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发布DeepSeek后,瞬间火爆全网,持续引发热议。
后来,一位华裔青年亚历山大·王,凭借他那充满争议的言行,闯入了大众的视野。
“特朗普总统,美国必须赢下人工智能战争。”
身为华人,他为何如此希望美国在人工智能竞争中获胜?
华裔青年亚历山大·王的复杂人生
1997年,亚历山大·王出生于美国一个充满学术氛围的家庭,父母都是物理学家。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他自幼便展现出对科技领域的浓厚兴趣与天赋。
学生时代的亚历山大·王,在计算机编程方面的才华崭露头角。
他频繁参与各类编程竞赛,亚历山大·王总能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斩获佳绩。
六年级时,他怀揣着对数学的热爱,报名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满心期待能拿到奖杯。
比赛时,他全神贯注地审题、计算,然而最终却与奖项失之交臂。
父母并未责备他,而是带着他前往迪士尼游玩,这次经历不仅没有让他气馁,反而在他心中种下了更坚定的竞赛种子。
高中时期,他凭借自学的编程知识,勇敢地参加全球编程竞赛。
在这场汇聚全球编程高手的赛事中,他毫不畏惧,凭借扎实的技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7岁那年,他凭借出色的编程能力,成功进入一家美国企业,成为一名程序员,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
19岁时,他考上了被誉为理工学子梦想殿堂的麻省理工学院,然而,仅仅入学不久,他便毅然决然地选择辍学创业。
怀揣着对人工智能数据分析领域的独特见解和无限憧憬,他获得了45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创办了Scale AI公司。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资金紧张、技术难题、市场开拓等问题接踵而至,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带领团队一步步克服。
公司逐渐走上正轨,业务不断拓展。
到2024年上半年,Scale AI公司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卖出了4.15亿美元,公司估值一路飙升至138亿美元。
24岁的他,成为了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亿万富翁,被《福布斯》称为华裔AI神童。
一时间,他被视为最有可能超越马斯克的新一代科技“领头羊”,在科技界声名鹊起。
Scale AI
Scale AI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业务,这是一项看似基础却对人工智能发展至关重要的工作。
简单来说,就是雇人给图片、文字等数据打标签,为人工智能的学习提供基础素材。然而,这份工作既枯燥又繁重,还对精确度要求极高。
为了降低成本,亚历山大·王的公司通过一家名为Remotasks的外包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招募了26万“数字工人”。
这些工人来自菲律宾、印度、埃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他们大多生活并不富裕,渴望通过这份工作改善生活。但他们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近乎苛刻的工作条件。
这些“数字工人”每天坐在电脑屏幕前,重复着单调乏味的标注工作,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一刻也不敢松懈。
然而,他们的辛勤付出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时薪还不到1美元。
Scale AI公司还玩起了花样,在不同国家设定不同的工资标准。
印度的工资比菲律宾略高一些,这一差异导致黑市上出现了大量倒卖账号的现象,许多工人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更高的收入。
而当某个地方的工人提出合理的涨薪要求时,公司便会毫不犹豫地直接关闭那里的注册通道。
2024年,公司就先后关闭了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的服务,无数工人因此失去了工作。
美国程序员Avangelina,满怀期待地加入了这份工作,她每天认真完成任务,然而一个月后,工资却被以“任务不合格”为由全部扣光。
她多次申诉,却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尼日利亚翻译Ogbu,兢兢业业地工作了20多个小时,最终到手的报酬还不到1美元。他看着那微薄的收入,满心的无奈和愤怒。
埃塞俄比亚的Mugoya,突然毫无征兆地被踢出工作群,连一句解释都没有得到。他四处询问,却得不到任何答案,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
公司内部管理混乱不堪,所有的沟通都在网上进行,工人甚至连项目主管的面都见不着。
所谓的投诉热线,形同虚设,工人们发送的投诉邮件,根本没人理会。
整个公司就像一个混乱无序的战场,底层工人在其中苦苦挣扎。
然而,2020年成为了Scale AI公司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公司开始向军工领域转型,试图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此后,公司不断获得美国军方的订单。美国国防部给予了2.49亿美元的资金支持,美国陆军也让其开发军事大模型,并为机器人战车提供技术支持。
2023年9月,公司更是拿下了美国国防部9100万美元的大单,还签订了价值超3.5亿美元的三份合同,主要用于勘测俄罗斯对乌克兰造成的损失。
在这些项目中,Scale AI公司全力提升数据标注水平,深度参与到美国军事相关事务中,逐渐在军工领域站稳了脚跟。
亚历山大·王的反华言行
当中国人工智能DeepSeek横空出世时,亚历山大·王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敌意。
在接受美国CNBC频道采访时,他公然恶意造谣,声称DeepSeek拥有5万张英伟达H100高端芯片。
他说得煞有其事,仿佛自己亲眼所见。
要知道,英伟达H100芯片价格昂贵,每张高达3万美元,5万张芯片总价超过100亿人民币,而DeepSeek的开发成本仅为600万美元,他的言论明显是在恶意中伤。
不仅如此,他还在《华盛顿邮报》上豪掷千金,买下整版广告,公然喊话特朗普:“美国必须赢得AI战争”。
他的这一行为,瞬间引发了广泛关注,将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国会听证会上,他更是毫无根据地宣称中国在AI上投入的资金是美国的三倍,还无端推测中国获取了英伟达禁止出口的芯片才得以做出深度探索。
他坚持不懈地炮轰中国人工智能,在各种场合发表反华言论,逐渐成为了美国的“名人”。
他还不断呼吁美国加强芯片出口管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持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国DeepSeek发布引发全球震动
2024年1月25号,对于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
这一天,中国人工智能DeepSeek(深度探索)震撼发布,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尤其是对美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消息一经传出,美国科技行业瞬间陷入了动荡。
英伟达,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头企业,其市值一夜之间蒸发了5926亿美元,股价大幅下跌,创下了美国股票市场上的暴跌新纪录。
联合能源也未能幸免,股价下跌了21%。整个美国科技行业仿佛遭遇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元气大伤。
在DeepSeek发布后的短短48小时内,美国各大科技公司迅速行动起来,对其进行了全面测评。
测评过程中,专家们被DeepSeek的智能程度所深深震撼。它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远超市面上现有的人工智能系统。
更令人惊叹的是,DeepSeek直接开源了自己的数据模型。
开源意味着全球的科研人员和企业都可以免费使用其数据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
这对于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大的催化剂。
苹果、亚马逊和脸书等国际知名公司,在看到DeepSeek的巨大潜力后,纷纷公开表示,他们将使用DeepSeek的模型来优化自己的数据。
一时间,DeepSeek的影响力迅速扩散,迅速进入美国各领域,在海外引发了极高的热度。
韩国、日本、香港等地的记者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热点事件,纷纷蜂拥而至。
他们来到DeepSeek的公司门口,希望能够第一时间对其进行采访,挖掘更多的新闻素材。然而,公司的接待人员却婉拒了他们的请求。
原来,接待人员早已签署了保密协议,对于公司的相关信息,必须严格保密,无可奉告。
这也让 DeepSeek 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更加引发了外界的好奇与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