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斗之谜
在清朝末年,江南水乡有个名叫柳河的小镇,镇上有个手艺高超的木匠,名叫李三柱。
这李三柱不仅木工活儿做得好,为人也忠厚老实,是镇上有名的热心肠。
三年前,为了给家里多挣些银两,李三柱接了个远活儿,去了京城给一个大户人家打造家具,这一去便是整整三年。
这日,李三柱终于完成了活儿,带着满满当当的银两和一颗思乡的心,踏上了归途。
一路上,他想着家中的娇妻翠花,心中充满了期待。
翠花是他青梅竹马的恋人,两人感情深厚,结婚这些年一直恩爱有加。
回到柳河时,已是黄昏时分。
李三柱远远地望见自家那熟悉的篱笆小院,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快步走上前,推开半掩的木门,只见翠花正坐在堂屋里,手里拿着针线,低头缝补着衣裳。
听见门响,翠花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化作两行热泪。
“三柱,你可算回来了!”翠花边说边放下手中的针线,快步迎了上来,一把抱住李三柱,泪水打湿了他的衣襟。
李三柱也紧紧抱住翠花,感受着妻子熟悉的体温,心中五味杂陈。
他抚摸着翠花的头发,轻声安慰道:“翠花,别哭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嘛。”
两人相拥了许久,才渐渐平静下来。
李三柱放下行李,洗净了脸和手,翠花便端来了热腾腾的饭菜。
两人围坐在桌旁,边吃边聊,诉说着这三年来的思念和各自的经历。
然而,李三柱很快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翠花总会悄悄起床,去院子里上厕所。
起初,李三柱以为翠花是白天累着了,晚上睡不好,可一连几晚都是如此,他便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这天晚上,李三柱假装睡着,等翠花又悄悄起床时,他悄悄跟了出去。
只见翠花蹑手蹑脚地走到院子里,借着微弱的月光,李三柱看见她竟然尿在了院子里的一棵老槐树下。
李三柱心中一惊,这翠花平日里可是个讲究人,怎么会做出这等事来?
他强忍住心中的疑惑,等翠花回屋后,悄悄起床来到院子里,借着月光仔细查看那棵老槐树。
只见树干上隐隐约约有些奇怪的纹路,像是被人刻上去的。
李三柱心中更加疑惑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李三柱假装什么也没发生,和翠花像往常一样过着日子。
但他心里始终惦记着这事儿,决定暗中调查清楚。
这天晚上,等翠花又悄悄起床去院子里时,李三柱悄悄跟了上去,这次他手里多了个东西——他的墨斗。
这墨斗可是木匠的宝贝,不仅能用来画线,还能辟邪驱鬼。
李三柱心想,万一这事儿真有什么邪乎的地方,这墨斗或许能派上用场。
他躲在暗处,只见翠花又走到那棵老槐树下,刚要蹲下,李三柱突然冲了出来,大喊一声:“翠花,你这是在干啥?”
翠花被这一声大喊吓得一哆嗦,连忙转身,见是李三柱,脸色变得煞白:“三柱,你……你怎么在这儿?”
李三柱紧皱眉头,盯着翠花道:“翠花,你老实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为何夜夜尿在这棵老槐树下?”
翠花见李三柱神色严肃,知道这事儿再也瞒不下去了,便哭着道出了实情。
原来,这棵老槐树下面埋着一个冤魂,三年前李三柱刚离家不久,镇上就来了个恶霸,看中了翠花的美貌,想要强占她。
翠花誓死不从,那恶霸便心生一计,趁夜深人静之时,将翠花绑到了这棵老槐树下,想要对她不轨。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恶霸突然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七窍流血而死。
翠花趁机挣脱了绳索,逃回了家。
但从此以后,她便开始夜夜尿床,而且每次都是在梦中梦到那棵老槐树和那个恶霸,仿佛被什么力量控制了一般。
李三柱听完翠花的讲述,心中怒火中烧,恨不得立刻去找那恶霸的鬼魂算账。
但他知道,这事儿不能鲁莽行事,得想个法子解决。
他安慰了翠花一番,让她先回屋休息,自己则拿着墨斗,在那棵老槐树上画起了符咒。
这符咒是他跟一个老道士学的,专门用来辟邪驱鬼。
画完符咒后,他又将墨斗挂在了门前的横梁上,以防万一。
这一夜,翠花果然没有再尿床。
但李三柱知道,这只是暂时的,那冤魂的怨念并未消散,若不彻底解决,这事儿还会再闹下去。
第二天,李三柱决定去镇上找那个老道士帮忙。
他打听到老道士住在镇西的一座破庙里,便带着礼物上门求教。
老道士听完李三柱的讲述后,捋了捋花白的胡子,沉吟片刻道:“这事儿棘手啊,那冤魂的怨念极深,若不超度,恐怕难以平息。”
李三柱连忙恳求老道士出手相助。
老道士叹了口气,道:“也罢,我便走一趟,帮你解决这事儿。”
于是,老道士跟着李三柱来到了家中。
他围着那棵老槐树转了一圈,口中念念有词,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张黄符,贴在了树干上。
接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铜铃,摇了起来。
随着铜铃的响声,只见那黄符无风自动,隐隐有火光闪烁。
就在这时,一阵阴风吹过,那冤魂的虚影缓缓浮现了出来。
它披头散发,面目狰狞,双眼直勾勾地盯着老道士和李三柱。
老道士毫不畏惧,大喝一声:“孽畜,还不速速离去,更待何时?”
那冤魂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似乎不愿离去。
老道士见状,手中的铜铃摇得更快了,那黄符上的火光也越来越旺。
终于,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炸响,那冤魂的虚影烟消云散,老槐树也轰然倒下。
李三柱和翠花见状,连忙上前感谢老道士。
老道士摆了摆手,道:“不必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只是那恶霸虽死,但他的家人仍在镇上,你们日后还需小心行事。”
李三柱和翠花连连点头,心中对老道士充满了感激。
他们送走了老道士后,将倒下的老槐树锯成了木柴,堆在了院子里。
从此以后,翠花再也没有尿过床,两人的生活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然而,这事儿虽然解决了,但在李三柱和翠花的心中,却留下了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他们时常会想起那个恶霸和那个冤魂,提醒自己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以防不测。
这就是李三柱外出三年回家,见妻子夜夜尿床,他将墨斗挂在门前的故事。
这事儿虽然离奇,但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间万物,皆有因果。
种下恶因,必结恶果;种下善因,自得善果。
咱们做人啊,还是得积德行善,方能心安理得。
且说那冤魂被老道士超度后,李三柱和翠花的日子总算是平静了下来。
但这事儿在镇上传得沸沸扬扬,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人说那恶霸是罪有应得,也有人说翠花是无辜受累,更有人议论起那老道士的神通广大。
李三柱和翠花对这些议论不以为意,他们知道,生活是自己的,过好自己的日子比啥都强。
两人白天一起下地干活儿,晚上围坐在煤油灯下,说着家长里短,偶尔也提起这事儿,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打算。
转眼间,秋天到了,金黄的稻田一片连着一片,沉甸甸的稻穗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
李三柱和翠花忙碌在田间地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天傍晚,两人收工回家,刚进门就见邻居王婶儿急匆匆地跑了过来,神色慌张地说道:“三柱啊,不好了,你家地头那块界碑被人给挪了!”
李三柱一听,心里咯噔一下。
他知道,这界碑可是大事儿,挪了界碑就意味着地界儿乱了,弄不好就得惹出纠纷来。
他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跟着王婶儿来到了地头。
果然,只见那块界碑被人给挪动了位置,李三柱家的地明显少了一块。
他仔细查看了一番,发现地上有新鲜的脚印,显然是有人刚来过不久。
李三柱心里明白,这事儿八成是那个恶霸的家人干的。
他们见恶霸死了,心中不服,便想着法子来找茬。
他强压住心头的怒火,对王婶儿说道:“王婶儿,谢谢你告诉我这事儿,你先回去吧,这事儿我自己能处理。”
王婶儿见李三柱神色镇定,知道他心里有数,便点了点头,转身离去了。
李三柱则返回家中,拿起了那把祖传的斧头,又悄悄将墨斗挂在了腰间。
他知道,这事儿不能硬碰硬,得智取。
夜幕降临,李三柱悄悄来到了地头,躲在暗处观察着动静。
果然,不一会儿就见几个人影鬼鬼祟祟地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家伙什儿,显然是来搞破坏的。
李三柱见状,心中冷笑一声,悄悄跟了上去。
只见那几个人影来到界碑前,刚要动手挪动,李三柱突然从暗处冲了出来,大喝一声:“住手!”
那几个人影被这一声大喝吓得一哆嗦,转身一看,见是李三柱,其中一个领头模样的人说道:“哼,李三柱,你回来的正好,你家那块地是我们家的,识相的赶紧让开,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李三柱一听,心中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他冷笑一声,说道:“哼,你说是你们家的就是你们家的?
有啥证据?
这界碑可是祖辈留下来的,想动它,没门儿!”
那领头的人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挥手招呼手下人道:“给我上,把这小子给我打趴下!”
李三柱早有准备,见他们动手,连忙从腰间抽出墨斗,将里面的墨线甩了出去。
只见那墨线在空中划过一道黑光,准确地缠在了那几个人的手腕上。
他们顿时觉得一股寒意袭来,手脚变得僵硬无比,动弹不得。
那领头的人见状,吓得脸色煞白,连连后退道:“你……你这是啥玩意儿?
咋这么邪乎?”
李三柱冷哼一声,说道:“哼,这是墨斗,专门用来辟邪驱鬼的。
你们这些人,做尽了坏事,还想来占便宜,真是痴心妄想!”
那几个人一听,吓得连连求饶,发誓以后再也不敢来找茬了。
李三柱见他们态度诚恳,便放了他们一马,警告他们以后若再敢胡来,决不轻饶。
这事儿传开后,镇上的人对李三柱更加佩服了。
他们都说李三柱不仅手艺好,人也聪明勇敢,是个难得的好汉。
而李三柱和翠花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成了镇上人人羡慕的一对儿。
转眼间,又是一年的春节。
李三柱和翠花忙着张罗年货,打扫房屋,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天晚上,两人围坐在火炉旁,烤着火,说着笑着,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李三柱心中一紧,连忙起身去开门。
只见门外站着一个人影,身上披着厚厚的斗篷,脸上遮着围巾,只露出一双眼睛。
李三柱心中疑惑,问道:“你是谁?
有啥事儿?”
那人影低声说道:“我是镇西老庙里的那个老道士,有点儿事儿想找你商量。”
李三柱一听是老道士,连忙将他请了进来。
老道士摘下围巾和斗篷,露出一张苍老而疲惫的脸。
他叹了口气,说道:“三柱啊,我这次来是想告诉你,那冤魂虽然被超度了,但它的怨念并未完全消散。
我最近夜观天象,发现有一股不祥之气正朝着咱们镇子逼来,恐怕会有大事发生啊。”
李三柱一听,心中顿时紧张起来。
他连忙问道:“那咋办?
老道士,你可得帮帮我啊。”
老道士沉吟片刻,说道:“这事儿棘手,但也不是没法子。
你得先准备好一些东西,咱们得做个法事儿,看看能不能将那不祥之气给化解掉。”
李三柱连连点头,表示愿意配合。
于是,老道士便告诉他需要准备的东西和做法事儿的步骤。
李三柱听完,记在心里,然后送走了老道士。
接下来的几天,李三柱忙着准备东西,翠花也全力支持他。
两人齐心协力,终于将所有东西都准备齐全了。
这天晚上,月黑风高,李三柱和翠花按照老道士的吩咐,来到了镇西的老庙里。
只见老道士已经等候多时了,他身穿道袍,手持法器,神色庄重而严肃。
在老道士的主持下,法事儿开始了。
只见他将法器在空中挥舞,口中念念有词,李三柱和翠花则按照他的吩咐,将准备好的东西一一摆放在指定的位置。
随着法事儿的进行,只见庙里突然刮起一阵阴风,吹得烛火摇摇欲坠。
李三柱和翠花心中紧张极了,紧紧握住彼此的手,相互鼓励着。
就在这时,只见那不祥之气突然凝聚成一团黑影,朝着他们扑来。
老道士见状,大喝一声,将法器猛地甩了出去,只见那法器在空中化作一道金光,准确地击中了那团黑影。
黑影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然后消散在夜空中。
老道士见状,松了一口气,说道:“好了,这事儿算是解决了。
但你们以后还得小心行事,毕竟这世间的邪恶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李三柱和翠花连连点头,对老道士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他们知道,这次能够化险为夷,多亏了老道士的出手相助。
从此以后,李三柱和翠花更加珍惜彼此的感情,也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他们知道,生活虽然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只要两人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这事儿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在李三柱和翠花的心中,却留下了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他们时常会想起那个恶霸、那个冤魂、那个老道士,还有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
这些记忆不仅让他们更加坚强勇敢,也让他们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
而柳河小镇也依旧宁静祥和,仿佛那段往事从未发生过一样。
人们依旧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偶尔提起那段往事,也只是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一笑而过。
毕竟,生活还得继续,人们总得往前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