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陈诚病逝,三条遗嘱被公布出来,周恩来:辞修是爱国的人

老高看历史 2024-09-15 18:58:50

1965年,陈诚病逝,三条遗嘱被公布出来,周恩来赞许他是一位爱国的军人。这位曾与蒋介石亲如手足的嫡系元老,为何在临终前会留下如此遗嘱?他的一生又经历了怎样的传奇际遇?周恩来为何会如此高度评价他?

一、国民党内"第二号人物"的崛起

清末年间,陈诚出生于浙江一个书香世家,家境虽然贫寒,但父亲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从小陈诚就怀揣报国之志,勤奋好学,先后考入丽水中学及师范学校深造。1918年,陈诚高中毕业后远赴湖北考取保定军官学校,开启了他日后戎马生涯的崭新篇章。

入校不久,陈诚便因勤奋用功而备受蒋介石赏识。一次偶然的相遇,让蒋介石对这名默默无闻的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一个午夜时分,蒋介石前来查夜,发现陈诚灯火通明,专注阅读孙中山的著作,蒋介石从中看到了陈诚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次日,蒋介石当众表扬陈诚,并任命他为炮兵队长。

北伐战争爆发后,陈诚跟随蒋介石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淞沪会战时,陈诚所率领的部队突遭重创,几乎全军覆没,仅剩300余人。面对如此绝境,陈诚亲自指挥,临危不惧,率残部奋勇杀出重围,最终扭转了战局。这次惊心动魄的战役,使蒋介石进一步看重了陈诚的指挥才能。

随着北伐阻力渐除,陈诚也步步高升。蒋介石视他为知己,委以重任,不久陈诚就成为国民党将领中的佼佼者,人称"小委员长"。作为蒋介石的心腹嫡系,他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仅次于蒋介石本人,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二、蒋介石与陈诚的"亲疏关系"

蒋介石与陈诚的关系可谓亲疏参半。一方面,二人都是浙江人,陈诚更是蒋介石最为亲信的嫡系。1937年,陈诚为了进一步巩固与蒋介石的关系,迎娶了宋美龄一手扶植的干女儿,使两人的关系由师生朋友,变为了亲家翁婿。

另一方面,蒋陈两人也曾因一些事件而几乎决裂。最为出名的当属邓演达之事。西安事变时,邓演达曾力主释放被扣押的蒋介石。然而事后,蒋介石仍下令处决邓演达,此事曾令陈诚愤而写下辞职书。原因在于早在1923年,陈诚刚参加革命时,邓演达曾不远千里将他从战火中救出,两人自此结下了生死之交。眼见老友遭遇不佳,陈诚曾数次为邓演达求情,但皆被蒋介石婉拒。

陈诚对蒋介石的忠心可谓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首先是出于对革命事业的追求,陈诚作为黄埔军校的学生,自然将蒋介石视为革命导师。其次是出于亲情因素,蒋陈两人结亲家后,关系更加密切。再次是出于功利,作为国民党的第二号人物,陈诚在蒋介石的维护下,权力地位自然得以彰显。

尽管陈诚在某些事件上会与蒋介石产生分歧,但基于上述种种原因,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服从。事实上,在很多重大决策上,陈诚常扮演"背锅侠"的角色,为蒋介石遮风挡雨。这也是他能长期立足于蒋介石身边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便在1949年蒋陈相继撤退台湾后,二人的关系也未曾完全破裂。直到西安事变中年,陈诚仍是蒋介石最为信赖的左右手,两人的命运可谓早已相系。尽管台湾方面对陈诚临终前的遗嘱持有质疑,但其一生忠于蒋介石、操持军国大事的事实,却是无人能否认的。

三、抗日名将的卓越战绩

作为陆军一级上将,陈诚在抗日战争期间屡建奇功,可谓国民革命军中的一员猛将。

1937年8月,日军发动武力侵华,陆续占领沿海城市。时任第18军军长的陈诚,奉命率部前往上海参战。在随后的淞沪会战中,陈诚指挥有方,临机应变,其所部数度击溃日军进攻。尽管最终形势遭遇重围,但陈诚的顽强抵抗却也大大延缓了日军进程,为国军赢得了宝贵时间。

淞沪会战结束后,陈诚被调任第五战区副司令,协助率领武汉会战。当时东线形势危急,国军节节败退。陈诚上任后,凭借过硬的指挥素养,令防线暂时得以稳固。在武汉会战期间,陈诚屡次亲自冲锋陷阵,鼓舞将士士气,其英勇指挥多次使重围国军化险为夷。

武汉沦陷后,陈诚奉命前往四川成都,出任西南战区副总指挥,负责后方国军的整编统帅工作。由于时局艰难,军粮财赋殆尽,国军几近瘫痪,前线大势已去。陈诚在这一时期发挥了出色的组织统帅才能,维系军心,为最终胜利东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整个抗战期间,陈诚有着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尽管终因形势所迫而不得不放弃武汉等重镇,但他屡建奇功,为国军抗击日伪夺取了宝贵时间。其勇猛统帅风范,实至名归地成为国民革命军中的一员名将。在随后的战火硝烟中,陈诚更是屡立勋绩,为最终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国共和解陈诚扮演关键角色

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再度爆发。面对战火重燃,陈诚倍感无奈,认为双方应当罢休干戈,通过和平谈判化解分歧。基于这一想法,他开始在两党之间扮演重要的斡旋者角色。

1945年10月,陈诚力主国民政府与中共达成重庆谈判,期望通过停战协议迅速结束内战。在谈判过程中,陈诚屡次两地奔走,为国共和解进程坚持不懈地努力着。最终,双方于同年10月达成协议,实现短暂的止火。

然而和平的曙光并未持续太久。1946年年中,国共内战再度全面爆发,陈诚深感无奈。为了不使事态彻底恶化,他开始设法说服蒋介石最终接受和平方案。不过,蒋介石对于中共的防范心理根深蒂固,始终无法真正开诚相见。

尽管屡屡碰壁,陈诚并未就此放弃。1948年8月,他秘密会见周恩来于上海,就结束内战、实现和平统一深入交换意见。据说,双方曾商定,中国大陆将由中共长期统治,台湾则归国民党治理,最终以和平方式统一中国。这番设想虽然未能付诸实施,但足见当时陈诚已意识到了国共合作、和平统一的重要性。

可惜,随着战事渐趋白热化,双方立场日渐对立,根本无法就统一问题达成共识。即便是后来的统一战线,也仅仅是权宜之计,并未能最终化解矛盾。1949年,国民政府不得不撤退台湾,留下了这段纷争不休的阴霾。

尽管陈诚的斡旋最终未能如愿,但其为国共和解努力付出的诚心,却是无庸置疑的。正是出于对国家和平统一的热望,他才不遗余力地为此做出了种种努力。这一点,也正是他后来获得周恩来高度认可的原因所在。

五、临终遗嘱引发争议

1965年10月18日,陈诚在台北病逝,享年78岁。随后,一份写于1964年的遗嘱被公布出来,立即在两岸三地引发了轩然大波。

该遗嘱共分为三条。第一条呼吁在陈诚逝世后,要以革命精神办理丧事,不摆放灵位,不祭奠,不穿孝服。第二条表达了他渴望"祖国统一,人民幸福"的愿望。第三条则提到要将他的骨灰撒向祖国大陆。

这三条遗嘱公诸于世,立即在台湾引发了极大争议。反对者认为,陈诚身为国民党元老,却公开表态支持"统一大陆",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更有甚者,指责陈诚的做法"辱没祖宗",是对蒋家王朝的彻底背叛。

不过,也有人力挺陈诚的想法。他们认为,陈诚只是出于爱国热忱,希望国家和人民能够团结统一、共赴太平,并无其他企图。作为军人,陈诚一生为国效力,理应受到肯定而非指责。

面对舆论哗然,当时的中共领导人周恩来亲自为陈诚正名。他说:"陈诚先生是个爱国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最后的遗愿。"周恩来甚至在电视上转播了陈诚临终前抚慰台籍部队的话语,以此证明陈诚并未"背叛"国民党。

争议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渐渐平息下来。不过遗嘱的内容,至今仍然是历史学家探讨的重点。究竟陈诚为何会留下这样的遗言?他是出于何种动机?这背后又透露出怎样的历史深意?这一系列问题,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有评论认为,陈诚在晚年已意识到,国共长期对峙无异于自绝于民心。作为曾亲身参与和平谈判的人物,陈诚对于实现和平统一的热望,自然会在临终时表达出来。当然,至于他的遗嘱会否最终实现,那就要看时间的推移了。

0 阅读:141

老高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