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福州茶园山小学操场下挖出两具尸体,男尸脊椎断裂,女尸下身殷红,沉重的棺材不仅险些压垮4吨的起重机,还流出神秘液体……开棺后,专家做出惊人推测:尸身不腐,且来自700多年前!
如今,提起考古,人们常说“考古跟着盗墓走”。这是因为,吸收了明陵发掘的教训后,考古界长期秉持“不主动发掘”的原则。所以很多时候,一些墓葬在被盗后,考古队才进行后续的保护性发掘。
但实际上,比起盗墓贼们,中国各种包工头才是接触古墓最多的那群人。例如上文提到的不腐古尸,就是在一所小学修操场时发现的。
这小学位于福州茶园山东麓,1986年暑期,学校趁着假期翻修操场,结果挖塌了一处深坑,仔细一看,两具棺材影影绰绰,让人背后发凉。
接到报告后,当地博物馆派出考古队进驻现场,这时,古墓已几乎被揭顶,棺木也在施工中产生了破损,原地保护已不可能。
这一处古墓虽然被破坏,但依旧可以看出夯实的三合土和齐整的青砖,约12平方米的墓坑内分为两个墓室,各有一具棺椁,中间一堵青砖墙隔开。
从形制看像是南宋古墓,仔细辨认,棺椁外还灌注松香,传来阵阵的神秘的气息。
是现场开棺还是运回实验室?考虑到天气炎热,如果棺内有尸体,当场开棺很可能造成棺内尸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且现场人多杂乱,不容易控制,于是,考古人员决定将棺椁运回博物棺。
为了将棺椁离工地,考古队特意调来吊车将棺椁整体搬迁。结果,吊车缓缓起钩,竟发生了倾斜。
棺材没动!
这可是能吊起4吨重的工程机器,竟然吊不起棺材?难道这有什么诡异事件?
但很快,人们就发现了端倪,这棺材里应充满了神秘的液体,在吊装时,有“水”渗出,这也解释了这棺椁比一般古棺更重的原因。
后来,考古人员对吊装器械进行了调整,这才将两口沉重的棺椁运了回去,等到万事停当,人们打开棺椁,眼前的情形令人瞠目结舌!
棺木里盛满透明棺液,一男一女分别静静躺在棺椁中,男子身高体壮,女子娇小却被大量的丝绸衣衫层层包裹,最令人吃惊的是,这两具古尸保存完好,甚至皮肤还有光泽和弹性,血管依稀可见。
要知道,根据葬具和随葬的服装样式推断,这两具尸体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天气潮热,因为年降水量可高达2100毫米,这造成了当地土地成酸性,这样的环境下,尸体保存十分困难,是什么让这一男一女的尸体历经700年仍旧栩栩如生呢?
不腐古尸吸引了当地解剖学、外科学、寄生虫学等方面的专家前来探秘。
首先接受检验的,就是这位男性的尸体,经过专业医学解剖,更多细节浮出水面。
这位男子约莫50多岁,体型魁梧,内脏完整,但脊椎断裂。结合男子腰腹部渗透出来的大量尸脂,专家们推测,这男尸很可能是因为脊椎断裂而暴死。
随后,人们在男子的腹部发现了一粒粒米粒大小的金属,经化验这竟是水银。
难道尸体不腐的原因是水银注身?
人们都知道,水银是有防腐作用的,灌注水银,也是古代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的常见方法。
但很快,女性尸体的解剖结果,推翻了水银防腐的观点。
检验报告显示,这女尸完好,死时约40岁,无外伤,无毒物反映,但胸膜粘连,而且对肺部进行检测后,确定女子生前患有肺病。
但就在专家们认为女子是因为肺病殒命的时候,人们在整理女子大量随葬衣物时,发现了女子下身殷红一片。难道女子患有妇科隐疾?
文物保护者将这些衣物进行初步清洗,发现这些红色物质很快就随水而化开了。专家分析,这极有可能是尸体内部腐烂导致了腹部肿胀,挤压了体内的尸液。而尸液和血红蛋白混合体通过女子下体排出,因为这种混合液是红色的,所以就被误认为是血迹。
而对女尸进行检验后,人们发现女子身体里并没有水银,这也就说明,男子身体内的水银,并不是两具尸体近千年不腐的关键。
就在专家们陷入疑团的时候,女子随葬的一柄团扇提供了新思路。
这一柄团扇制作精良,全长27.5厘米,由扇骨以及细的竹丝制成,扇面薄纸。开棺时,团扇一半泡在棺液体中,一半在水面上,而露在棺液外的这一半已腐朽了。
这说明,两具棺材中的棺液是尸体防腐的关键。
当然,除了浸泡尸身造成“湿万年”环境的棺液,墓室和棺椁内良好的密封环境也十分重要。墓室由三合土和条石垒成,而且棺和椁中间因为灌输了松香,造成了相对密封,这也让分解尸体的细菌没有滋生环境,这让尸体有了完好保存的基本条件。
尸体不腐的秘密揭开了,新的问题出现了。这两具走过了700年岁月的尸体,到底是谁呢?
可惜的是,在墓室内并没有发现墓志铭,而且棺内虽然发现了精美的衣衫、银盒、棱花镜等女子闺房珍物和男子随身的玉带,证明这一对夫妻身份高贵,但并没有像样的文字证明两人的身份。
最后,考古人员还是在一堆不起眼的破布中,找到了线索。
这破布是墨书帛幡,也就是墓主人下葬时的挽联,经过拼凑,一首挽词重见天日:
铜竹昔时膺凤诏,风云他日趣鳌头。
军民上下咸思德,赏罚分明善用人。
正直忠良摩万姓,宽仁骨鲠劳三军。
军民揾泪持杯送,无福登消好帅君。
而相比这一首抒发对“好官良帅”的悼念,而另一件拼凑出来的在字里行间显露出一位女子对丈夫的爱与思念:夔门日日望君来,鄂渚人怀去后思。
此外留着时间:端平乙未年(公元1235年),正是南宋末年皇帝宋理宗年间。
夔门又名瞿塘关,如今是三峡要地,位于重庆和襄阳之间,也是当年南宋抗蒙的西线战场。端平年间,夔门究竟发生了什么?原来这年蒙古集结骑兵,向南宋发动洪水般的猛击。当时蒙古大军主要沿长江向东南大举侵入宋土,就在川蜀沦陷之后,夔门成了生死攸关的命门,败退的南宋大军咬紧夔门死守,与蒙古大军展开殊死搏斗。
但最终,这一战宋军战败,从此蒙古骑兵顺流而下扑向临安,没几年便攻下这座南宋皇都,宋朝繁华如烟消云散。
由此一来,根据墓中葬具形制、随葬品品级以及两具尸身的情况的综合判定,再加上这“挽联”的佐证,专家们推测出了一段大胆却又缠绵悱恻的故事。
男子生前是一名品级不低的武将,金戈铁马间,两军厮杀中被斩断脊椎,血涌沙场暴死于夔门一带。
军士将他尸体运送故乡安葬,路途遥远为防腐坏,便在他体内灌入水银。妻子在得知丈夫死讯后备受打击,加之原本就有肺病困扰,于是随之而去。
这一对恩爱夫妻在墓中相伴700年直到因为一次施工重见天日,向人们讲述了当年金戈铁马的残酷壮烈和夫妻恩爱的缠绵悱恻。
当然,因为尚未在史书中找到明确的记载,这一段故事只是推测,同样,还有更多疑团没有揭开,例如棺液的成因,墓志铭的所在,墓主人的身份等等。
但有疑团也有解谜,这就是考古的魅力所在。 对此,您怎么看呢?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