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历史上的自然灾害
小西水历史
2025-04-12 11:40:41
汉元帝永光五年(前39年)河决清河郡灵县呜犊口。
汉成帝鸿嘉四年(前17年)秋黄河决,渤海、清河、信都河水溢,水淹31县,损官亭民舍4万余所。
新莽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决口于魏郡,清河郡县受灾。
汉安帝永和四年(139年)清河郡县蝗虫为灾。
三国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九月霪雨,冀、兖、徐、豫4州大水,清河受灾。
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七月大水,庄稼被淹,房屋有倒塌,人有死亡。
北齐天保八年(557年)发生蝗、涝灾害。
天保九年夏河北大蝗,七月司州广平、清河郡县大旱。
河清三年(564年)山东大水,饿死者不可胜计,河北境内司州之东郡阳平、清河等水涝最重。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清河(今清凉江)溢,清河县受灾。
开宝四年(971年)清河滥,漂溺民舍数百间。
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恩州河(黄河)决。
元丰五年(1082年)御河决,水至恩州(今清河县旧城)。
元符三年(1100年)恩州地震。
宣和元年(1119年)河决清河堤。
宣和三年恩州河决清河堤。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清河大旱,赈米2万石。
至元十八年霪雨害稼。
至元十九年蝗虫遮天蔽日达7天之久,禾稼俱尽。
至元二十年霪雨为灾。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平阴河决达清河,伤禾稼j坏民舍。
明永乐四年(1406年)临清至渡口驿,卫运河7处决口。
成化十六年(1480年)卫运河泛滥入清河,居民房屋漂溺几尽,死者甚众。
弘治六年(1493年)蝗虫遮天蔽日伤禾稼。
弘治十五年九月地震有声,坏民舍。
嘉靖三年(1524年)二月至五月不雨,秋夏发生蝗灾。
嘉靖九年卫运河决自白庙口,泛清河,又逢暴雨,运河舟楫通于城门外,漂民舍,有系婴儿于树上者。
嘉靖十年大饥,粮食每升达到170钱。
嘉靖十七年卫运河决,泛清河。
嘉靖二十三年卫运河复决,清河水尤大。
嘉靖三十九年三至八月不雨,遍地生蝗虫,是年升粟至百钱。民采草木根叶而食,多饿死者。
嘉靖四十一年卫运河决,泛清河,四月大风三日霾,民行者迷居,甚怖。
隆庆四年(1570年)六月卫运河决,泛清河,田庐悉漂没。
隆庆五年冬,著物为冰,坟起尺余,树皮迸裂,鸟兽多冻死。
万历十三年,(1585年)十二月至五月不雨。
万历三十年春,三月至六月不雨。
万历三十年七月卫运河决,洪河、莲花池一带田舍淹没,大水直抵城下。
万历三十年清河蝗虫为灾。
万历四十一年霪雨为灾,城垣坍塌。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地震。
崇祯十三年(1640年)四月至七月不雨,大旱,六月漕河涸,冬大饥,初食树叶、木皮,后父子骨肉相食。
崇祯十四年春大疫,贫困农户和比较富裕之家皆积尸枕藉,五月飞蝗陡至,饥民取以代食。
清顺治十年(1653年),卫河决,洪河等村尽淹,可通舟楫。
顺治十三年,卫运河又决,淹没更甚,陆地行舟。
顺治十五年蝗虫为灾,伤禾稼。
顺治十七年雨雹灾。
康熙三年(1664年)四月二十一日夜,风霜并作,禾苗冻死过半。
康熙七年六月地震二次,房屋倒塌。
康熙十六年飞蝗蔽日。
康熙十六年风霪阴雾40余天。
康熙五十九年清河河决,大饥。
雍正十一年(1733年)霪雨为灾。
乾隆二年(1737年)卫运河决尖庄,禾稼淹没。
乾隆四年卫运河在尖庄复决。
乾隆八年夏旱,大饥。
乾隆四十四年六月卫运河决,清河被水,民宅行舟。
乾隆五十九年河决大饥。
嘉庆十八年(1813年)岁大饥。
道光元年(1821年)河决,大疫。
道光三年河决,平地水深丈余。
道光十年(闰)四月二十二日地震有声。
道光十四年卫运河决,坏民庐甚重。
咸丰七年(1857年)蝗灾大饥。
同治元年(1862年),多瘟病。
同治四年正月十三日,清河大雪震雷,夏大旱无禾。
同治七年河决伤禾稼。
同治八年大旱。
同治九年六月大雨,房屋倾颓无数。七月卫运河决伤禾稼。
同治十年八月霪雨7日。
光绪三年(1877年)岁大旱,人多饿死。
光绪四年大旱。
光绪八年地震。
光绪九年八月狂风暴雨,禾稼尽伤,卫运河3处决口泛清河。
光绪十八年河决成灾,尽成泽国。
光绪二十六年酷旱至七月始雨。大饥。
民国9年(1920年)春夏大旱,田禾未得播种。人民饥饿死亡外逃者甚多。
民国十五年大风雨、破房屋、拔大树。卫河决,多数村庄受水患。
民国17年虫害禾稼,继又粘虫成灾。
民国21年大雨灾。
1939年7月17日,日军趁卫运河涨水之机,扒堤决口造成水灾。全县200多个村庄,33万余亩庄稼被淹 。
1940年,卫运河决临清铁窗户,清河被水成灾。
1943年,春夏大旱,8月中旬发生大面积蝗虫,遮天蔽日。从9月19日开始,连降7天大雨,房倒屋漏,大面积农田沥涝。是年10月霍乱病流行,群众病死、饿死不计其数。
1944年4月,地震有声。5月发生蝗虫,受灾面积30余万亩。
1944年4月,卫运河决,受灾。
1949年,遭受特大冰雹和涝灾,农作物受害面积74660亩。
1954年5月8日至22日阴雨为患,农作物被淹没10.64万亩,房屋有倒塌,砸死砸伤耕牛5头。
1955年8月12日起,暴雨成灾,全县11.01万亩耕地被淹。
1956年8月7日,卫运河在临清尖庄决口,8月13日清凉江在威县牛寨决口,两处洪水将清河变为泽国,洪河一带水深4米,坝营一带水深2米,其他地区1~3米,242个村庄被淹,淹地486399亩,3.9万户受灾,死亡12人,受伤32人倒塌房屋20735间,淹死牲口15头。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