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录:中国君主复国记

历史卷轴研究所 2024-12-19 10:50:09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复国

越王勾践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典型的成功复国的君主。

勾践继位之时,越国与吴国之间的矛盾已然十分尖锐。他的父亲允常在世时,两国就多次交战。允常去世后,吴王阖闾想趁越国新君初立、局势不稳之际将其消灭,于是兴兵来犯。勾践听闻消息后,派出敢死的勇士前去迎敌,这些勇士排成三行,在吴军阵前拔剑自刎,吴军被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越军趁机发起进攻,一举击败吴军,还重伤了阖闾,阖闾归国后不久便因伤重离世。

阖闾临终前给儿子夫差留下遗言,叮嘱他一定要向越国复仇。夫差谨记父亲遗言,厉兵秣马,积极准备作战。勾践得知这一情况后,想先发制人,在吴国尚未准备充分时将其打败,然而范蠡极力劝阻,勾践却没有听从,执意率军进攻,结果被吴军打得大败。不仅进攻受阻,夫差还率领吴军一路打到越国国都。

这时范蠡建议勾践向夫差求和,表示甘愿入吴国为臣,再从长计议,勾践采纳了这一建议,派文种前往吴军传达求和之意。夫差接到信后,本有些心动,可伍子胥却坚决反对,认为应当直接灭掉越国。勾践知晓吴国态度后,又听从文种的计策,用金钱和美色贿赂贪财好色的吴国太宰伯嚭。伯嚭接受贿赂后,便在夫差面前进言,称若吴国继续进攻越国,越王勾践已准备杀妻灭子、烧毁宫殿,与越国百姓一同做最后的殊死拼搏,届时吴国必然会遭受极大损失,难以从中获利。夫差觉得此言有理,便不顾伍子胥的建议,同意勾践和范蠡入吴国为臣。

勾践带着妻子和子女来到吴国后,被安排住在阖闾陵寝旁边的一座石屋中,成为了夫差的马奴,负责喂马,夫差出行时还要在前面牵马,受尽屈辱。但勾践并未放弃复国的信念,他忍辱负重,在吴国度过了艰难的三年时光。期间,夫差生病时,范蠡更是建议勾践去 “问疾尝粪”,勾践竟也照做,通过此举来表达对夫差的关切,同时也让夫差越发觉得勾践忠诚,对他不再有疑心。

终于,在三年后,夫差见勾践如此 “忠心”,便将勾践放回越国。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在吴国所受的耻辱,他以柴草为床,每天饭前都要舔一舔苦胆,身着粗布衣衫,居住在简陋的屋室,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同时,他重用贤臣范蠡、文种,开始了复国的征程。

范蠡为勾践制定了诸多策略,一方面提倡发展农业,增强越国的国力,主张增加人口,使国家人丁兴旺,富国强兵,打好物质基础,为战争提供雄厚的物资保障;另一方面,对吴国采取各种 “疲吴” 之策,比如从民间搜罗美女送往吴国贵族那里,不断进献珠宝,让他们逐渐松懈、沉迷享乐,放松警惕。还送很多能工巧匠和建筑材料给吴国,表面上是示好,实则是让吴王大兴土木,消耗吴国的人力、物力、财力,瓦解其社会民生基础。

文种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主张联合其他国家对抗吴国,通过外交手段孤立吴国,削弱其力量。他凭借智慧和谋略,让越国在合适的时机能够发起有力的反击。

在勾践、范蠡、文种以及越国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下,越国的国力日益强盛。而吴国却在夫差的一系列决策失误下,渐渐走向衰落,伍子胥等忠臣被疏远,奸佞伯嚭得势,吴国国内矛盾重重,国力不断损耗。

终于,越国等到了绝佳的时机,勾践发起对吴国的进攻,经过一番激战,越国成功打败吴国,实现了复国的目标,还进一步称霸中原,勾践也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留下了 “卧薪尝胆” 这一激励后世无数人的励志故事,让后人看到了在困境中不屈不挠、隐忍奋发,最终实现逆转复国的伟大壮举。

东汉光武帝刘秀:布衣起兵兴汉室

刘秀身为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不过因汉武帝时期推行的 “推恩令”,到他父亲刘钦这一代时,已经没有了封地,刘钦只担任济阳县县令,刘秀也由此沦为平民。但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普通的刘氏后人,在王莽篡汉后天下大乱的局势下,乘势起兵,最终实现了汉室的复国,还开创了 “光武中兴” 的时代,让大汉江山得以延续并再次焕发生机。

刘秀起兵背景

西汉末年,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不聊生,也为刘秀起兵复国营造了大环境。一方面,地方豪强势力不断壮大,他们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财富以及人口等资源,对中央政权产生了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王莽建立新朝后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未能有效解决西汉末年遗留的社会问题,反而因为触动了诸多阶层的利益而宣告失败,使得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姓生活愈发困苦。而且,那时候天灾频繁发生,蝗虫肆虐,粮食收成锐减,大量农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在这样的情况下,民众心中对汉室的怀念之情愈发浓烈,“人心思汉” 的情绪开始在社会上蔓延开来,这也为刘秀后续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起兵提供了有利的思想基础。

刘秀的征战历程

刘秀的征战之路可谓波澜壮阔,充满了传奇色彩。地皇三年(公元 22 年),南阳地区遭遇大饥荒,刘縯的门客因生活所迫进行打劫行盗,刘秀受到牵连,为躲避官府,他逃到了新野县。同年秋天,刘秀前往宛城卖粮,在这里受到宛城豪强李通等人的鼓动,决定起兵。十月,刘縯联合南阳地区的地方豪强以及刘氏宗亲,以 “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 为口号,正式起兵反王莽,刘秀则与李通及李通堂弟李轶在宛城一同响应,举起了反抗王莽政权的大旗,并将起义军命名为 “舂陵兵”。

起初,起义军的装备十分简陋,刘秀甚至连马都没有,只能骑着牛上阵作战。不过,他们依然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反抗的决心,西击长聚、杀了新野县尉,接着又屠灭了唐子乡,还杀了湖阳县尉,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在攻取棘阳后,与王莽的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统帅的大军遭遇,两军在小长安展开会战,结果起义军损失惨重,刘秀的姐姐刘元和她的三个女儿、二哥刘仲都在这场乱战中不幸被杀。起义军无奈只能收拾残兵,退守棘阳。

然而,刘秀等人并没有就此气馁,地皇四年(公元 23 年),他们与另一支绿林军下江军联合,在沘水、淯阳大败王莽军队,这两场战役的胜利,不仅让起义军重振士气,也使得刘縯名声大震,他自此自称 “柱天大将军”。

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统一指挥全军的政权,在推选皇帝人选时,出现了分歧,主要有被绿林军拥护的刘氏宗亲刘玄和被豪强家族及部分绿林军将领拥护的刘縯。最终,刘玄在淯水边的沙滩上设立坛场称帝,年号更始,并封刘縯为大司徒,刘秀为太常偏将军。

更始元年(公元 23 年),王莽派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征发各州郡的精兵四十二万,对昆阳、宛城发起猛攻。当时昆阳的汉军仅有九千余人,面对来势汹汹的新莽大军,众人都惊恐不已,甚至想要弃城退守荆州故地。但刘秀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洞察力和果敢的气魄,他以 “合兵尚能取胜、分散势难保全” 为由,劝说诸将固守昆阳。随后,刘秀亲自率领十三骑趁夜出城,奔赴定陵、郾县调集援兵,最终带回了步骑精兵一万七千余人赶来支援昆阳。

王邑仗着自己兵多将广,十分轻敌,还扬言:“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耶!” 当新军开始攻城时,他们掘地道、造云车,攻势凶猛,而昆阳守军已别无退路,只能拼死坚守这座危城。好在新军久战疲惫,锐气逐渐消减。六月初一这一天,刘秀率领步骑万余人前来驰援,他亲率千余精锐的前锋部队,在战场上往来猛冲,斩杀新军数十人,汉军顿时士气大振,刘秀乘胜追击,迫使新军后退,其他各部也乘胜攻杀新军,斩首数百千级。紧接着,刘秀又派出三千勇士,绕到敌军侧后,偷渡昆水,猛攻王邑的本营。王邑太过轻敌,竟命令各营按兵不动,只和王寻领一万人前去迎战。结果王邑陷入困境,王寻战死,其他将领也不敢贸然出兵救援。这时,昆阳城内的守军看到汉军取得优势,便乘势出击,新军顿时大乱,士兵们纷纷夺路逃命,互相践踏,死伤无数,当时又恰好遇上大风刮起,吹飞屋瓦,暴雨如注,滍水也随之暴涨,新军有一万多人涉水时被溺毙,河水都因此被堵塞而无法流动。王邑、严尤、陈茂等只能领着少数长安的精骑渡河逃脱。这一战,刘秀以少胜多,大破新军,缴获的辎重堆积如山,汉军搬运这些物资竟然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昆阳之战后,刘秀率军由南阳进攻颍川,准备夺取父城,不过未能攻克,便屯兵于父城所属的城巾车乡。在此期间,刘秀还成功劝降了冯异,让其为自己效力。但就在刘秀的事业逐渐有了起色之时,他的哥哥大司马刘縯却被更始帝杀害,刘秀强忍悲痛,选择了隐忍负重,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低调的行事风格,获得了刘玄的信任,被派往河北,去镇抚州郡。

到了河北之后,刘秀先是拉拢地方势力,招揽各方人才,而后接连打败了铜马等农民起义军,并收编了十多万的起义军队伍,因此被关西的人称为 “铜马帝”。当时更始帝看到刘秀势力日益强大,心中开始担忧,先是派人拉拢,而后又派兵进行监控。然而,刘秀最终还是在鄗城(今河北柏乡县北)称帝,建立东汉政权,年号建武,刘秀也成为了光武帝。

不过,此时全国依然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刘秀面临着诸多强大的对手。在东方,有和他同一年称帝的高祖后代刘永,还有被刘永拉拢过去的张步和董宪等势力;在西方,长安那边又发生了变故,当初被更始帝冷落的赤眉军打进了长安,他们还立了一个叫刘盆子的高祖之后为皇帝,去和刘玄争夺正统天下。刘秀审时度势,一边派出人马西进,想在平定东方的同时,也在西边争取有利局面,另一边则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付东方的割据势力上。

在和赤眉军作战的过程中,刘秀先是派人西进,趁着赤眉军离开长安继续往西走的时机,顺利拿下了长安。可没过多久赤眉军又折返回来,重新占据长安,双方正式发生冲突。经过几次激烈交锋,刘秀的军队渐渐占据上风,后来刘秀更是亲自带兵参战,终于打败了赤眉军,收编了他们的队伍。

而在东边战场上,刘秀和刘永展开了激烈较量,尽管大家都是高祖的子孙,但都想把对方打败,最终还是刘秀技高一筹,刘永兵败被杀。之后刘秀又派兵攻打张步,张步是个打仗极其凶猛且自信心超强的人,还占据着齐地,曾被刘永封为齐王。刘秀为了对付张步,派出了手下最能打的耿弇,双方交战过程十分惨烈,不过最终刘秀还是成功拿下了张步。东方的最后一个对手董宪相对来说抵抗力就弱了很多,兵败之后本想投降保命,却在投降的路上被汉军抓住砍下了脑袋,至此刘秀彻底平定了东方。

平定东方之后,刘秀把目光投向了西面剩下的两个对手,一个是割据陇西的隗嚣,一个是在蜀地称帝的公孙述。隗嚣原本就一心想依附汉室,曾带人马投靠更始帝,后来觉得更始帝靠不住,便又回到陇西做土霸王。刘秀向他示好后,他虽表示归顺,但却从不前往洛阳朝拜刘秀,刘秀对他并不放心,经过几次周旋,刘秀最终决定派兵讨伐隗嚣。隗嚣开始还抵抗了一阵,可毕竟他只是想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根本不是想要一统天下的刘秀的对手,最终兵败郁闷而死,陇西也就归入了刘秀的版图。

随后便出现了 “得陇望蜀” 这一情况,刘秀开始向公孙述发动攻势。起初,刘秀一直劝公孙述投降,希望能够和平解决,但公孙述并不愿意,他觉得自己也是皇帝,凭什么要向刘秀投降,于是坚决抵抗。刘秀无奈,只能继续发兵作战,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征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牺牲了众多将士,汉军终于在公元 36 年十一月攻下成都,公孙述战死,蜀军投降,刘秀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成功完成了汉室复国的大业,让大汉江山再次屹立于华夏大地之上。

在统一全国后,刘秀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治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恢复的措施,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精简机构,整顿吏治;经济上实行度田和屯田,释放奴婢和刑徒,轻徭薄赋;文化上倡导儒学,兴办学校,宣布图谶于天下。在他的精心治理下,经济得到发展,人口不断增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得到加强,开创了 “光武中兴” 的繁荣时代,为后世所称赞。

东晋元帝司马睿:偏安江左复晋朝

司马睿(276 年-323 年 1 月 3 日),字景文,是西晋皇族琅琊恭王司马觐之子,东晋的开国皇帝。他的复国之路,与西晋末年的动荡局势以及士族的支持紧密相关。

西晋时期,先是经历了 “八王之乱”,这场皇族们互相交战、争夺中央政权的动乱,让朝廷动荡不安,国力也遭到了极大的损耗。司马睿在期间逐步升迁至左将军,但也曾遭遇兵败,后依靠天气与随从的帮助才逃回洛阳,又回到封国。此后,他又受命参与诸多事务,如镇守下邳、扬州等地。

随着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北方少数民族崛起,永嘉之乱爆发,匈奴人刘聪率兵攻下长安,晋愍帝司马邺被俘,西晋宣告灭亡,大量的百姓、贵族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往南方迁移,形成了 “衣冠南渡” 的局面。而司马睿此前已采纳安东司马王导的建议,去镇守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并采取一系列举措收拢江南地区的人心,比如招纳并厚待江南名士、尊重江南地区风俗等,使得江南的民心渐渐归附于他。

在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其实面临着诸多难题,一方面他在西晋皇族中的地位和名望并不高,南方的世家大族起初也不太认可他;另一方面,虽然有部分晋朝旧臣不甘心亡国,想恢复晋朝统治,但缺少一个有号召力的核心人物。不过,司马睿身边有个极为重要的助力,那就是琅琊王氏家族。王导、王敦兄弟对他助力颇大,王导主内,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主外,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后来又坐镇荆州,控制建康。当时朝中官员 75% 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民间甚至流传着 “王与马共天下” 的说法,足见琅琊王氏权势之大。

在各方因素的交织下,司马睿先是被各地长官、部族领袖等多次劝说称帝,一开始他坚决拒绝,后来达成妥协,在建康(即建邺,晋愍帝即位后为避讳改为建康)即王位,大赦天下,同时任命百官在建康重建了晋朝的宗庙社稷。到了东晋建武二年(公元 318 年)三月,司马睿得知晋愍帝去世的消息后,穿孝衣在草庐中为其服丧,当月二十六日,百官再次劝他使用皇帝的尊号,司马睿终于同意,并于这一天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东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晋朝的复国,让晋朝的统治在南方延续了下来。

然而,东晋建立后,司马睿也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问题。由于之前依靠士族的力量才得以稳固地位、建立政权,所以士族的权力极大,这对皇权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司马睿也曾试图改变这一局面,他任用刘隗、刁协等人着手打压士族,采取申不害和韩非等法家人物的思想来治理国家,通过制定法规、惩罚不遵守法律的官员来确立皇帝权威,还对朝廷中枢机构进行改革,将士族人士调离中枢机构,以消减士族在朝政中的影响力。但这些举措引起了士族的不满,尤其是掌握重兵的荆州刺史王敦。

东晋永昌元年(公元 322 年)正月,王敦借讨伐刘隗的名义在武昌起兵作乱,司马睿下诏征讨并亲自派兵阻击,却被王敦击败。同年四月,王敦攻入石头城(建康附近的军事要塞),刘隗投奔后赵,王敦借机把持了朝政,司马睿虽表示愿意放弃皇位回到封国去,但并未成行。王敦把持朝政后肆意提拔亲信、杀害忠良,司马睿因忧愤而患病,最终在永昌元年闰十一月初十(公元 323 年 1 月 3 日),于皇宫内殿病逝,享年四十七岁,谥号为元,庙号为中宗,葬于建平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学北园)。

司马睿成功建立东晋,复活了晋朝的半壁江山,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一定的成就,不过他在位期间朝政被门阀士族操控,而且缺乏进取中原、收复失地之心,也饱受后世诟病。但无论如何,他在西晋灭亡后的局势下,让晋朝以东晋的形式得以延续,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南宋高宗赵构:乱世保半壁江山

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宋钦宗赵桓的异母弟。在北宋末年的动荡局势下,他历经波折,最终登上皇位,建立南宋,在乱世中保住了半壁江山,不过也因冤杀岳飞等事留下了千古骂名。

赵构自幼便勤奋好学,不仅刻苦习文,还用心练武,一心想着能引起宋徽宗的关注。靖康元年(1126 年),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府时,金军要求宋朝亲王、宰臣前去军中议和,宋朝拟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地,还要派亲王前去送金军过黄河。面对这一危险任务,众人皆畏缩不前,而赵构却挺身而出,自请前去。他与少宰张邦昌一同前往金营,被金军元帅斡离不扣留了十余日,但赵构毫不畏惧。后来恰逢京畿宣抚司都统制姚平仲夜袭金营,金人为此责备宋朝使臣,张邦昌吓得伏地痛哭,赵构却依然镇定自若,斡离不见状,竟怀疑他不是真正的皇子,于是要求宋朝廷更换五皇子肃王赵枢为人质,赵构这才得以回朝。

当年冬天,金兵再次南侵,赵构又奉命出使金营求和,行至河北磁州(今属河北省)时,被守臣宗泽劝阻留下,从而幸运地免遭金兵俘虏。没过多久,靖康二年(1127 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史称 “靖康之变”,北宋就此灭亡。当时,赵构因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正在外招兵勤王,幸免于难,成为了赵氏皇族中为数不多留存下来的正统血脉。在一众大臣的推举下,他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

南宋政权初建,赵构迫于形势起用了抗战派李纲为宰相,然而没过多久,他又在宠臣汪伯彦、黄潜善等奸佞小人的影响下,放弃中原,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开始了一路南逃的狼狈生涯。建炎二年(1128 年),镇守东京开封的将领宗泽病逝,局势越发危急。建炎三年(1129 年),金兵奔袭扬州,赵构狼狈渡江,经镇江府逃到杭州。此后,他又在金兵的追击下,不断南逃,先后到过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甚至漂泊海上,逃到温州(今属浙江省)等地。

尽管赵构在面对金兵时常常选择逃避,但他也深知需要任用将领来抵御金军,保卫南宋的半壁江山,所以起用了岳飞、韩世忠、吴玠、刘光世、张俊等大将分区负责江、淮防务。这些将领们在抗击金军的过程中屡立战功,比如岳飞,他率领岳家军多次击败金军,收复了诸多失地,还喊出了要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宗的口号,极大地鼓舞了南宋军民的抗金士气。韩世忠也曾在黄天荡之战中围困金兵,让金军吃尽苦头。

然而,赵构内心深处却是主和派,他希望通过求和来避免战争,进而保住自己的皇位。一方面,他害怕继续与金国作战会让南宋小朝廷被灭掉,导致自己皇位不保;另一方面,他更担心如果真的打败金国,迎回徽钦二宗,那自己的皇位就会变得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对主战派将领的任用,只是想借助他们的力量来与金国抗衡,为议和增加筹码,并非真心想要收复失地、恢复北宋的疆土。

绍兴十年(1140 年),当各路宋军在对金战争中节节取胜,岳飞更是挥师北伐,即将直捣黄龙之时,赵构却忧心忡忡,担心将领功大势重、尾大不掉,而且朝廷财政也难以支撑长期大规模的战争,于是下令各路宋军班师回朝。绍兴十一年(1141 年),赵构更是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向金表示坚决议和的决心。不久后,他与秦桧制造了岳飞父子谋反的冤案,以 “莫须有” 的罪名杀害了岳飞,这一行为遭到了后世的强烈谴责,也让他留下了千古骂名。

随后,赵构同金朝签定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向金称臣纳贡,以换取金承认自己在淮河、大散关以南地区的统治权。此后,他将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定为南宋的行在,南宋朝廷也初步在东南站稳了脚跟。尽管后世对赵构的评价褒贬不一,认为他重用奸臣、杀害忠良,还奉行逃跑主义政策,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在北宋灭亡的绝境下,延续了宋朝的统治,保住了半壁江山,让宋朝的国祚又延续了一百多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且复杂的印记。

慕容垂:辗转复国建后燕

慕容垂可以说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身前燕皇室,一生战功赫赫,历经波折后成功复国,建立后燕政权,其经历充满了戏剧性与坎坷。

慕容垂在前燕的遭遇

慕容垂原名慕容霸,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从小就聪慧且有气量,深受父亲的喜爱,常跟随父亲征战,十三岁时便作为偏将出征,作战时勇冠三军,还曾作为前锋击败高句丽军队,在攻灭段部鲜卑等作战中也立下功劳,被封为都乡侯。然而,这份宠爱却招来了世子慕容儁的记恨。慕容儁即位后,先是将他的名字改为慕容 “垂夬”,后来又因谶纬文中的内容忌讳,正式改名为慕容垂。

慕容垂的妻子段氏出身名门,不愿侍奉可足浑皇后,引起了皇后的不满,慕容儁本就忌恨慕容垂,便借此机会,默许中常侍涅皓诬告段氏使用巫蛊之术,想借此牵连慕容垂。段氏虽受尽酷刑,却坚决不肯牵连出慕容垂,最终死在狱中,慕容垂也因此被贬至辽东。后来慕容儁病重,才将他召回邺城。

慕容儁去世后,太子慕容暐即位,由慕容恪、慕容评、慕舆根等人辅政。慕容恪十分欣赏慕容垂的军事才能,临终前还向慕容暐推荐慕容垂,希望委以大任。但慕容恪死后,慕容暐和慕容评并没有把军权交给慕容垂,而是让年仅十岁的慕容冲出任前燕大司马执掌兵权,朝政大权则完全被慕容评和太后可足浑氏掌控。

太和四年(公元 369 年),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军北伐,前燕军队一路败退,桓温的前锋部队直指燕国首都邺城,朝野震动。此时慕容垂挺身而出,请求前去抵挡桓温,他与慕容德等人在枋头击败桓温,化解了亡国危机,也因此声名大震。可当慕容垂为将士们申报战功时,却被慕容评压住不报,愤怒的慕容垂与之理论,又遭到太后可足浑氏的诋毁,两人还准备对慕容垂动手。慕容恪之子慕容楷得知消息后,劝慕容垂先发制人,但慕容垂不愿引发内乱,拒绝了这个建议,选择和世子慕容令等找机会一起逃离前燕。

他们本想以打猎为借口离开邺城返回旧地龙城,可走到邯郸时,慕容垂的小儿子慕容麟向慕容评告了密,追兵很快赶来。慕容令果断建议投奔前秦国主苻坚,慕容垂应允,于是带着慕容令、慕容宝、慕容农、慕容楷等人,逃到了前秦。

在前秦与复国的纠结

慕容垂投奔前秦后,受到了苻坚的礼遇和重用,苻坚封他为冠军将军,对他十分赏识,丞相王猛却觉得慕容垂是个威胁,力劝苻坚早日除掉他,还设计了 “金刀计” 来陷害慕容垂,不过苻坚并没有处置慕容垂,而是选择了宽容。

此后,慕容垂跟随苻坚东征西讨,参与攻占了许多城池,为前秦统一北方做出重要贡献,最终官至京兆尹,被封为泉州侯。东晋太元七年(公元 382 年),苻坚与众人商议是否进攻东晋时,多数朝臣反对,唯有慕容垂全力支持,这使得苻坚下定决心出兵。太元八年(公元 383 年),苻坚率军以慕容垂为前锋进攻东晋,起初慕容垂攻克南阳,为前秦取得了优势,但随后在淝水之战中,前秦大军惨败,部众损失大半,只有慕容垂率领的三万人马得以保全。

苻坚带着残兵败将来到慕容垂处,这时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弟弟慕容德等众多亲信都力劝他趁机杀掉苻坚,光复燕国,毕竟前燕已被前秦所灭,复国时机看似就在眼前。而且苻坚曾出兵攻打前燕,慕容垂也曾遭到前燕内部的迫害,从这方面来看,杀苻坚复国似乎顺理成章。

然而,慕容垂感念苻坚在自己无处可去时收留自己,在被王猛陷害时又谅解自己,不忍心对苻坚下手,还是决定先护送苻坚返回北方,等观望一段时间再做决定。到达渑池后,慕容垂以希望重振国家纲纪、祭拜先祖陵墓为由,请求离开前往邺城。

之后,丁零族翟斌在河南起兵反叛,苻坚之子长乐公苻丕派慕容垂、苻飞龙领兵前去讨伐,慕容垂趁机联合丁零,“杀飞龙,尽坑其众”,正式与前秦决裂,开始筹划复国之事。

他先是自称燕王,起兵反秦,随后率燕军围攻邺城,想以此地为根据复兴燕国。期间苻丕曾向北伐的东晋求援,慕容垂听闻晋军前来,便暂时北撤,在新城击败晋军后,再次围攻邺城,最终苻丕弃城而逃,燕军得以夺取邺城。建兴元年(公元 386 年),慕容垂正式称帝,建立后燕政权,此后他又陆续讨灭了翟魏、西燕等政权,几乎恢复了前燕鼎盛时期的版图,使后燕成为十六国后期中原地区强盛的国家之一。不过,慕容垂背叛前秦的行为,也一直饱受后人的争议。

总结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君主凭借着非凡的毅力、智慧与谋略,在经历诸多艰难险阻后成功复国,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中璀璨且厚重的篇章,激励着后世之人在困境中奋勇向前。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受尽屈辱后实现逆转复国,还称霸中原;东汉光武帝刘秀以一介布衣起兵,于乱世中重建汉室,开创 “光武中兴”;东晋元帝司马睿偏安江左,让晋朝统治得以延续;南宋高宗赵构虽饱受争议,但也在北宋灭亡的绝境下保住了半壁江山;慕容垂辗转波折,最终复国建立后燕。这些君主所处的时代背景、面临的困境以及复国的方式虽各有不同,但他们身上那种不屈不挠、隐忍奋发的精神却是共通的。

当然,中国历史悠久,或许还有其他君主也曾成功复国而未被本文提及,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分享探讨,让我们一同更深入地探寻历史中的这些精彩故事。

0 阅读:13
历史卷轴研究所

历史卷轴研究所

探索历史长河,洞见时代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