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成企业收回编制?别将分类改革的后半篇文章理解错了

宛丝听涛 2024-08-04 18:34:38

近日,某省将事业单位改制企业,事业单位员工身份也变成合同制工人,并有相关的文件标题佐证,文件初看是真的,但内容和事实不是传的那样,而是将分类改革的后半篇文章理解错了!

早于十年前左右事业单位改革就拉开序幕,改革的内容是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通俗一点就是将各种事业单位进行分类。

改革之前事业单位比较笼统,单就从经费来源上来说,就可以分为三大类: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有的地方也叫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若从职能上划分就更复杂了,有的事业单位有执法权,另一些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公共服务,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既没有职能,也没有经费,仅仅有一块事业单位的牌子,要靠自己在市场上提供服务获得收入来解决工资问题,这一部分事业单位实际上有名无实。

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就是将传统的各种事业单位,从职能上进行分类划分为三种类型,也就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

改革后,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回归公益属性,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制成企业。分类改革划分完成后,后半篇文章就是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也就是将第三类事业单位改革制成企业。

然而,将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改制企业说起来简单,落实起来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难度相当大,至少有三大难处。

一大难处从身份上来说,事业单位的职工给人的感觉是铁饭碗,有一定的优势和存在感,改制企业这些优势将荡然无存,绝大部分职工肯定想不通,变成企业合同制身份随时有可能解除合同,单就这一点推进改革思想工作的难度就非常大。

二是从改革的成本来说,将事业单位改制企业,职工身份发生变化,一些事业单位社保欠缴的缺口的压力较大,没有改革问题暂时掩盖在那儿,要改革的话所有的问题不得不面对。一个两个事业单位改革还好说,一批同类型的事业单位改革起来,成本就相当大。

三是从退休待遇上来说,目前社保缴费基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略有不同,企业是按当地的社平工资来缴费的,事业单位是按实际工资收入来确定缴费基数,由于事业单位的缴费基数高于社平工资,导致缴费系数,个人帐户余额不同,改成企业后必将影响将来的退休待遇。

况且,有些事业单位不可能改成企业,最典型的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占比最多的公办学校、公办医院,至少从目前或者相当长时间内,是不太可能改制企业!企业

总而言之,一些地方的将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是分类改革的后半篇文章,是分类改革的继续,而不是笼统地将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大可不必担心了。

4 阅读:3840
评论列表

宛丝听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