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刚开学,我就想戳破几个小升初“泡沫”,提醒你别翻车

萌芽研究我最行 2024-09-25 20:40:53

刚开学第一个月,我已经被六年级的浪涛熏得晕晕乎乎了。

以前五年级的时候,想去了解但了解不到的信息,一到六年级后,就铺天盖地掩面而来,我终于明白什么叫“时候到了自然会遇到”。

这几个月都在跟好多同龄家长,包括跟新初一的家长们聊天。关键是一聊才发现,很多事儿大家都觉得自己当初想简单了。

或者说,大家也开始在复盘和思考,当经历过六年级的“硝烟”之后,一切回归平常时,又是怎么看小学这个阶段呢?

我记录了一些包括新初一家长的经验,也想分享给姐妹们。如果你才刚进入小学,或者你孩子还在小学低、中年级,可就一定要仔细看看啊。

01

焦虑是存在的

但太焦虑没必要

小学六年级算是整个小学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验收点”。

这几年的毕业生都不容易,刚好处在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的阶段,旧的并未退幕,新的还不景气,兜兜转转回到最后,发现还是得认真凝视现状。

有个现状是:很多校内表现不错的孩子,放在全市大系统里就没想象中那么大的优势了,每次活动哀嚎一片是肯定的。

很多孩子心里也明白这些落差,可能比家长还清醒,所以家长和孩子心里都有焦虑,这焦虑是普遍存在的。

我特别理解这种感受,因为我们在2023年就感受过了。

那件事情我还写文章说过。去年,某重点学校从4-6年级孩子里选了一批参加活动,Joshua入选了,老师安排了一系列免费的课程让他去上。孩子上的还挺积极,也告诉我:“妈妈,题目好简单!”各种“全对”让我觉得他好像还挺厉害的!

上完课会有一次结营考试,限时4小时做4道题,Joshua一开始是兴致勃勃去做,结果做完后整个人都可可怜了,极度憋屈、眼泪打转地一个字一个字跟我说:

“妈妈,怎么老师考的,跟我上了一个月的课,一点关系都没有!”

成绩放榜后我们发现,Joshua虽然进了前100名,但是满分有40个人,然后据说前30个孩子会被录取安排到下一阶段的活动中……

那是Joshua第一次发现全市这类的选拔,不是简单的自我感觉良好就等于结果会如愿地好。他很沮丧,可对前排的选手确实也心服口服。

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说真的,我觉得戳破泡沫对孩子和家长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孩子和家长至少可以从中学会一件事情:厚积薄发。

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像Joshua哥哥如今对待一些赛事、考试就比之前要慎重多了。他开始会重视查漏补缺,心态也更稳重、踏实了。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去打基础,从第5年开始疯长,前4年都在踏踏实实扎根。学习的储备亦如竹子,可多少孩子没有熬过前面的4年坚持啊。

所以越早发现差距、找到自己的薄弱点是好事,我们心态也要放平,因为哪怕努力过后的结果并不如人意,可孩子们都还有后面好几年呢。

与其为此时此刻想太多,让自己焦虑负重难行,还不如放眼未来,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再等待属于孩子的机遇!

02

父母要看得比孩子远

不要轻言放弃

因为经历着小升初,六年级很多家长都会进行二次思考。

就好像大家原本一起坐着车出行,孩子们的站点却各不同,甚至很多时候还得换站、换车,家长也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对六年级的孩子未来怎么做更好,对年纪小的老二现在怎么做更优化。

初中是一个新起点,我同样觉得,坚定相当重要。

教育选择是很个人的事情,但社会确实在分层,不同家庭呈现出来的价值观、路径和理念,真的是千人千面。

和初中相比,小学六年级已经是一个相对友好的分水岭了,初中的55分流率才是前面的boss战,加上因为摇号是大趋势,所以至少集团内部直升会成为初中择优的大趋势。

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资源的高效利用,更无法判断信息差的真伪,走在前面的人是我们呀。

同样,孩子没办法判断自己的能力薄弱点和强弱项,如何精准让孩子明白自己强的可以加强,弱的可以补差,也是家长在给孩子们分析啊。

初中学业会更密集,但在学业之余,如何平衡课外兴趣,以及要不要鼓励孩子拓展兴趣爱好,如何拓展?这也是一个一个重要的议题。

父母是孩子的灯塔和引路人,如果自己都自守一地、固步自封,那就更难带孩子前进了。

可能因为Joshua已经到六年级了,说真的我对于小学生态也有了多重了解,经历了多重转变:

1. Joshua小学低年级在国际学校,对学习和生活的感知过于松弛,所以孩子曾经也挺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学习太滋润缺了目标。

2. 三年级Joshua转到公立学校后,经历过语文学科差点不及格的暴击,但也同时体验到国内的科创、编程和机器人课外活动和资源的蓬勃发展,从而点燃了内心极大的学习热情、快速成长之余屡败屡战、再败再战。

3. 在要不要进数学赛道之前,我们犹豫、观望了很久,但决定进去后哪怕挫折很多我们也没轻易放弃,Joshua的状态是起起落落、落落起起,但可以肉眼可见他的抗挫折能力越来越强。

4. 在主学科的学习之外,还保留着足够的课外兴趣爱好时间,这里能平衡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只盯着主学科成绩来加作业量,Joshua还是有很多留白时间可以来玩机器人、学编程和做科创项目。

5.上了六年级的Joshua,明显更有方法、策略、更清晰自己想去怎么样的中学,对自己的未来学习更有目标和执行力了!

我是“顺势养育”理念的践行者,意味着我的养育方式,会坚定不移地跟孩子的选择站在一起。

这几年里,我们一直都在思考并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 在温室里无忧无虑长大和真正感受外面世界的真实,到底选哪个?

□ 走出舒适区去探索更大的世界时,要怎么做更友好?

□ 如何在支持孩子学业发展的同时,守住孩子身心健康的底线?

□ 如何把学习这件事情,父母从陪学到伴学,最后实现真正的退出呢?

□ 如何寻找自己的兴趣,并拓展成自己的热爱?

……

三年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Joshua虽然开始晚,但踩到了精准的学习积极循环上,以良性发展促良性成长,最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梯。

我们没有什么情绪内耗,更不计较结果得失,孩子花心思去感知的,都是过程的精彩和视野的广阔。

从心理学角度看,任何一个孩子,只要能体验到这种积极的学习模式,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可以搭上成长的快车道,从而实现弯道超车。

Joshua的确获得过很多证书,都是他凭自己实力拿下来的,但他的成绩我见很多萌芽战队的小朋友们都达到了。

正如《劝学》里说的,“远方不远,路在脚下”,有理想,眼界宽,不局限于方寸之地,为此脚踏实地前进,耕耘之下哪有不开花结果的时刻?

03

不惧怕短板

在实力面前要善于补短

这是我感触特别深刻的地方,因为在真正的实力考核面前,任何一处短板都有可能给孩子的机会埋雷。

哥哥编程有段时间一直突破不了CSP-J初赛,每次做模拟卷分数波动都很大,一会儿过线一会儿不过线。

最后我们评估还是基本功不扎实,知识体系有短板。我就陪他一点点把短板对症下药去捡起来,这个直面短板的过程,其实是挺折腾人的。

人性的本能是只想要快乐,却下意识退避痛苦。但唯有能直面问题的人,才能有机会获得更大的进步。

经过了一两个月的补短,这次CSP-J,Joshua自估初赛分数很安全,无论分数线划分多少,他应该都能顺利晋级。这便是精准补短的效果。

无论什么学科,精准补短都很重要。

数学是前置知识影响后置知识,整数没学好的孩子,小数也容易出问题,乘除法没理解透彻的话,分数运算也容易搞晕……

语文也是如此,阅读能力磕磕绊绊的孩子,到底是归纳总结能力弱,还是提取信息能力弱,不同薄弱环节要如何提升……

英语也逃不了,自然拼读掌握得一般就容易在拼写上出问题,归纳总结能力弱对阅读理解题的正确率也会有大阻碍……

总而言之,不要再用“粗心”“大意”“迷糊”来掩盖孩子知识体系上的薄弱点,带孩子一点点去分析、了解、定位,然后再开始行动,方法总是会比问题多的。

数学可以通过考试、测评、比赛来判断;

英语可以通过剑桥英语的各项分数来判断,蓝思值也可以;

语文你可以试试用专业的中文读书能力测评来评估……

反正借助专业的工具,让自己也学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

.写在最后.

到初中后,孩子就应该要能成为自己学业规划的小主人了,哥哥如今喜欢的领域,初中的自主拓展空间会更大。

他一直都希望可以把自己所学的能落地到实践应用里,这是支持他这些年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没停止探索科创编程机器人的动力。

所以你说哥哥想不想去一个更好的学校?谁不想呢?好的教育资源也是稀缺的,好学校想要好学生,好学生也渴望好学校,但最后会是怎么样,一切都看缘分吧~反正动力不止、热情不消,前路就不会混沌。

好嘞,总结完毕,我们明天见!萌芽。

作者萌芽,港大毕业,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会员,曾居香港,现居广州,畅销书《教养力》《这样养育,孩子才有自驱力》作者,育有两男孩,希望与你一起做自驱型养育父母,培养有自我驱动力的孩子。

0 阅读:157

萌芽研究我最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