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钟流传千年几次失声又发声,被禁止出境,却在日本创下世界声誉

瑞知道史 2024-08-08 01:53:53

1300年前,唐睿宗李旦御令铸造了景云铜钟,历经改朝换代与战争乱世,这口铜钟奇迹般流传下来,并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是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但在196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率领着一群人找到这一口传世神钟,一番操作之后,这口铜钟竟然在日本出了名。

说起这口铜钟的传奇经历,从问世那一天就开始了。

唐睿宗在位期间,皇帝李旦偶然间在行宫夜宿,半夜里,皇帝做了一个梦,梦中霞光满天,祥云缭绕。梦醒后,李旦认为这梦是吉兆中的吉兆,一定要记录一下。于是,皇帝御令,让景龙观铸造了一口巨大的铜钟。

而这钟,正是景云钟。

这一口景云钟采用了分段泥范铸法,被分成五段,26块铸模。这口钟因为皇帝一个美梦而问世的铜钟,十分华美。钟口为六角弧形,而钟体上铸满了飞天、龙、狮、独角兽、蔓草和云朵等花纹,而来自皇帝的御笔铭文,更是让这口钟尊贵非常。

不说别的,单说这口钟铸造时所费的12000斤上好的铜合金料,就奠定这景云钟的非凡价值。

对于这一件国之“重宝”,李旦寄托了许多期许,在铭文中,李旦如此写到:“朕翘情八素,蹄想九玄;命披鼓延,铸斯无射;考虞怪之处法,得晋旷之宏规;广召鲸工,多远微尧匠;耶澳集宝,丽壑收珍;警风雨之辰,节昏明之候……”

作为皇帝,李旦希望这口钟不但可以做报时之用,还可令风调雨顺,警醒君臣!

作为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儿子,李旦前后两次登基,一共在位8年,真正掌权2年。这皇帝的业绩实在不算好,但李旦偶然铸就的这口景云钟,虽然没有护佑大唐的风调雨顺,却也延续千年,见证无数兴衰传奇。

李旦掌权时间短,但儿子却是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而这位一手缔造了大唐巅峰与低谷的皇帝,也与这景云钟有一段故事。

而这关系,也是来自一个“梦",据说,唐玄宗为了巩固统治,牢固李姓王朝的权威性,于是就给李氏一族找了一位“靠山亲戚”——老子(老子名李耳,与唐朝李氏一族同姓),这一点,大明朱重八也曾效仿,找了朱熹朱圣人当自己的祖宗。

为了证明自己和老子的亲缘关系,唐玄宗命尚书张九龄与道士到城西南一带访求,结果,在终南山楼观得老子玉刻像。玄宗立即迎置于景龙观大同殿供奉,并将景龙观改为迎祥观。

随后安史之乱,迎祥观和钟楼皆荡为寒烟,景云钟也废弃不用,这一次,景云钟见证了大唐的兴盛与衰朽。

虽然历经战乱,但景云钟奇迹般一直没有被毁坏,后来,历经改朝换代,景云钟仍旧岿然,只伴着朝阳熹云悠然而唱。这样卧看云卷云舒的姿态,真像一位大隐隐于市的隐士。

但到了明朝,景云钟这隐士姿态就保持不住了,甚至,这口千年老钟,还闹了一次脾气。

据传,到了明代,景龙观坍圮。洪武十七年,朝廷在唐长安钟楼旧址上建了一座钟楼,将景云铜钟悬挂其上。每天撞钟报时之声,这口千年老钟声音仍旧清亮悦耳,犹如天籁。到了明神宗万历十年,长安城改名西安,景云钟楼搬至西城。但神奇的是,景云铜钟在新钟楼上怎么也敲不响,无奈之下,朝廷只好让人把这口有脾气的钟送回原处。

但更神奇的事来了,回到旧址后,这口铜钟竟然重新响了起来,而这也为景云铜钟增加了无数遐想。

民国时期,景云钟的巨大价值就被人们所认定,并存放于西安亮宝楼,作为文物供人参观。后来抗战爆发,国民政府把它从繁华的都市运到了偏僻的乡下,埋进了土中,以期躲过日本人的魔爪。要知道,日本人觊觎中国文物瑰宝良久,传说,寒山寺内的古钟,就被日本人趁乱盗走,并在富山县某寺内被僧人融化铸造成了“日本钟”。如果这口有天子玉御笔的唐代宝钟被日本人发现,很可能又是一件悲剧。

好在,被国民政府深埋的景云钟躲过了战乱,又因为本身的重量,逃过了被运往宝岛的命运。而重见天日时,这钟见证的已是解放区明朗的天了。

因为建国初期百业凋敝,只能在西安碑林新建了一个小亭子,暂时存放此钟,而这,也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前身。

景云钟再次迎来辉煌是在1964年,当年,日本举办世界名钟大赛,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率团来到西安碑林,与当地回民街的专业搬运队一起将景云钟重新用钢制的三角架悬挂起来,人们用木槌敲击了几分钟,这景云钟竟然散发出清脆浑厚的金石之声!

后来,这几分钟的录音被送往日本参赛后,赢得了世界名钟的称号。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录制的景云钟钟声,用于年复一年的辞旧迎新。

一口铜钟经历了数朝兴衰,也见证着人世的沧桑变化,更是以数次失声又重新发声的传奇故事抒发着对乱世与盛世的“心声”。

一口传世千年的铜钟,本身就成了传奇,此外,这口铜钟之上还有可以调解音色的小机关,您知道是什么吗?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5

瑞知道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