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银行踩雷恒大又迎多位高管被查经营业绩负增长需关注

核心价值发现者 2024-06-03 13:50:39

行长、董事长先后被查背后,经营业绩迎来四年来首次负增长,不良双升,房地产不良率更是高达40%,依靠茅台的贵州银行未来如何发展?

5月22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贵州银行原党委副书记、董事、行长许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在许安之前,贵州银行原首席专家王向东、原董事长李志明等高管也相继被查。与此同时,贵州银行合规经营屡屡破防,今年以来累计被罚285万元,涉及贷款管理不规范、虚增存贷款规模等问题。

高管层动荡的背后,贵州银行经营压力加大,2023年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降”。同时,贵州银行资产质量有所下滑。2023年,贵州银行不良双升,拨备覆盖率则连续两年下滑。其中,房地产业贷款总额为75.41亿元,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达到了惊人的40.39%,成为目前对公房地产不良率最高的上市银行。

作为“含茅量最高的银行”贵州银行上市以后,经营业绩就出现明显放缓的情况,在房地产风险激增的压力下,如何加速风险出清,实现业绩重回正轨,考验着新的管理层。

针对高管被查、经营业绩、资产质量等相关问题,发现网向贵州银行发送采访调研函,截至发稿前,该行未就相关问题作出合理解释。

许安辞任行长后被查 年内5位原高管“落马”

5月22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贵州银行原党委副书记、董事、行长许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公开资料显示,许安自2012年加入贵州银行,先后担任该行副行长、党委副书记,2018年4月起正式出任该行行长。今年3月7日,贵州银行发布公告称,由于工作安排原因,许安不再担任贵州银行党委副书记,个人申请辞任该行执行董事、董事会合规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ESG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行长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安辞任行长之前的2月份,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披露,贵州银行原首席专家王向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消息。王向东自1995年起进入银行业,2013年加入贵州银行,担任该行总监级职位。

除了王向东外,曾带领贵州银行登陆港股的原董事长李志明、贵州银行水城支行原行长张登奎、贵州银行村镇银行管理部原总经理李国文皆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分别于2023年10月、11月、12月被通报接受“审查调查”。

短短一年内多达5位原高管被查的同时,贵州银行合规经营漏洞频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贵州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因存在信贷违规等问题收到监管部门6张罚单,被罚金额共计285万元。仅在5月份,贵州银行就领到两张罚单。

业绩增长逐渐乏力 2023年营收净利首现负增长

据官网信息显示,贵州银行于2012年在原遵义市、六盘水市以及安顺市三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合并设立的贵州省级地方法人银行,属贵州省省管大⑴型国有企业。2019年12月30日,贵州银行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继贵阳银行之后,贵州省第二家登陆资本市场的银行。主要股东方面,第一大股东为贵州省财政厅,持股20%;第二大股东为贵州茅台集团,持股12%。

不可否认,作为明星股东,茅台集团对贵州银行的加持不小。比如在2018年,茅台集团发布《关于子公司与贵州银行开展存款业务的关联交易公告》,由此给贵州银行带来大量的存款业务。2019年,该集团在贵州银行的期末存款余额为80.09亿元,大额且稳定的存款为贵州银行存款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不过随着贵州银行的上市,该行业绩就出现明显的放缓趋势。数据显示,2020-2022年,贵州银行营收增速分别为5.06%、4.35%、2.15%;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0.95%、3.34%。

(财务数据截图:贵州银行2023年度报告)

进入到2023年,贵州银行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贵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3.45亿元,同比减少5.38%;实现净利润36.53亿元,同比减少4.6%,这是贵州银行赴港上市四年以来首次业绩负增长。

针对营收净利双降的问题,贵州银行在年报中解释称,“为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本行持续加强风险管控,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加大拨备计提力度,经营效益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资产质量承压 房地产不良飙涨至40%

经营业绩首次负增长的同时,贵州银行的资产质量不容乐观。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贵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5.68亿元,较年初增加12.46亿元,增幅28.83%;不良贷款率1.68%,较上年末上升0.21个百分点,且关注类贷款余额96.96亿元,也较年初增加17.92亿元,占比2.92%,较年初上升0.23个百分点。

针对不良双升的原因,贵州银行在年报中解释称,受内外部经济环境以及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纳入不良管理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从行业划分的贷款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末,贵州银行房地产业贷款总额为75.41亿元,同比下降26%;占比2.27%,较年初下降1.21个百分点。

(按行业划分贷款及不良贷款分布情况:贵州银行2023年度报告)

虽然,贷款总额有所下降,但是不良却出现了大幅上升的情况,截至2023年末,贵州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为30.4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84亿元,增长47.7%,不良率由2022年末的20.21%进一步攀升至40.39%,相当于翻倍提升,且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占全行不良贷款的比例也达到了54.7%。

对此,贵州银行在年报中解释,是房地产贷款总额及占比下降且规模较小,以及报告期内将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纳入不良管理所致。

实际上,贵州银行房地产不良风险在2022年开始就出现激增,2022年,该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规模、不良率分别大涨2686.49%、2334.94%。也就是说,在短短两年内,贵州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从0.74亿元飙涨到30.46亿元,涨幅高达40倍;不良率则从0.83%涨到40.39%,涨幅近48倍,这个涨幅在上市银行中极为罕见。

虽然,贵州银行在年报中未透露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哪家,但是据联合资信评级报告显示,该企业为恒大地产集团。报告显示,由于贵州银行2022年将恒大系贷款纳入不良贷款管理,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大幅增至20.21%。据裁判文书网显示,贵州银行踩雷恒大的贷款金额超16亿元。

除恒大外,企查查显示,2023年以来,贵州银行新增的“涉房”类诉讼达17条,案由包括“公司债券交易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等,阳光城、中天城投等多家地产商站上了被告席。其中,中天城投目前处于破产重整状态。

(记者 罗雪峰 财经研究员 周子章)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