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照中父亲被换成门板?79年博古之子求助老同志,出版社登门道歉

一个用心的史迹 2024-07-28 08:28:54

1979年2月22日,博古的第二任妻子张越霞因心脏病离开人世,享年69岁,消息传开后,许多老同志、老战友,纷纷前来吊唁。

张越霞虽然声名不显,但却是1927年便参加革命的老同志,长期在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人身边工作,早年间曾2次被捕入狱,坚贞不屈。

革命年代,张越霞曾出任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广东省委常委、妇女部长等职,建国后,担任全国供销社总社物价局局长等职,可谓劳苦功高。

在张越霞离世后,时任全国供销社总社副主任的程宏毅,代表单位来慰问张越霞的家人。

当程宏毅问他们有什么要求时,张越霞之子秦铁,拿出了一张父亲博古与朱毛周的合影,然后又找出了一张某报纸上刊登的照片,跟程宏毅说,自己的父亲被换成了门板,希望能够尊重历史,将照片恢复原貌。

程宏毅也是一位老同志了,对那段历史也了解,当即表示,4人合影才是原照,并表示愿意帮忙反映情况,这让秦铁是感激至极。

虽然自己的父亲曾犯过错,但他已迷途知返,秦铁不愿意他就这样被“历史”抹去。

博古,原名秦邦宪,出身无锡名门望族,其祖上是北宋大词人秦观,爷爷是清末举人。

出身书香门第的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14岁考入苏州省立第二工业专科学校,18岁进入上海大学社会系。

在这里,他结识了瞿秋白、恽代英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走上革命之路。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年仅18岁的博古,成了苏州学联的负责人,他带领20多个学校,3000多名学生上街游行。

当时的他,正患肺病,登台演讲时口吐鲜血,一句“国之将亡,焉顾我身”,感动了无数人。

因为表现出色,1926年10月,他被送到苏联学习,俄文名为“博古诺夫”,开始用“博古”这个笔名发表文章,于是,秦邦宪渐渐就成了博古。

在苏联,博古一待就是4年,直到1930年才返回国内,1933年,他来到中央苏区工作,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长征,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博古被解除了职务,对于这一点,博古并没有怨言,他很爽快的交出了大权,并服从决定,拥护新的领导集体。

他还有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知错就改,红军到达延安后,他曾在七大会议上直言不讳:“各种恶果,我是最主要负责人!”。

他的这种态度和磊落的性格,让他再次赢得了尊重,在此后,他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做了不少贡献。

比如1936年,协助周总理解决西安事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比如创办、主持《解放日报》和《新华社》的工作,再比如1946年,不顾个人安危,前往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博古有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名叫刘群先,二人于1928年,在苏联相识相恋,婚后生育5个子女。

刘群先也是一位很出色的女同志,曾在闽西江西一带负责女工运动,还跟着红军一起长征,抗战爆发后,先后在武汉、重庆的八路军办事处工作。

可惜,长期的操劳和被国民党特务跟踪追捕,让她的精神出现了极大的问题,于1939年,被送到莫斯科疗养,后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牺牲。

1940年,博古与张越霞结为夫妇,并很快生育一子秦铁,婚后不久,他们便遇到了“整风”,那段时间,博古的思想压力很大,是张越霞陪他度过了难关。

不仅如此,性格温柔的张越霞,对博古前妻生育的几个子女,也是视如己出,一家人生活的很和睦。

博古遇难时,秦铁才6岁,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顽童。

1946年4月7日,当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第二天回来,要带着他一起去延安机场接父亲时,秦铁一蹦三尺高。

他之所以这么高兴,不是因为想父亲了,而是盼着父亲带给他的礼物。

1946年2月13日,博古与董必武、王若飞决定以代表身份,前往重庆参加政协会议。

临出发前,他跟自己的妻儿告别,还问秦铁,想要让他从重庆带些什么回来,秦铁想都不想,就说要“红皮鞋”。

原来,当时有许多从大城市来到延安的小孩子,他们时髦的打扮,让在延安土生土长的秦铁很羡慕,尤其是“红皮鞋”,更是让他喜欢的不得了。

除了“红皮鞋”,他还想让父亲给他带一些橘子回来,那时候的橘子,在延安可是稀罕物,普通人根本没机会吃,能偶尔分到一点,都是莫大的荣耀。

尝过橘子滋味的秦铁,就对此念念不忘,这才跟父亲提出如此要求。

对于儿子的两个要求,博古笑呵呵的全答应了,秦铁就一直盼着父亲早日归来,谁料这一等,就是将近2个月。

4月8日,怀着激动的心情,秦铁跟着母亲来到了延安机场,临近中午的时候,来接机的人就更多了,因为与博古同乘一架飞机的,还有叶挺一家,以及王若飞、邓发等人。

下午2点多钟,延安机场的人,听到了飞机的轰鸣声,这让他们开心不已,嘴里连道:“到了,到了!”。

但可惜,飞机的轰鸣声却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没有在延安机场降落,这让众人的心悬了起来。

在紧张的情绪中,众人又等了2个小时,见飞机始终没飞回来,这才失望离去,此时,张越霞的心已经沉到了谷底。

见张越霞面色难看,便有人安慰她,可能是雾大,延安不适合降落,飞机要么降在西安,要么返回重庆了。

可在接下来的两天,他们都没有收到任何的消息,再加上阴雨绵绵,人们的心情,更加沉重。

几天之后,飞机在距离延安260公里外的黑茶山找到了,只是,坐飞机的人,全部遇难……

这便是震惊一时的“四八空难”,这次空难发生后,延安方面提了个要求,但凡我方有中央委员或者高级将领坐飞机,都要有一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陪同,国民党方面答应了。

4月19日,延安为空难的同志们,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有3万多人参加,年幼的秦铁,只觉得人山人海,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经牺牲,玩的……很开心。

博古下葬后,母亲让他给父亲磕个头,秦铁始终不愿意,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给个“土包包”磕头,即便母亲告诉他,里面埋的是他的父亲,他依旧不愿意。

最后,他挨了打,才不情不愿跪下,但执拗的他,始终没有给“土包包”磕头,多年后想起自己当时的表现,秦铁是后悔不跌……

博古离世时39岁,当时的张越霞才36岁,但此后,她并没有改嫁,开启新的婚姻,因为,她要留下来,照顾博古留下的几个孩子,虽然这些孩子中,只有一个是她亲生的!

虽然父亲离世的早,但在母亲的呵护下,秦铁又过了8年无忧无虑的生活,直到1954年,秦铁进了北京101中学,他在上历史课和政治课的时候,才知道父亲早年间的一些事情。

也是在1954年,他们家又多了一位家庭成员,她素未谋面的姐姐吉玛从苏联回来了!

无论是张越霞还是秦铁,亦或是刘群先生育的几个子女,都是大吃一惊,因为他们都不知道吉玛的存在。

原来,当年刘群先去苏联之时,她已经怀孕,到苏联没多久,苏德战争爆发,她跟国内失去了联系,无论是博古还是其他同志,都不知道她在卫国战争牺牲之前,曾生育一女。

刘群先牺牲后,吉玛便被送进了保育院生活,她的生活完全俄化,后给一起回来的孩子们一起,被送进了北京的育英小学学习。

解放后,6个孩子,都聚到了张越霞身边,当时的她是北京西城区区委书记,虽然工资高一些,但养活6个孩子,依旧很艰难。

无奈之下,张越霞找到了杨尚昆,开门见山的问:“你们光管活人,死人管不管?”。

这话,让杨尚昆吃惊不已,问过之后,才恍然大悟,于是每个月给博古的每个孩子20块钱的生活费,张越霞肩上的担子才轻了一些。

后来,组织发现,博古早年间曾有一笔翻译书的稿费,高达1000元,拿到这笔钱后,张越霞便再次早到杨尚昆,把孩子们的生活费给退了回去。

转眼时间来到1966年,我国进入一个特殊的时代,张越霞也未能幸免,她被送去劳动,工资也从200多,降到了50块钱。

好在当时她的几个孩子都长大了,她不在需要为孩子们的吃喝问题操心。

在艰难困苦中,张越霞不幸患上了脑溢血,被送回了家,后来,周总理得知了她的事情,帮助她恢复了原级别,还嘱咐身边的人,说张越霞是位好同志,以后遇到困难,希望他们能帮助她。

1977年,秦铁无意间看到一份报纸,上面的一张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张照片,是在延安凤凰山上拍摄的,本来是四个人,他的父亲站在最左边,他们家也保存着这样照片,可报纸上刊登的照片,他的父亲却变成了门板。

这让秦铁有些生气,他曾打电话联系报社,又通过报社找到了这张照片的出版社,但出版社却说照片没问题,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紧接着,便发生了文章开头,母亲张越霞病逝,秦铁拿出照片和报纸,给程宏毅看的事情。

令秦铁没想到的是,3个月后,他便收到了消息,出版社说照片确实是他们搞错了,为表示歉意,他们专门登门赔礼道歉,还特意把“4人合照”洗了一张大的,送给了秦铁。

能让父亲重新出现在照片上,秦铁很开心,虽然那张“三人照”,依旧流传甚广……

特殊时期,秦铁也吃了不少苦,平反后,他进了天津远洋公司工作,从最低等的船员做起,一直干到了船长,直到1995年离休。

2012年,秦铁离开人世,享年72岁……

0 阅读:4
一个用心的史迹

一个用心的史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