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廷在秦朝初年之所以正式全面推行郡县制,其原因为当时政治压力所迫,与秦国的政治传统、政治倾向及政治制度并无十分必然的联系。
在战国末期,秦国的地方叛乱已十分频繁,其中以封君叛乱尤其突出。
到秦灭六国战争的尾声阶段,昌平君叛乱甚至给秦军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损失。
在这种局面下,秦廷已然不具备再度封君的客观条件。
在秦灭六国战争结束以后,秦廷先是撕毁了对齐王分封五百里的承诺,其后又组织宫廷辩论,公开否定了有关分封的议案。
此后,秦朝开始正式全面推行郡县制,并以流动朝廷的形式填补封君制的空缺,最终成功维持了12年的表面太平。
客观上讲,秦廷取消封君制或分封制是结合是战国末期实际环境下的必然结果。
假设由其他诸侯国统一天下,在上述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大概率也会采取这样的方法。在这里,我们不应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也不应将当权者的抉择完全归咎于某些主观因素。
有关这一问题需要特别澄清2点:
其一,秦国在战国中前期以来一直使用封君制与郡县制并行的制度,直至秦灭六国战争末期才突然转向了单一的郡县制——网上有观点称“秦国是郡县制,六国是分封制”,或者称“楚国是分封制”,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其二,秦灭六国战争绝非一帆风顺的“躺赢”,而是一场漫长、艰难、血腥的残酷战役——网上有观点称“列国在长平之战以后就无力抗秦了”,这种观点显然也是错误的。
在澄清上述2点之后,我们可以重头到尾梳理一遍秦灭六国战争的始末,然后详细讨论一下当时秦廷取消封君制的实际政治诉求,再进一步讨论其他方案的相关操作空间。
警告:
以下内容主要参考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如果其他参考会在具体位置标出。全文不参考某些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切勿混淆。
穰侯遗产: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41年,楚顷襄王33年,魏安釐王11年,韩桓惠王7年,赵惠文王33年,齐襄王18年,燕武成王6年。
是年,秦相魏冉被罢免。
至此,这位把控秦廷26年之久的秦相终于走到了政治生涯的尽头,并于3年后死于陶邑。
在魏冉执政期间,秦国发动有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等重大战役,先后粉碎了魏国、齐国、楚国的军事威胁。又七攻大梁,五入林中,夺取了魏国周边的一系列边邑,以此为支点使秦国在外交上占据主动地位。
图为是年秦国领土的大致情况。
其中,红框、蓝框、白框涉及重要因素,需要放大观看。
图为大图中红圈区域的放大情况。
如图所示:
红圈所示为魏国的河东郡,即晋地,也就是汾河谷地南部,当地有盐池和铜矿;
紫圈所示为三门峡地区,东端即函谷关;
红箭头所示为魏据河东可能给秦国带来的军事威胁;
白箭头所示为伊阙之战时秦军的大致进攻路线,当时秦军先攻破了韩国的新城,而后于伊阙击破魏、韩、周联军,攻入白圈区域,切断魏国大梁方面与河东郡的联系,迫使魏国“割让”四百里河东之地。
需要说明,在伊阙之战后,魏廷虽名义上“割让”了河东郡,但其实并未完全退出,其后双方就此地的反复争夺长达30年之久——不过,是役无疑动摇了魏国在河东郡的统治,秦国在函谷关以北的威胁被基本扫除。
图为大图中蓝圈区域的放大情况。
如图所示:
蓝圈所示为秦南郡;
红圈所示为武关,红箭头所示为鄢郢之战秦军的大致进攻路线,主要攻击范围在云梦泽以北;
紫圈所示为“江南”十五邑的大致位置,具体范围不详,在鄢郢之战以后,楚军夺取了这一区域,以此切断了巴郡方面与南郡的联系;
黑圈所示即为睡虎地的大致位置;
白圈所示为鄢郢之战以后的楚都郢陈。
有关鄢郢之战需要特别补充一点,有观点认为该战过后楚国就一蹶不振,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不过,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该忽略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在战略层面上讲,秦国在武关以南的威胁被基本扫除。
图为大图中白圈区域的放大情况。
如图所示:
白圈为韩、魏、赵、楚的国都位置,上白圈为赵都邯郸,左白圈为韩都新郑,中白圈为魏都大梁,下白圈为楚都郢陈;
红圈大抵为秦军在攻齐及攻梁时顺势夺取的一系列城邑,其中右红圈即陶邑,为魏冉封地,当时已经有扩充到“万乘”规模的趋势。
从秦军攻取的位置可以看出,当时秦廷有意在绞杀纵横的枢纽,以此掌控外交上的主动权。
简单总结的话:
在魏冉执政末期,秦国的本土防御已基本完善,外交领域也占据上风——从某种意义上讲,当时的秦国虽不能完胜六国,但已然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魏冉的功绩,相关历史学家也有总结。
司马迁《史记·穰侯列传》称:
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於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林剑鸣《秦史稿》称:
在他任相期间,秦国的领地得到很大的扩展,他任用著名的军事家白起为将,取得对齐、楚和三晋的重大胜利,削弱了这几个国家的势力,对秦的统一有其积极作用。截止至公元前266年,列国的实力排名大致如下:
秦国为当之无愧的超级强国。
次强为赵国——但需要指出,赵国的“第二强国”本身是一种表象,与当时特定的外交环境有关。
其次为楚国——鄢郢之战以后,楚国虽然失去了江汉平原,但一方面夺取了泗上的控制权,在实力上有所恢复;一方面切断了秦巴郡与南郡的通道,至使秦国此后在南中国地区再无作为。约在楚顷襄王末期,虞卿称此时的楚国“亦强大矣,天下无敌”,其中虽有夸张成分,但也反映出当时楚国尚强的事实。
再其次为魏国——此时的魏国占据有中原东部的数片城市群,但受制于尴尬的地理位置及魏冉的折腾,整体显得相对比较弱小。
上述三者为次级强国。
韩国、齐国、燕国对于上述三者相对较弱,但也是有一定实力的强国——笔者个人认为,在这一时间节点上韩国的实力应相对较强,齐国次之,燕国最弱。
周、卫、鲁为绝对的弱国。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秦灭六国战争虽从公元前230年开始,但在秦昭襄王后期就已经出现了灭国及统一的趋势——具体的时间节点,正是在公元前266年开始。
应侯韬略:公元前266年-公元前255年仍是在这一年,魏人张禄取得了秦相之位,即范雎,其后被封为应侯。
有关魏冉一党(以下简称“楚党”)的彻底倒台,一些朋友将其完全归咎于范雎一党的政治斗争,这是不准确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里我们要看一下魏冉的年龄。
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59周岁。假设,其母宣太后在16周岁生易王后,在18周岁生秦昭襄王,此时的年龄也有77周岁左右,再考虑古代婴儿夭折的概率,其年龄大概率在80岁以上。魏冉为宣太后异母弟,即使以两者相差10岁计算,魏冉的年龄也当在70岁左右,已然进入了暮年阶段。当然,在这里我们也不能排除某些极端情况,比如秦昭襄王与易王后为孪生姊弟,再比如魏冉与宣太后的年龄相差在10岁以上。不过,考虑到魏冉在秦惠文王一朝时就有相当的战功,年龄上自然要比秦昭襄王年长不少,因此将年龄下限定于70岁左右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现在,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你是秦王,你觉得这个国相还能用几年?
再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你是秦廷重臣,你会不会继续给这个垂暮老人进行政治投资?
至于上述2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取决于一个重要因素——当时楚党之内是否有一个强有力的接替者。
如果没有,再取决于另一个重要因素——当时楚党之外是否有一个合格的替代者。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可以明确一点:
楚党的彻底倒台本质上一场迫在眉睫的新老交替。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魏冉的替代者范雎。
早在范雎在入秦之初,他就向秦王提出了魏冉远攻齐国的错误,并指出当前秦国应该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
那么,何为“远交近攻”呢?
所谓远交近攻,是春秋及战国前期最常用的战略之一。譬如,楚国与秦国结盟以夹攻晋国,晋国与吴国结盟以夹攻楚国,鲁国侍奉楚国以对抗齐国,宋国侍奉齐国以对抗楚国,等等。
图为春秋中期列国的联盟对抗关系。
如图所示:
白箭头为秦、楚、鲁的军事联盟目标;
黄箭头为晋、宋、吴的军事联盟目标;
整体呈远交近攻之势。
表面上看,远交近攻的策略确实还不错,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
比如,盟军之间很难实现协同作战,因此常被逐个击破。
再比如,盟国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常有一些诸侯国把盟国当作砝码出卖给敌国以换取利益。
到了战国时期,列国开始逐渐舍弃单一的远交近攻模式,而是不断更换盟国,在近交远攻和远交近攻之间快速切换,最终形成一种特有的合纵、连横模式。
其具体表现,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看:
图为秦国在张仪时期的策略。
如图所示:
红圈及红箭头为秦、韩、魏联盟,主要针对于齐国及赵、楚;
白圈及白箭头为秦国在当时的主要扩张诉求。
从上图可以看出,张仪的真实目的在于引诱魏国向东扩张,造成魏国与齐、赵、楚之间的紧张关系,由此为秦国占领上郡及三门峡一带创造空间。
图为魏国在公孙衍时期的策略。
如图所示:
白圈所示为韩、魏、赵联盟,其军事目标为秦国;
红圈所示为燕、齐、楚名义上对反秦联盟的支持;
左白箭头为三晋联军对秦国的攻击,秦军被压制回函谷关;
黄箭头为魏、赵对韩国的攻击计划,当时魏、赵联军驻扎于成皋,并计划攻击周边的韩国城邑,不过这一计划被楚怀王调停。
从上图可以看出,公孙衍的真实目的在于排挤秦国,为赵、魏两国兼并韩国创造条件。
图为齐国在田文时期的策略。
如图所示:
红圈为齐、韩、魏联盟;
红箭头为齐、韩、魏联军的征伐,当时齐国西拔函谷,南破垂沙,北慑赵国,还曾大败燕军10万;
紫圈为宋国,此时在齐、魏、楚之间已经陷入了外交孤立,因此与秦、赵构建同盟。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田文的真实目的在于孤立宋国,接下来使用合纵逼迫秦国放弃对宋国的保护,由此创造攻宋的条件——不过,田文大抵认为此时攻宋的实际仍未成熟,而齐闵王及韩珉等重臣则坚信时机已至,最终导致了田文的出走(注)和强齐的倾覆。
(注:杨宽于《缉证》中考证田文出走应在齐灭宋之前,此处沿用此说。)
图为秦国在魏冉时期的连横。
如图所示:
红圈为秦、赵、宋(陶)联盟,本身针对于强大的齐国,后期改为针对吞并了宋地的魏国;
白圈为秦国在期间夺取的河东郡与南郡;
黄圈为末期对魏国的包围,这一阶段秦军虽多次攻打大梁,但似乎并不太十分认真,其目的可能迫使魏国彻底降服于秦国;
灰箭头所示,可能是秦国当时的真实目标,也就是降服魏国以绝纵亲之腰,而后兼并上党在内的整个晋地。
对比早期的远交近攻,张仪、公孙衍、田文、魏冉的纵横策略无疑更为精妙,但同时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太过折腾。
公元前266年,伟大的齐国早已灰飞烟灭,强悍的楚国也已远遁淮泗,现如今秦国的策略还有必要这么折腾吗?
注意,这不是反问。
对于魏冉的策略,范雎持否定态度。他指出,魏冉去攻打齐国,出兵少了容易失败,出兵多了消耗又大,着实不划算。对此,他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
图为范雎入秦时向秦王阐述的“远交近攻”战略。
如图所示:
红圈为第一阶段,即通过外交、公关、武力胁迫的手段构建秦、韩、魏联盟;
黄圈为第二阶段,秦国利用秦、韩、魏联盟,胁迫赵、楚、齐三国相继与秦国结盟;
黄箭头魏第三阶段,秦、赵、楚、齐联盟再对韩、魏进行联合围攻。
从内容看来,范雎所提出的“远交近攻”和张仪、魏冉的连横其实就是一回事,只是为了看起来更加合理而加入了一些理想化及悖论的内容,说到底只是为了找个理由攻击魏冉使其下台。
到此为止,我们再来看一下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
相比于魏冉的策略,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有以下3个优点:
其一,看上去有相当的可行性;
其二,看上去比之前的连横更节约成本;
其三,能够给秦廷的官僚集团直接带来一系列土地的进账。
结合以上3点来看,范雎成功替代老迈的魏冉应当是一件既合情又合理的事情。
那么,范雎的策略能否延续魏冉时期的辉煌呢?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42年,楚顷襄王34年,魏安釐王12年,韩桓惠王8年,赵孝成王元年,齐襄王19年,燕武成王7年。
大概因为上一年赵惠文王逝世,秦国开始正式攻韩,攻取了少曲、高平。
是年,秦相范雎因私怨向魏廷索要魏相魏齐的人头,魏齐被迫逃往赵国。在得知魏齐在赵之后,秦王又扣押了赵平原君,要求赵王交出魏齐自己才放人,同时还派出了军队攻打赵国。此时,赵国一方面向齐国遣质求救,一方面由赵相虞卿携魏齐逃回魏国,在魏齐自杀后复将首级交予秦国,最终让秦国罢兵。
图为这一年列国的形势。
如图所示:
红圈为秦、魏联盟,以韩国为军事目标;
黄圈为齐、赵联盟,以秦国为军事目标;
红箭头所示为秦国攻取的少曲、高平,可以看到秦国的目标已十分直白,就是上党;
灰箭头所示为魏齐的逃跑路线——需要说明,虞卿与魏齐逃回魏国时还曾计划借道逃到楚国——可见,魏国似乎有意把赵国拉下水,赵国似乎有意把楚国拉下水。
同年,齐襄王逝世,赵廷为巩固齐、赵联盟,引进齐相田单为齐赵共相,军事目标也转向了燕国。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64年,秦昭襄王43年,楚顷襄王35年,魏安釐王13年,韩桓惠王9年,赵孝成王2年,齐王建元年,燕武成王8年。
秦将白起攻韩,拔陉城,斩首50,000级。
是年,秦相范雎向秦王提出了“勿独攻其地而攻其人”。
同年,原赵相虞卿与黄歇尝试构建楚、魏、赵联盟。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63年,秦昭襄王44年,楚顷襄王36年,魏安釐王14年,韩桓惠王10年,赵孝成王3年,齐王建2年,燕武成王9年。
秦国攻击韩国的晋南阳,秦将可能为五大夫贲。
同年,魏国有协助秦国攻韩的计划,被朱己劝阻。
也是在这一年,赵国发起合纵,招募天下之士。秦廷则发起金元攻势作为反制,使山东士人自相残杀。
仍是在这一年,楚顷襄王逝世,于秦国为质的太子元逃回楚国继位,是为楚考烈王。
图为上述两年的列国形势。
如图所示:
红圈为秦、魏联盟;
红箭头为秦将白起、五大夫贲(疑似)对韩国的攻势;
黄圈为齐、赵联盟。
此时,秦国攻取上党的目的已昭然若揭。
注意,上红箭头即白起攻击陉城的位置,其位置相对偏僻,想来人口不会太多。范雎在当时提出“勿独攻其地而攻其人”,似乎有意诱导秦军攻击韩国在中原的人口密集地区。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45年,考烈王元年,魏安釐王15年,韩桓惠王11年,赵孝成王4年,齐王建3年,燕武成王10年。
秦五大夫贲攻韩野王,致使上党道绝。
韩国则将上党甩给了赵国,似乎有意完全将赵国拖下水。
是年,赵国重臣赵胜、赵豹就是否接受上党一事发生了分歧,最终赵廷决定接收上党。
同年,秦廷向新继位的楚考烈王索取夏州,期间可能有武力威胁。楚廷遂将夏州割让给了秦国,此举似乎在有意示弱。
图为这一年的列国形势。
如图所示:
红圈为秦、魏联盟,红箭头为秦军攻取的韩、楚领土;
黄圈为齐、赵联盟;
灰圈为上党地区,此时归附于赵国。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61年,秦昭襄王46年,考烈王2年,魏安釐王16年,韩桓惠王12年,赵孝成王5年,齐王建4年,燕武成王11年。
秦军继续攻韩,夺取了缑氏、蔺。
此时,楚国突然出兵攻鲁,夺取了徐州。
大抵在这一年9月左右,秦地发生饥荒(见《韩非子》及杨宽考证),秦军的攻势被迫延缓。
是年,秦昭襄王至南郑,目的不详。
图为这一年列国形势。
如图所示:
红圈为秦、魏联盟;
红箭头所示为秦国对缑氏、蔺的攻击,其南路军的目的应在压制二周,由此为北方战事创造稳定的后方;
黄圈所示为齐、赵联盟;
白箭头所示为楚攻鲁的大致情况;
灰箭头所示,楚军的动作无疑会对齐国造成巨大影响。
截止至是年为止,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信息:
在实际执行阶段,秦军的战略与范雎所述的“远交近攻”完全不是一回事——范雎说的是远交齐、赵、楚来围攻韩、魏,但实际操作时却变成了远交魏国,近攻韩、赵、楚,且所谓的盟国魏国从始至终都未给秦国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支援。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47年,考烈王3年,魏安釐王17年,韩桓惠王13年,赵孝成王6年,齐王建5年,燕武成王12年。
4月,秦将王龁出兵攻赵。
6月,秦军击破了赵军的先头部队,致使赵军后撤至长平一带。
大抵在这段期间,齐、燕两国宣布救赵(《齐策二》,《田世家》误作齐、楚),但并未实质出兵。
7月,王龁与赵将廉颇展开对峙。
有关是年的战事需要注意2个细节:
其一,为什么秦军不在冬季发动攻势?
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上一年秋季秦地发生了饥荒,冬季自然没有出兵的条件。
其二,秦军在4月发起战争的时候,军粮又是从哪里来的?
大抵有3个来源:
一是蜀郡粮食的调运,从秦王至南郑的举动来看,秦廷可能从陆路紧急调运了一批粮食,其他粮食则沿西汉水绕道陇地转运至关中;
二是向地主借贷,大抵以即将收获的冬小麦为抵押;
三是由盟国提供,比如魏国沿黄河向秦军后方输送一批军粮。
图为当时的形势。
如图所示:
红箭头所示为秦军的大致进攻路线;
白圈所示为赵都邯郸;
黄圈所示为魏国重镇邺邑及有倒向横方倾向的卫国;
紫箭头为魏国可能存在的输粮路线,当时二周以被秦国压制,韩国也已屈服,魏国沿黄河入丹水向秦军提供粮食是可行的。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
在当时,魏国到底有没有给秦军提供粮食?
注意,这是一个“伪命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下,秦国即可以用外交手段要求魏廷提供粮食,也可以用公关手段要求魏国的地方政府提供粮食,还可以在魏国的边境地区向当地地主购买粮食。
在明确这一点以后,换了你是秦王,你会怎么办?
你是往韩、魏的交界地区运一批青铜,从周边的地主及商人那里换一批粮食,还是顶着虫蛀鼠咬及巨大的人力成本从关中运过来?
结果显而易见:
图为秦军补给线的大体运作模式。
如图所示:
红箭头所示为秦国补给线的第一阶段,其中有一批船队运送粮食,另有一批船队运送青铜、木材或其他物资;
红圈所示为秦国补给线的中转站,秦人在这一区域把军粮转运至丹水,再利用荥阳一带的市场把青铜、木材等物资换成粮食;
紫尖头为所示为秦国补给线的第二阶段,秦人最终会沿丹水将运来及购得的粮食运抵前线。
相信每一位朋友读到这里都会突然意识到:
长平之战名为秦赵两强之争,但实际上则是一场从头到尾都要看魏国脸色的战争。
在这场漫长的消耗战中,秦国之所以有源源不断的物资输送到前线,一方面取决于秦国强大的国力,一方面也取决于魏国的配合,两者缺一不可。
其后,是长达3个月的对峙期。
在临近秋收的时候,赵廷以赵括代廉颇,此举可能和秦国的间谍行动有关。
同一时期,秦廷则秘密派遣白起至前线负责指挥。
9月中旬,赵军主动出击,秦军则派遣一支5,000人的骑兵部队和一支25,000人的奇袭部队突袭赵军的后方。
也在这段时期,秦王亲至河内动员15-60岁的男丁前往前线,以完成对赵军的完全包围。
10月,赵括在突围中阵亡,赵军向秦军投降。秦将白起则以有哗变风险为由将俘虏悉数杀死。
是年,秦廷公开宣称秦军于长平斩首400,000级,与之前的战事相加合计450,000级。
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缺)——《吕氏春秋》。在长平之战以后,白起向秦廷索要兵粮,称要趁势灭赵,不过此举被范雎阻挠。
其后,秦军一分为三,白起部被召回,所部应为河内自耕农及伤兵;司马梗部北上攻打太原;王龁部先翻越太行攻取了武安,而后转向西部攻下了皮牢。
图为长平之战以后秦军的大致行进路线。
如图所示:
红箭头为白起部的退兵路线;
白箭头为王龁部对上党东西方向的攻略;
白圈即赵都邯郸;
黄箭头为司马梗部对太原地区的攻略。
约在这一年11月或12月左右,韩、赵两国派“苏代”游说范雎。他先是说,如果秦国确有灭赵计划,那么白起很有可能位列三公,从而影响范雎的地位。后又说,如果秦国真的把赵国灭了,结果也只能是“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至于秦国可能得不到什么东西。
有关上述游说内容有一个怪诞之处,既在于当时秦军的将领为王龁和司马梗,白起早在长平之战后就已被召回了,之后灭不灭赵跟他没什么关系,三公之说更无从谈起。这里相对合理的解释或许是,在王龁和司马梗攻略上党的同时,白起在秦廷正筹备接下来攻赵的计划——当然,这种解释本身也比较牵强。
现在,我们要重点思考一个问题:
截止至目前为止,谁才是这场战争的受益方?
或者说:
秦廷自公元前266年至公元前260年发动的战争——这场远交魏国,近攻韩、赵、楚的战争——背后的真实诉求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