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水平与民风

半闲读书 2025-01-15 21:24:48

这几天出去做一个养老的扶贫项目,这个项目是一个国家级的项目,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主要扶持对象就是面向六十岁以上的低保老人。对于项目承包方来说,工作步骤主要为两步。第一步就是入户调研,也就是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的项目。

区里给低保老人的名单,名单上有老人的住址,我们需要先去村委找到负责民政的工作人员,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称谓——民协员,民协员带着我们入户。

我刚好闲来无事,且我对这类业务还是很感兴趣的,于是就跟着公司的人也去入户调研了。所谓的调研,就是入户后观察询问老人的实际情况,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给他们提供一些生活用品或者是辅助器材。我们项目所在的城市是一个三线城市,经济一般,而项目名单上的对象有农村的,也有城市的。按理说,国家出钱免费给老人改造和送东西,这是一项福利政策,无论是民协员还是接受资助的人都应该很欢迎我们。但在实际入户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并不是这样。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城市跟农村的民协员以及受帮扶老人对我们工作人员态度的差异。

城市民协员

首先来说民协员。城市的民协员知道我们是三方单位,大部分都比较冷淡,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就领着我们入户了。也有一部分根本就不想去,一方面估计是怕冷吧,有些街道民协员是女性,不想挨冻吧。另外一方面,他们对这个项目也有顾虑,认为如果只给低保户,其他人听说了可能会有意见,后期会去街道闹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这个道理。有些工作没法开展,我们只能通过镇上民政局给村里上施压,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嘛。原以为这样可以解决问题,但镇上表示也很难解决这样的事情。毕竟村里说得也有道理,况且村官也不是公务员,没法给他们施加太大压力。因此,有些街道拒绝改造。

总结一下,城市的民协员对于我们的态度相对冷淡,积极性不高,有些甚至为了省事儿而拒绝改造。

城市接受改造的老人

对于城市受资助的老人来说,我们的到来并没有让他们感到惊喜,很显然,城市里的福利政策相对较好,他们经常会接受这样的项目,对我们很冷淡的样子,甚至有些还不想改造,说不如来点实际的给点钱得了。

农村民协员

较为偏远的农村跟城市很不一样,无论是村里的民协员还是接受资助的老人态度都挺友好的,甚至可以说是热情。当村里的民协员在知晓我们的来意后,都感觉这是好事儿,表示会大力支持,然后就非常痛快地领我们入户。如果赶到中午饭点,还会请我们吃饭,这在城市里是绝对想象不到的。而受资助老人对我们也非常热情,我们去他们家不但让我们坐下,还给我们泡茶,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民风淳朴。

这就引发了我的思考,难道越穷就越民风淳朴吗?我们一直在追求经济发展,一直都想变得富有,而伴随着发家致富后人的认知和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往往都变得不那么“淳朴”了,这就是人性吗?是不是可逆的呢?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国家在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了。很明显,靠人性里的自觉恐怕无法将富有和高素质撮合在一块,估计也就只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教育,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素质。

0 阅读:5
半闲读书

半闲读书

专注财经、经历、楼市现象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