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宝钗是叛逆者?她共情封建,谄媚父权,甘做伥鬼工具人

南山橘暖红楼 2024-02-07 08:01:53

大家好,今天又到了喜闻乐见的薛宝钗篇。因为送素材的太多了,再不牵出来遛遛素材库要爆炸了。那就挑个最离谱的角度吧,给大家讲个笑话:薛宝钗叛逆封建礼教。

不管你们信不信,我先笑为敬。我不懂这是从什么角度看出来的蜃楼幻相,我只说说个人对薛宝钗和封建礼教,封建父权之间关系的一点理解,那就是如题所示:薛宝钗从内到外,自始至终都是在共情封建,谄媚父权的形象,她一直走在理解封建,成为父权的路上。

下面咱们展开来说说。

一、薛宝钗慕强厌弱,顺从父权,理解父权,依附父权

众所周知,《红楼梦》写的是古代的事儿,从小说中的很多情景设计来看,多半还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末期的事儿,所以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迫也就尤其的严重,尤其是对女性的压迫。

在那样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畸形的社会里,女性需要依附君权、依附父权、依附夫权、最好能多生儿子接着依附儿子,才有机会生存下去。当然还不一定能够善终,因为有可能夫家获罪被牵连,遭丈夫婆婆嫌弃被休弃、被不孝的儿子虐待撵出家门等等,也会很惨的。

几乎所有的古代的女孩子从小都是在封建礼教的性别规范和准则规训下成长,她们被要求做一个懂事、乖巧、听话、勤快、本分,贤良淑德,温婉柔顺的淑女,这样才能讨父母的喜欢,被世俗夸赞,将来好嫁人,得夫婿公婆的喜欢。

薛宝钗从小就是父权凝视下的乖女孩,父亲在的时候,她最讨父亲疼爱,让她读书写字,她就最爱读书写字;后来她父亲死了,就依贴母怀,她妈让她管家理事,她就管家理事。是她没有自己的想法吗?并不是!薛宝钗博学广闻就是靠她挤时间读书学习来的,只是她这样顺从听话,不过是过早的学会了妥协,跟礼教妥协,跟父权妥协,也跟命运妥协。

等她年纪一长,又顺从长辈的意思要去选公主郡主陪读,好好的富豪千金不当,要去挤破头竞争给皇帝王爷的女儿当丫鬟,薛宝钗也没意见。

这当然是为了依附封建父权的巅峰——君权,紫禁城是古代多少人向往的地方,诚如很多钗迷所说,薛宝钗她在宫里当丫鬟,也就等于攀上了皇家宗室背景,就算不当薛娘娘,也是薛姑姑,谁敢不高看他们家一眼呢?

有人说了:薛宝钗作为古代女子她没得选,她受环境限制,她顺从父母之命,官府的要求有什么错吗?她没做错,我没说她错呀!我甚至还觉得小时候的宝钗挺可怜,但你扯什么叛逆呢?冤枉人家这么乖巧的女孩子干啥呀!

等薛蟠的人命案子一出来,薛宝钗选什么都没戏了。母亲哥哥堂而皇之的去姨妈的婆家避难,薛宝钗依然顺从跟随,没有半句二话。

荣国府是什么地方?是一门二国公,四王八公的京城顶流权贵贾,就是比君权稍逊一级的父权,但也是古代特权阶层,所以能保得住薛蟠。

薛宝钗眼看着哥哥在荣国府里保住了小名,如鱼得水,活的逍遥又自在,就更加感受到有权有势的好处,这可不是只有钱多豪富能比的上的。

虽然贫不敢与富斗,她家也是响当当的金陵一霸,但终究也在商籍,是四民之一,而民是不能与官斗的,若非贾府和王家的势力庇护,她哥哥的性命,她家的财产如何能保住呢?

所以薛宝钗“啪叽”就给贾府更高一级的父权跪下了,很快就开始经营“金玉良缘”了,贾府虽是还有权势的百年贵族,但家业渐渐没落了。薛宝钗打算的应该是自己带着“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嫁妆嫁过来,贾府有了钱,她们家有了权,她爬上青云实现当贵妇的价值,这不就是完美么?

她要借的东风是什么?是权势!她要上的青云是什么?是封建社会上层,是权贵官僚家族。

所以说金玉良缘的本质就是一贯顺从父权的薛宝钗因为慕强,倒贴嫁妆主动追逐上流社会父权庇护的一场阳谋罢了。

有读者肯定会说:哎呀,人家薛宝钗也是身不由己啦,她是为了家族,为了母亲哥哥,她是被逼的好吗!。

是吗?可是古代宗法制社会,家族、父母、兄长都是父权的体现,无条件服从长辈,牺牲自己为家族谋利益,薛宝钗为了这些人甘愿在贾府奔走经营,不还是她顺从父权么?

她甚至连点反抗都没有就主动从了,薛宝钗是个“懂事的令人心疼的孩子”啊,可是她所谓的“懂事”,就是臣服于封建社会的规则呀,就是按照封建社会和父权制定的规矩,三从四德,随波逐流,跟叛逆有什么关系呢?

这跟贾府里的邢夫人啊、尤氏啊、周姨娘等人一味隐忍顺从其实也没什么区别,都是为了自保,都是为了自己能在当时的大环境里,在家庭中,在贾府里过得更舒服一点,无底线的妥协。

薛宝钗那首广为称颂的《螃蟹咏》我是知道的,是犀利,是讥讽!但她讥讽的是不遵守世俗礼法的叛逆们呀,不是她要表达反抗封建的意思呀。

薛宝钗的人生信条也从来都没有变过,人家坚定的很,当她尝到顺从的甜头之后,就学会了向封建父权拼命抛媚眼,挥手绢了。

她进了荣国府的门,不是来做客避难的,人家就要来加入这个家的!逢迎元春、奉承贾母、巴结王夫人、结交众姊妹与攻略贾宝玉齐头并进;虽然效果都不怎么样,但不妨碍人家越战越勇,积极冲上前去,不怕脏、不怕臭,几次三番插手贾府内宅情色丑祸善后洗地;

送寿衣、送棒疮药、送螃蟹、送燕窝,送戒指、裙子小、特产,都是给自己铺路的;好不容易拿着鸡毛当令箭,就坐上小轿当“巡海夜叉”,夺权弄权挑拨妯娌姑嫂关系,那掌权的王熙凤、贾探春这些碍着她事儿的人挨个损一遍,拿了贾府的钱拍板就做主给婆所有婆子发红包。

不管别人愿意不愿意,反正她就是敢和林黛玉自称“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不管别人耻笑不耻笑,她就是要给宝兄弟做针线鞋袜,不只是拿活儿回家三更半夜的做,还要大中午去人家床沿子上做,一切都是为了提前熟悉宝二奶奶的生活,贵族少夫人的日常。不是谁都有这个机会的,不牢牢把握,拼尽全力才会后悔吧。

虽然薛宝钗对权贵阶层如此殷勤,不惜歪曲规矩,毫无顾忌,遭人非议也要出尽百宝的献媚。但对下面的人她就无比冷血,有明显的两幅面孔:金钏跳井,她说是个糊涂人,不过多给几两银子罢了;香菱学诗,她说是得陇望蜀,不如去讨好奉承主子们;平儿被打不该哭,否则人家要怀疑她不是好奴才;尤二姐吞金、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那都是他们的命,关她甚事?哦,柳湘莲救过她哥的命,也无所谓吧,她哥的狗命在她眼里也不值几个钱,被打的遍体鳞伤爬不起来,她都笑着说活该的。

“自我之上人人平等,自我之下阶级分明”算是被薛宝钗吃的透透的,封建统治者制定规矩限制管理底层,却给自己提供特权便利的“潜规则”也被薛宝钗精准拿捏,并且熟练利用。

她自己在上流社会争权夺利怎么都不为过,可她身边的人和下层的人都要安分守己,好减少她的阻力,任由她拿捏。

她要做人上人,就要放弃尊严,舍弃良心,不惜代价,不择手段挤进上流社会,同时要学会把底层人狠狠踩在脚底下。否则大家都站在一条水平线上,还怎么显出她高贵的优越性呢?

二、薛宝钗不愿做人做伥鬼,甘做权利欲望的容器,是追名逐利的工具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不是一句虚言,而是一句大实话,封建社会的黑暗残酷不仅会扭曲人心,更会泯灭人性的。

在古代,为了争权夺利,父子兄弟互相残杀;为了生存,饥荒战乱中老弱妇孺沦为“菜人;为了虚名,父亲笑着逼亲生女儿殉节饿死。

古代封建王朝这个黑色的大染缸能维持靠的是伦理纲常,皇帝和贾府这些上层统治者的荣华富贵本就是建立在对下层平民百姓和奴仆的剥削上的,父权和夫权的地位是建立在对妻妾儿女的压迫上的。

《红楼梦》里的皇帝、宗室、四王八公权贵都是封建父权的代表,他们凶残暴虐、虚伪歹毒、寡廉鲜耻、自私自利、心狠手黑。

他们拿着穷苦人卖儿卖女的血汗钱花天酒地,放纵享乐;他们把好人家的儿女几两银子买来做小戏做奴婢,打骂侮辱;那半截入土的大老爷贾赦恬不知耻今儿要强娶十七岁丫头,明天就花八百两银子买个少女当小妾,后天为了夺取扇子闹得无辜百姓家破人亡;那荒唐淫乱的珍大爷先和儿媳妇爬灰逼死人命,又霸占两个如花似玉的小姨子……

作者用事实写明,这些封建老爷们完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他们根本就不把身份地位低于自己的人当人看,只当他们不过是碌碌的蝼蚁,是小猫小狗,想当宠物当宠物,想碾死就碾死,完全看心情。

甚至连对他们同阶层的女性也充满了压榨:他们对母亲是假孝顺,只为博个好名声;给的正妻体面,是为了让她管家理事,侍奉父母,伺候自己,生育嫡子延续香火;给小妾通房宠爱,是把她们当娱乐游戏的玩意儿,平衡后宅的棋子;他们生育娇养女儿是为了长大后用她联姻换取利益……古代真实的上流社会就是这样的。

古代的底层百姓们面对统治者的剥削,面对天灾人祸,战乱屠戮真是命如草芥,人人鱼肉,他们的悲惨命运不过都是权贵“朱门酒肉臭路”的陪衬而已。所以鲁迅先生才《狂人日记》中写:我翻开这历史一查,满眼写的都是两个字:吃人。

还想穿越吗?被吃的骨头渣都不剩的那种?

在这样残酷和窒息的大环境里,薛宝钗这样的精明人怎么会叛逆呢?她甘愿被封建父权征服、驯服,并且上赶着争当封建礼教的得力的伥鬼与爪牙。

她哥薛蟠为什么把人命官司视若小事,觉得不过几两臭银子就能解决?薛宝钗为什么觉得跳井的金钏是个糊涂人,不过多给她几两银子就能完事?那是以为他们从小接受的家教就是这样,家里有钱,亲戚有权,自觉高人一等,是人上人,草菅人命视作儿戏,不管是乡绅之子冯渊还是贾府丫鬟金钏,都比他们低贱多了,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可惜的呢?

谁会在意路边被踩死的蚂蚁和压扁蚯蚓和流浪的猫狗呢?古代的封建老爷们是不会在意底层死活的,因为他们自觉是高贵的上等人!如果他们家有人要是可怜同情这些弱势的生命,就会被视为异类!他们家有人遵从了大自然的规律和自己内心善良真实的人性,在封建老爷们眼里更是痴呆的表现。

因为在封建父权的凝视下,人可以有很多身份,是忠臣、是良将,是孝顺的儿子、乖巧的女儿、贤惠的妻子、是忠诚的奴仆,但不能是有自我意识、率性而为的人,更不能是敢争取人生自主的人,只能按照规矩礼法要求的样子活着。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三纲五常、男尊女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历来如此,谁敢违背就会被世俗礼法所不容,都轮不到官府动手,父母宗族就直接教训、压制、收拾,因为他们实在害怕自己会被无视规则、破坏规则的逆子牵连呀。

所以贾宝玉抓周时拿了脂粉钗环,都要被亲爹大怒骂做:“将来酒色之徒耳!’”;帮小旦琪官逃脱忠顺王的魔爪,被亲爹打的屁股开花;自己淋成落汤鸡,喊别人避雨,和燕子小鱼说话,怜惜丫头们,jiu 被嘲笑为没点刚性,呆头呆脑;林黛玉真诚坦率,喜怒形于色会被骂不会做人,刻薄小性;她收葬落花哭一场,伤春悲秋,寄情文学,会被讥讽为矫情,无病呻吟,不务正业……其实宝黛他们什么都没有做错,他们也没有危害影响任何人,只是他们违背了封建社会对人刻板要求,他们遵从内心,追求自我,不守规矩,同情弱小,所以他们就是封建世俗认定的:下流痴病、呆根子,是不正常人类!他们之间最纯真美好的爱情也被定义为“作怪”、“丑祸”。

没错,说的就是薛宝钗、王夫人和花袭人这些封建伥鬼们。他们永远都不会懂为什么有人宁可痛苦,也不要麻木?为什么有人会把他们追求的名利看做枷锁?为什么有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什么会有人为了看不见的信念、不能当饭吃的爱情、陌生人的幸福愿意豁出性命?

她们不懂,是因为他们的心已经被私利物欲蒙蔽,被声色货利所迷,早已失去真善美、真性情以及爱与被爱的能力,她们冷血无情、迷失自我,自欺欺人,助纣为虐。

她们就像封建制度这棵朽木上长出来的一朵一朵不见天日的毒蘑菇,看上去像是红艳艳的,吃下去可能躺板板的。一旦离开这株朽木,她们将迅速枯萎蔫儿吧,驯化依附封建体系到了这等程度,哪里还敢叛逆?只怕是巴不得在那腐烂的缝隙多汲取些臭水当营养,加速繁殖,好让他们那追名逐利的“黑魔法”倍增,好让他们的群体数量疯涨犹如丧尸围城。

需要再重复一遍,没有要求薛宝钗这类古代女性必须离家出走,去经商,去打仗,去当皇帝才算是成功,才算活的有价值的意思。

她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她们的所作所为受封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限制,而且她们的人生当然有价值,一是她们对得起家族父母,二是对得起自己的内心,三是对我们这些后世读者证明:就算是封建礼教潜规则玩的再好,就算是舍弃一切去跪舔的伥鬼,也是没有好下场的。

只是不要来跟我说她叛逆就好,很显然,薛宝钗没有那个勇气,人家也不愿意付出那个代价,何必为了虚名就把她架在火上烤呢?

0 阅读:1
南山橘暖红楼

南山橘暖红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