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和玉帝,都在无差别的害人

那年风月正无边 2024-11-22 11:50:11

我们受了冤屈,动不动就说自己比窦娥还冤,那么窦娥能有多大的冤?十七岁就死了丈夫的小寡妇窦娥,和婆婆相依为命,被流氓张驴儿和其父亲赖住,逼她们分别和父子俩成亲。婆婆同意了,婆婆的想法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窦娥拒绝了,痛骂了张驴儿。

流氓张驴儿怀恨在心,企图毒死窦娥婆婆,再逼窦娥和自己成亲,没想到,阴差阳错,居然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于是张驴儿就陷害窦娥,到楚州衙门告窦娥谋杀。楚州知府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了窦娥就打,反正是个小寡妇,没什么可以顾忌的。窦娥不招,知府又拿她婆婆要拷打,孝顺的窦娥招供了。知府破一命案,业绩又添了一笔,窦娥被判死刑。

关键的地方来了,窦娥被流氓无赖陷害,被昏庸知府判死刑,她不甘心,于是她把一身无处可诉的冤屈化作了三桩誓愿,她向苍天起誓以证明自己的清白: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前两桩当时就兑现,大旱三年后来也见分晓,于是大家都相信窦娥是冤枉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窦娥受了这么大的冤屈,她临死向苍天起誓,这三桩誓言对她究竟有什么用?她既然向苍天起誓,誓言中为什么没有对张驴儿、对楚州官府的诅咒,她把矛头指向了当时的整个楚州。血溅白练,让围观的百姓暗暗称奇;六月飞雪,让整个楚州天气反常,人人都要受冻,地里庄稼都冻死;大旱三年,苦的是楚州所有普通的老百姓,因为干旱,地里颗粒无收,人们生活苦不堪言,而流氓无赖毫发无伤,楚州知府继续稳坐州衙。

窦娥只顾自己的冤屈,显摆誓言的神通,让所有人都为她分担冤屈,偏偏就错过了张驴儿和楚州知府,最后得以平反还得靠窦娥自己那个当了官的父亲。说起来窦娥的父亲,曾经是个穷书生,因为没有钱上京赶考,于是把七岁的女儿窦娥卖给别人做童养媳,最后自己终于考中当了大官。窦娥冤屈的根源在哪里?不就是这个只想着自己能当官的父亲吗?

在京城当官,衣锦还乡的窦娥父亲,为自己的女儿洗刷了冤屈,窦娥是不是还得感谢父亲的恩德?整个楚州的老百姓平白无故地受了三年干旱,窦娥心里是不是也觉得心安理得。自己无处伸张的冤屈,让整个楚州的老百姓来分担,窦娥自己是不是也觉得轻松了许多;楚州的老百姓因为窦娥的誓言得以实现,是不是觉得自己受到的三年干旱,也是应该的?因为三年干旱,有没有饿死老弱妇孺、普通百姓?窦娥的誓言,把怨气发泄到了楚州的老百姓身上,对于罪魁祸首,窦娥没有伤其分毫。

什么感天动地窦娥冤,只是祸国殃民而已,三年干旱是个什么样子?《西游记》里求雨凤仙郡里有描述:民事荒凉,街衢冷落······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一连三载遇干荒,草子不生绝五谷。大小人家买卖难,十门九户俱啼哭。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

凤仙郡的郡侯在玉皇下界之日和夫人干仗,一气之下,推到了供奉玉皇大帝的供桌,把斋天素供都喂了狗,没有做好接待玉皇大帝的工作。玉皇大帝可不比窦娥,受不得一点委屈,权势都是手边玩物,想搞谁就搞谁。玉皇大帝很生气,让鸡吃米山,狗吃面山,灯烧金锁,非要这三件事都完了,才肯降旨给凤仙郡下雨。

你看玉皇大帝也把怨气撒给了凤仙郡所有人,郡侯两口子闯了祸,郡里所有人都要替他们分担,人家郡侯反而不缺吃不缺穿,在三年干旱的年月里,优势明显,仿佛是凤仙郡所有的老百姓冲撞并惹恼了玉帝。惩罚不给罪魁祸首,反而加到无辜的老百姓身上,窦娥和玉帝都在无差别的进行这种骚操作。

我们古代有一类鬼怪故事,讲得很隐晦也很巧妙,讲得是有一类怨死鬼,类似窦娥这种,它们祸乱人间,害人不浅。但是它们就是不去找那个真正让自己受冤屈的罪魁祸首,它们把打击报复的对象指向了无辜而又弱小的平民百姓,它们残害生灵,荼毒人间。

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那些罪魁祸首太强大,煞气太重,它们不敢向前,于是它们也变成和那些罪魁祸首一样的东西,拿着无辜百姓发泄着自己的怨气。凭什么自己受这种委屈,满腔仇怨,而其他人却还活得好好的,为什么那些罪魁祸首不去搞其他人,它们不平,于是人间悲剧一幕幕上演。

最终呢,会有高人压制住那些罪魁祸首的能量,让这些在世间肆意发泄怨气的怨死鬼们能够报仇成功,不要再去伤害无辜的平民百姓。当然了,这是个美好的幻想,怨死鬼们称心如意了,那么被怨死鬼怨死的无辜们又该怎么对待?难道无辜们就是配角,就该屈死?

窦娥和玉帝,都在无差别的害人,他们不去就事论事,只凭自己心意随机害人。让他们不如意的人,他们不去直接惩罚,而是让其他人来承担,他们都不去思考根源在哪里,罪魁祸首是谁,他们只会拣最弱的群体下手,无权无势的窦娥如此,有权有势的玉帝也是如此,无论怎么样,都是老百姓最苦。

0 阅读:9

那年风月正无边

简介: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