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一位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狠人的故事,电影都不敢这么拍。
您知道地雷埋设密度最高的地方是哪吗?板门店,对就是签停战协议那,今天要讲的这位狠人不但排雷技术过硬,还自创了一招乾坤大挪移,把起获的美军地雷搬到南朝鲜的阵地上,使其防不胜防伤亡惨重。
这位狠人就是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喜欢到美军雷区“进货”的姚显儒。
1952年,经过近一年的激烈战斗后,朝鲜半岛局势进入相持阶段,当时志愿军第63军189师566团奉命驻守开城一带,对面不到400米就是两个敌军阵地,分别是美军驻守的159高地,和南朝鲜驻守的67.2高地。
美军此前与志愿军多次交手,不但没占到便宜反而吃了大亏,尤其是对志愿军的夜间战斗能力深有体会,已经形成了心理阴影,为了睡个安稳觉,美军在阵地之间布设了大量地雷防止志愿军夜袭。
而南朝鲜军队几乎没有任何战斗力,不说能帮上什么忙,打起来完全就是一触即溃拖后腿的存在,对此美军是心里有怨气的。
南朝鲜大家都知道,什么都是软的只有一张嘴最硬,所以他们双方谁也不服谁,都看对方不顺眼,体现在战场上就是基本没有交流,各扫门前雪只管完成自己阵地的防守任务。
好,这是故事背景。
有一天突降大雪,连长让姚显儒带几位战士去看看能不能抓个吧俘虏回来,于是我们的姚班长一行人就潜伏到了敌阵的交界处,本来是打算美国人先来就抓美国人,南朝鲜人先来就抓南朝鲜人,结果蹲了一宿又困又冷,毛都没抓到一根。
姚班长很不开心,表示天王老子来了今天也必须要带点什么东西回去,于是让其他战士原地待命,自己进入了美军的雷区,为什么进入美军的雷区呢?因为南朝鲜人不会埋雷,美军也懒得教他们。
姚显儒的打算是如果能抓到美军的工兵,那可不就是大功一件,一顿拷问下来这雷区还不就手到擒来,结果坏事了,美军工兵没来,自己先踩雷了。
在感觉到右脚被绊住后姚显儒立刻停止动作稳住身形,缓慢的降低重心,弯腰清理脚旁边的积雪,果然发现一根头发粗细的金属丝,顺着金属丝摸去赫然就是一枚美制M18阔刀雷。
这种定向反步兵雷不同于一般的压发雷,不但有一压就炸的撞针,还有一个一拉就炸的小铁环,有三根金属丝与之相连,三根金属丝以60度间隔被布置到不同方向,任何一根产生拉力都会立刻引爆地雷,比一般的压发雷触发面积大得多。
姚班长毕竟不是工兵,平时学的排雷知识都是纸面上的,杀敌经验丰富但真实的排雷这还是头一回,
不过胆大心细的他并没有慌,仔细回忆着连里学习的排雷知识,凭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与生俱来的天赋,还真的将这种当时美军最先进的地雷给拆除了。
正常人到这里不说撤退,起码也要软个半天庆幸自己命大吧,姚班长不这样,要不怎么说他是狠人呢,姚显儒觉得自己拆了这颗雷是运气而不是技术,如果抓不到美国工兵,那就还需要再挖几颗回去研究,就问你狠不狠?
于是,原地待命的那几位战士就像是看见了神仙一样看见他们的姚班长背着一大麻袋地雷回来了,一个个惊掉了下巴。
回到连队,姚显儒受到了嘉奖,因为这么多活体美军地雷对于志愿军的训练帮助巨大,比之前只能从书上学习的效果好一万倍,从此以后美军各种型号的地雷将不再构成重大威胁,这个意义已经不亚于直接抓到一名美军俘虏了。
但最重要的是,姚显儒的天赋被激发,这个奇特的兴趣爱好也彻底被培养起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狠人同志就像是一个农业专家往返试验田一般,乐此不彼的一趟一趟去美军雷区进货,地雷就好像红薯一样被成堆的搬进了志愿军营地,有些新型地雷可能连美军那边都没有全面铺开,咱们志愿军这边就已经摸的门清了。
在姚显儒的带动下,志愿军战士都成了美制地雷专家,但是有个问题也随之而来,就是产量太大,亟待打开销路,
怎么办呢?南朝鲜不是不会埋雷嘛,我们帮你。
因为67.2高地没有埋雷,所以需要经常安排巡逻小队巡逻,美军也根本没有把地雷离奇失踪这件事通报给南朝鲜方面,
于是一天深夜, 12个快乐的棒子走在熟悉的小路上,毫无防备之下被一声巨响带走了11个,还有一个重伤,志愿军从此开创了给敌人地雷来个乾坤大挪移的新战术。
姚显儒在危急时刻被激发出的潜能拯救了无数志愿军战士,
一直到1953年7月,姚班长和他的战友们一共排雷1000多颗,其中起回227颗,破坏300颗,剩下的400多颗全部“起义”,进入新的战斗位置,成为一颗颗光荣的志愿军地雷,为伟大的抗美援朝事业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