亲侄子可是毫不犹豫的举起了屠刀。

历史上很多的君主其实都不会挑一个战斗力非常彪悍的儿子作为继承人,就犹如朱元璋不会选朱棣,朱棣不会选朱高煦一样的道理。

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选?

所以,李渊的选择并没有错,李世民太能折腾了,就像不久前的杨广。

但他最大的问题在于,作为一名拥有顶级官僚素质的人,他总觉得大多数事都是可以放在台面上,通过讲道理来解决的,实在解决不了,就是桌子底下搞点小动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能够另辟蹊径,直接掀了桌子,将钢刀架在了自己老爹的脖子上。

他完全低估了皇权对人心的吸引力,即便在同袍兄弟面前。从这一点上来说,李渊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3 阅读:285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