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清水河县驻军情况

小西水历史 2025-04-02 11:42:43
1912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任命二十师师长张绍曾为绥远将军,张率该师1个混成营到绥就职。1913年2月,因外蒙古军队南下,张绍曾与阎锡山呈准中华民国政府,设晋北西路、中路,东路司令,分路设防。其西路司令为晋军师长孔庚,由旅长刘廷森,团长张培梅率步兵团及骑兵、炮兵驻守包头以西,团长赵守钰率步兵团驻守包头。另派骑兵游击团团长谭涌发率步兵营、骑兵营驻防大佘太一带。中路司令为朱泮藻,驻归化城,上述第一、第二旅归其统辖。第一旅旅长孟效曾率步兵一团(团长刘虎臣)和骑兵一团(团长赵克慎)分驻清水河、托克托等地。 1927年10月,晋奉两军开战,驻绥晋军全部撤回山西,奉军骑兵师长郭喜鹏率两个骑兵团到绥就任都统。同时,奉军第三十一军郑泽生部亦到绥,并由绥南下进攻河曲、偏关两县,失利后,于次年春,分驻清水河、和林格尔两县达5个月之久。奉军在清水河地区驻防时,官兵甚为蛮横,随意敲诈勒索商民,警察、宪兵亦无可奈何。三十一军在清水河以征发给养为名,任意掠取民利,致十室九空。 1937年,国民党东北军所属骑二军千余人驻扎清水河县,军长为何柱国,副军长为郭喜鹏,有特务营、通讯营、军法处,后勤处等。部队编有一、二、三团,曾是新收编的土匪部队。 1938年2月,日军侵占清水河县城后,在县内驻军,并先后在石璧桥、喇嘛湾、榆树湾、石畔、畔峁子、曹家塔、栅梢墕、土山子、前大井、阳湾子、暖泉、北堡、王庄窝、韭菜庄、三道沟、石湾子、杨家窑、五良太等处设立日据点达18处之多,兵员时增时减。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警备六团、六支队、一二〇师三五八旅、宋支队等后在县境驻防,抗击日军。 解放战争时期,有偏清支队、绥蒙军区独立二十二师二团、三团、四团和骑兵团等,常活动于县境,消灭来犯之敌和出击敌占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县内驻有国民党杂牌军郭长青部骑兵团400余人;清水河县国民党县长孙玉章的战工队3个团,400余人,驻城西和城北;马占山的骑兵团400余人,驻小庙子;偏清支队200余人,驻城南平顶山一带,城内日伪军不足300人。
0 阅读:163
小西水历史

小西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