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不得呀
编辑|史不得呀
在中国五代十国中这样一个充满动荡噩耗战乱的时代背景下,总有历史人物的存在与其他同僚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在其中,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最令人瞩目,作为开国皇帝,他的政治生涯开始于五代十国最混乱的军阀割据之时。
靠着强大的才能和军事逐渐崛起成为一方霸主,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回溯石敬瑭的一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绝对是乱世中崭露头角的英雄人物。
这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却在去世后成为人人口中得而诛之的千古罪人,而他更是被大家称之为“儿皇帝”。
一生波澜壮阔,石敬瑭到底经历了什么?
时间回到公园916年,河东之主李存勖与后梁名将刘鄩在清平展开殊死一搏的战斗,然而,还没等李存勖整理好军队。
刘鄩已经带着精兵直冲李存勖腹地,突如其来的一仗和突袭让李存勖来不及做准备。
就这样,短短时间内,李存勖眼睁睁看着自己还未整装完成的精兵强将一个个倒地,兵败如山倒。
然而就在如此危急关头下,河东军中的一员大将策马而出,带领这十几个重工骑兵直接冲到了后梁军营中,帮助了李存勖撤退。
“将门出虎将”,很显然,这位一战成名的大将正是石敬瑭。
石敬瑭出生于一个将门之家,父亲是李克用麾下一名英勇善战的虎将,在石敬瑭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学习刀剑棍棒之术。
也正因如此,小小年纪石敬瑭就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小时候的石敬瑭不怎么爱说话,性格沉默寡言,但他却十分热衷兵法书。
并且孩童时期的石敬瑭很崇拜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李牧和汉朝名将周亚夫,彼时的石敬瑭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和周亚夫一样战力超群的武将。
《新五代史·晋本纪第八》有记载称:敬瑭为人沈厚寡言,明宗爱之,妻以女,是为永宁公主,由是常隶明宗帐下,号左射军。
说的正是石敬瑭随着年龄增长,代州刺史李嗣源对他十分看重,于是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后来,李存勖听说了这位骑射俱佳的少年武将,于是把他提拔到了自己身边来做护卫,再后来,石敬瑭在岳父李嗣源的调动中来到了军营。
不仅如此,李嗣源更是让他统领自己的精锐军兵,把他当做了自己心腹,也正是从彼时开始,石敬瑭跟随李嗣源辗转多地打仗,成了李存勖旗下一名猛将。
公元926年,洛阳城发生兵变后,后唐庄宗李存勖趁着内乱逃窜不了身亡,而石敬瑭见到如此情形。
他立马劝解岳父李嗣源顺应时代,继位称帝,就这样,李嗣源在猛将女婿石敬瑭的拥护之下登基称帝,视为后唐明宗。
而李嗣源到底不是“过河拆桥”之人,在成为皇帝第一时间,他就封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女婿为光禄大人。
原本石敬瑭以为自己的仕途将伴随着自己的职位缓慢增长,或者武将安稳的日子时,公元933年,李嗣源的病逝让他有了新的想法。
原来老岳父过世后,皇位顺利给了其子李从厚,但自李从厚上位后开始十分仓促的削藩政策,甚至开始把对外的政权都仓促的想要收回。
如此一来,李从厚这一举动彻底惹怒了为国着想,行事端正的节度使李从珂。
公元934年,李从厚的龙椅还没坐热,朝廷此时早已是混乱不堪,而李从珂也应在暗地里聚拢兵力从凤翔举兵叛乱。
李从珂
等李从厚收到消息时,他立马派兵前前去镇压,而李从珂兵力较少,最终于李从厚抗争中险些败落。
危急关头,李从珂站上城墙上脱去衣服,露出一身伤疤喊道:
“我年未二十从先帝征伐,出生入死,金疮满身,树立得社稷,军士从我登阵者多矣”。
李从厚怎么也没想到,这番话让攻城将士们听后心生怜悯,竟纷纷倒头李从珂,就这样李从珂战胜在洛阳继位当皇帝。
李从厚
虽然石敬瑭在关键时刻站在了李从珂这边,但李从珂这个人为人谨慎想法多,他并不信任石敬。
思虑再三,石敬瑭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为了家国,只能反了。”
于是石敬瑭借口称病返回河东,与此同时他以契丹侵扰边境为名,开始大量的闰囤积粮草和军械,以备不时之需。
契丹人
公元936年,李从珂急召石敬瑭会朝任职,让他离开自己盘踞多年的地盘,但石敬瑭坚决不去,于是李从珂便趁机罢免了他所有的职务。
此时石敬瑭彻底陷入决定,因为打仗他的兵力和粮草早已弹尽粮绝,此时他笨笨无法抵抗李从珂的猛攻。
在如此危急情况下,石敬瑭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想法,他决定相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
为了得到契丹的支持,他居然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偶给契丹,并且以二沉的身份称呼契丹皇帝。
而这也是他“儿皇帝”外号的由来。
最终在契丹的帮助下他击败 李从珂成功登上皇位,成了后晋的开国皇帝。
从军事和朝代上来看,石敬瑭无疑是受人尊敬的猛将,他有勇有谋,担当的起一国之君的称号。
战场上他英勇善战,忠义勇武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可就是这样一位大将军为何会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事情呢?为何会把拼命守护的土地转手赠送给契丹人呢?
也正是他割地求存这一举动,无疑是让他背上了千古罪名,他这一做法对他的人生来说一定是个巨大的悲剧。
要知道燕云十六州作为中原北方最重要的屏障,而石敬瑭这样的拱手相让无疑是让中原地区彻底失去了保护,从此中原百姓将长久受到契丹人等少数民族的侵扰和打击。
这种“认贼作父”为求自保的行为,让后人不齿,但放在当时环境来说,他也是出于无奈之举,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毕竟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和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