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并非仅依据经纬度,或直线距离的绝对中点来确定。自古以来,区域划分就兼顾了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秦汉时期的九州制度、唐宋时期的道制及明清两代的行省划分,都反映出根据地域特点,进行行政管理的历史脉络。
近代以来,中国引入了更为科学的地理分区原则。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大区体制,当时的西北大区包括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等地,这主要是基于当时的政治军事需要,以及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社会文化相似性。陕西因其西部和北部接壤其他西北省份,并且在地形上跨越黄土高原至秦岭山脉,因此被纳入西北地区。
陕西虽位于黄河中游,其东部与山西隔河相望,南部边界则以大巴山、米仓山为界与四川、重庆相邻,但其广阔的北部和西部,却与典型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紧密相连。陕北的榆林地区属于黄土高原地带,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呈现出西北干旱区的特点;而陕南地区则具有湿润亚热带气候特征,介于南北过渡带之间。
例如,陕北地区的延安市及其周边,地势高亢、降水较少,黄土覆盖深厚,农业生产方式与西北其他地区有诸多相似之处。相反,陕南如汉中、安康等地,则气候温和湿润,农耕文化发达,与长江流域城市有一定共性。这种跨气候带的特性使得,陕西兼具东西部多种地理单元的特点。
陕西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西安,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多个朝代的首都,连接着中原与西域乃至欧亚大陆的商贸往来与文化交流。陕西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交汇点,也是西北民族融合的重要舞台。陕西中部和北部的关中平原,孕育了周秦汉唐等强盛王朝,它的影响力辐射整个西北乃至更远的地方。
此外,陕西丰富的文化遗产,如秦始皇陵兵马俑、法门寺佛骨舍利等,与西北地区的其他文化遗迹相互呼应,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西北文化板块。
进入现代社会后,虽然省级行政区划的“大区”概念已不再主导,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划、资源调配、生态建设等方面,仍延续了将陕西归入西北地区的做法。
这一方面是因为陕西与西北其他地区在产业结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同需求较大;另一方面,也便于国家层面统一制定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发展战略,如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其中陕西是重要的桥头堡和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