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初夏,解放军原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在保定陵山执行秘密任务时,炸出了开山凿陵的一代汉王。千年墓葬犹如阴森地狱,却出土数千件珍宝,其中的两件枕头,更是比肩金缕玉衣的存在。

解放军的一次工程爆破,山坡竟塌出了“无底洞”,有三个胆子大的战士前去探洞,结果高喊着“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小伙子们却被吓得不轻。原来,他们没走几步,就发现自己脚下都是破碎的瓦片,再走几步,就看见森森的白骨无数……
“这是炸出古墓了!”消息层层上报,很快传到了北京。郭沫若亲自牵头,带领多位专家奔赴陵山深处。

以风水学的角度,这陵山山形很像太师椅,两翼前出,中间后凹,战士们发现的古墓,就处在后凹处的近山顶部位。经过清理发掘,人们发现,这座大墓直接在山里凿了个地下宫殿,里面的局部,也基本上是仿照地面上的宫殿设计。

整个墓道大约有20米长,两边分别为耳室,南耳室是个车马房,一共发现了6辆马车;北耳室是仓库,主要是一些日用杂货、食物用具等。墓葬的中室,是一个宽大的厅堂,中间放了大量的铜、铁、金、银等宝贝。
而后室的布局分为主侧两间,侧间放着洗澡用的大盆、装水的器具,应该代表的是浴室。主室又分为三个部分,南部摆放着铠甲和兵器,中部放着灯具、熏炉等生活用品,北部放的则是墓主人的棺椁了。

而令战士们“吓破胆子”的,正是墓穴中殉葬的动物们,这些动物不仅有财富与身份的象征马匹,还有用来做为珍馐食材的岩松鼠、社鼠、黄鼬……
专家们确定墓主人的身份,还多亏了随葬器物中的“中山府”“中山内府”的铭文。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中山国下辖有十四个县,人口约有六十七万人,仅次于淮阳国。它的位置,在太行山东麓,正是满城现在所在的地方。

专家们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风格判断为属于西汉时期,而墓中五铢钱也限定了墓主人不早于汉武帝元狩五年。通过随葬铜器铭文纪年的研究,断定了墓主人正是在位42年的中山靖王刘胜。
刘胜墓发掘结束后,在郭沫若的指引下,考古队又准确地找到了一座异穴合葬墓,成功进入后,发现这正是窦绾墓。窦琬是刘胜祖母窦太后的族人,也是刘胜的王后。在窦绾墓里,也发现了金缕玉衣……

经过清点,这两座墓,出土各类文物 1 万多件,金银器、玉石器、铜器、铁器等精品就达 4000多件,震惊世界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珍贵文物就是其中的代表。

而在这些闻名世界的珍宝之外,夫妻两人分别枕在头下的玉枕也因其别出心裁的“黑科技设计”成为了专家们的焦点。
这就是"西汉鎏金镶玉铜枕"。这枕头通长44.1厘米、宽8.1厘米、通高17.6厘米呈长方体,中空,鎏金镶玉。枕两端龙首高昂,龙身齐平形成枕面,下有两对龙爪形矮足。枕上平面镶嵌玉片,浅浮雕图案式云纹,前后侧面为透雕怪兽纹。枕两端龙身镶嵌各式透雕玉片。出土时枕上残存丝棉枕套。

而这两件枕头之所以令人瞩目,不仅是因为精美的设计和奢华的装饰,还是古人隐藏在枕头里的生活智慧。
对枕头进行清理后,专家们发现枕内有不少已经高度碳化的残留物。取样化验后发现,这是碳化了的花椒。
花椒是常见的调味品,但也是重要的香料。在古人眼中,花椒同兰花、桂皮一样是重要的香料。在《楚辞》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椒,香物,所以降神”。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推动下,从商周时期开始,花椒就出现在了祭祀仪式之上,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了隋唐时期。

而花椒出现在刘胜与窦琬的玉枕中,是起到什么作用呢?花椒中含有大量芳香烃,将其放在枕头内,对提高人的健康和睡眠质量大有裨益,而且,花椒还有驱虫降压、增加食欲的作用。
不过,这枕头中的花椒量大,且玉枕没有明显的使用痕迹,人们猜测,这香气四溢的奢华枕头,很可能是为了随葬而特意精制的,起到防腐、驱虫的重要作用。

这样既精致美观又蕴含药理黑科技的枕头,难怪令专家们奉为珍宝了。
不过,也有眼尖的小伙伴可能看出来了。这枕头虽然鎏金镶玉,但窄小到令人难以翻身,再加上硬邦邦的材质,看上去完全“反人类”,实在令人难以安眠。
但综合考虑枕头的由来,人们也许会有不同的认识。
人类枕物的历史非常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二三十万年。人类最早关于枕头使用的历史文献记载是在7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期,古人用石块、兽骨甚至是石柱将脖子高高撑起,以防虫子爬进耳鼻口中。

据研究,我国成型的枕头出现于商朝。东晋王嘉在《拾遗录》中记载,殷纣王有“玉虎枕”,上有“辛帝九年献”等题款。《诗经·唐风·葛生》中记载了一首妇人悼念亡夫的作品:“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诗句中的“枕簟”“角枕”,都指枕席。

我国最早使用枕头的时间已经无从考证,目前发现最早的枕头实物是湖北省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竹枕,看起来像个竹凳。

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各类硬枕发现的最多,玉枕、木枕、瓷枕、石枕,如今看来,都不免有些反人类,但这些枕头不仅符合中医“脚暖头凉”的理论要求,对有着庞大发髻的古人有着较好的支撑效果,还往往因为中空的特点,被人们兼用于“随身保险箱”。

而且古代也是有软枕的,只不过纺织物难以保存,人们才很少见到。不过,在新疆这个天然的文物保鲜库中,人们还是有缘见到了2000年前丝绸缝制的鸡鸣枕。

无论是有“理疗怡神”效果,还是能芳香驱虫,古人的枕头,
而满城汉墓中的枕头,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得窥古代贵族“精致生活从头开始”的一个窗口。不愧为国宝!
图片来自网络。
大江东去
藤编枕头才是最佳的,不那么硬关键是透气让你的脑袋降温。
我的歌是奔腾人生
古人有发髻,既可以定型发型,又可以缓冲。高枕头一般都是有身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