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卫星在地球周围层层密布:美国正在抢占太空。

盼烟评武 2025-02-18 21:45:01

美国卫星在地球周围层层密布:美国正在抢占太空

全球媒体和政界人士都在热议美国总统围绕乌克兰 “结束战争” 所上演的地缘政治闹剧:一些人战战兢兢地要求在谈判桌前给他们一席之地,另一些人则安慰基辅,称北约这边还没彻底没希望。与此同时,美国在谋求全球军事主导地位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这一步意味着美国有可能不受惩罚地消灭那些他们看不顺眼的国家。

美国太空发展局(SDA)呼吁美国航空航天企业尽快提交报告,阐述如何在唐纳德・特朗普下令创建的美国反导防御系统中,运用低轨道卫星集群 “太空作战与支援架构”(PWSA)。

值得一提的是,“太空作战与支援架构” 最初是为了在执行作战任务时为军用飞机提供支持而创建的。

美国太空发展局在其信件中表示,“我们对了解行业内对于实现‘美国版铁穹’架构的看法很感兴趣,尤其关注‘太空作战与支援架构’当前的发展以及如何将其融入全球杀伤链和反导防御体系”。美国专业媒体引用了这封信的内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俄罗斯又为何要关注此事呢?

美国正忙于部署新型导弹袭击预警系统 NEXT - GEN OPIR。今年年底前将发射其首颗卫星。“星球大战 2.0”

1 月下旬,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关于创建美国国家反导系统的行政令,并将其命名为 “美国版铁穹”(Iron Dome for America)。这一名称显然与以色列用于保护城市免受大规模火箭弹袭击的 “铁穹” 防空系统相似。

不过,美国所需要的系统在本质上要高级得多。阿拉伯人用来袭击以色列的火箭,大部分是相当简陋的火箭弹,其主要优势在于价格低廉且数量众多。当然,有时也会用一些相当复杂的武器袭击以色列,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而美国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拦截洲际弹道导弹,更确切地说是拦截从轨道飞来的导弹战斗部,理想情况下还能拦截具有机动能力的高超音速战斗部的系统。

特朗普的这项行政令仿佛将我们一下子带回了 20 世纪 80 年代初。当时,里根总统提出了 “战略防御倡议”(SDI,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这是一个大规模的计划。该计划包括在太空中部署探测敌方导弹的设备(雷达和光电设备)以及打击手段:拦截卫星、配备 “核弹头” 的卫星、激光武器(包括核动力激光和化学激光)、用于引导地面激光束的轨道反射镜、中性粒子发射器等等。

—— 航空专家阿列克谢・扎哈罗夫列举道。

这个计划野心勃勃,因此被称为 “星球大战”,与乔治・卢卡斯的经典系列作品同名。军工复合体的游说团体胃口向来很大,而当时美国正处于国力巅峰,所以似乎有能力承担这个计划。至少一开始是这样。然而,十年后,在花费了 300 亿美元后,“战略防御倡议” 被终止,因为事实证明无法实现既定目标。

最初的设想与最终成果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以至于引发了大量阴谋论,从 “愚蠢的美国人没能实现他们的想法” 到 “聪明的美国人将苏联拖入太空竞赛,导致对手经济不堪重负”,各种说法不一。

对于各种版本的说法,支持和反对的论据都不难找到。然而,最客观的评价可能是,这是一个远远超前于时代的项目。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很多事情是可行的,但从工程角度如何实现,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而这个问题又因利益相关方对预算资金的滥用而变得更加复杂。

有趣的是,该项目的执行机构 —— 战略防御倡议组织,在项目结束后顺利转型,至今以导弹防御局的形式存在,而这个机构将负责落实特朗普关于创建反导系统的命令。

今非昔比

自 “战略防御倡议” 失败至今已过去三十年,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那些在 20 世纪 80 年代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已成为现实。这首先体现在微电子技术和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方面。

后者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卫星集群部署的成本。在 20 世纪 80 年代甚至 21 世纪初,组建一个由数百个航天器组成的轨道集群,看起来是一项极其昂贵且艰巨的任务,但在当前条件下,组建由数万个航天器组成的集群已成为可能。

2024 年,SpaceX 公司的可重复使用火箭 “猎鹰 9 号” 进行了 134 次发射,两枚巨大的 “猎鹰重型” 火箭两次将载荷送入轨道,伊隆・马斯克的公司总共进行了 136 次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射。

相比之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使用航天飞机的 30 年里,仅进行了 135 次飞行。换句话说,SpaceX 公司一年发射的运载火箭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在实施 “战略防御倡议” 期间的发射总数。仅在过去一年,同一枚火箭的重复发射间隔时间从 21 天缩短至 13.5 天,每月发射次数达到 16 次。

特朗普喜欢在大型快速火箭前摆拍,但早在他上台之前,美国就一直在致力于在太空部署武器,并且在他上台后仍在继续。

美国的卫星集群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24 年 3 月,“星链” 系统在轨道上有 6500 颗卫星,截至 2025 年 1 月 30 日,这一数字已增至 6994 颗。马斯克本人打算获得许可,将 30000 颗卫星送入轨道,从而用他的航天器在近地空间形成多层环绕。

如果相信 SpaceX 公司的数据,与冷战时期的火箭相比,其火箭将一千克货物送入轨道的成本大约降低了一百倍。也就是说,从技术和资金角度来看,30 年前无法实现的项目,如今已完全可行。

纵坐标数值越高,将一千克货物送入轨道的成本越高。信息图表的制作者装作不知道现代 “联盟” 号火箭的存在,但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欢迎来到轨道战争时代

美国人深知自己的优势,并试图在俄罗斯和中国尚未研制出类似的可重复使用火箭之前加以利用。“星链” 通信系统只是美国轨道基础设施的基础部分。这一元素使整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给自足,并且是所有可能方案中最 “和平” 的,因此引起对手国家的紧张程度也最低。

2024 年,美国部署了 “星盾”(Starshield)低轨道卫星网络。从 2024 年 5 月到 10 月,由 98 个航天器组成的该卫星群被部署到轨道上。这些航天器由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制造,由 SpaceX 公司发射升空。据推测,这些卫星可能用于光学和电子侦察。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表示,未来这些卫星可能会配备拦截导弹、高超音速武器、激光和微波发射器。

报告的作者指出:“自里根时代以来,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在太空中部署探测设备和打击武器不仅成为可能,而且相对简单。”

“星盾” 是 “星链” 之上(更确切地说是之下)纯粹的军事附加设施,而 “星链” 本身具有双重用途。不难猜到美国下一步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去年,塞拉太空公司(Sierra Space)和 Inversion Space 公司提出了轨道仓库的项目,即可以投放货物的轨道平台,用于储存武器、食品、药品和其他物资,并可投放到世界任何地点。

轨道货运模块渲染图。如果将货物送入轨道的成本与用飞机运输成本相当,那为什么不直接从轨道上为某些部队提供补给呢?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种概念看起来完全不现实,因为我们深知将货物送入轨道是一项既耗时又昂贵的事情。然而,美国却根据将一千克有效载荷送入轨道的成本能够降至数百美元的预期来制定计划。从轨道仓库的概念,到在轨道上部署类似 “上帝之杖”(Rods from God)这样的攻击系统,美国一步步推进。

2003 年提出的 “全球快速打击”(Prompt Global Strike)概念,设想在做出相应决定后的 12 - 15 分钟内,能够向地球上任何地点的目标投放钨棒。当时由于缺乏大量廉价的运载工具、高昂的发射成本以及禁止太空军事化的现有条约,该项目未能实现。

而现在,这些因素都无法再阻止华盛顿。

简而言之

在轨道上部署攻击系统,将成为美国在近地空间构建军事布局的最后一步。美国最初资助马斯克的可重复使用火箭项目,接着投资全球通信系统,去年又通过 “星盾” 侦察系统对其进行补充。

而这一步将极大削弱俄罗斯制衡美国的能力。

因此,无论乌克兰周边发生什么,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对我们而言依然是一个充满敌意且极其危险的国家。

这个对手更加狡猾,因为它的行动完全符合逻辑且连贯,一步一步地扩大和深化美国现有的优势。

1 阅读:18
盼烟评武

盼烟评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