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炽之死,实在太过突然,在去世当天,他还召见夏元吉愤愤不平地说:“时勉廷辱我。”
意思是,明仁宗认为李时勉在朝廷上侮辱了他。
明仁宗越说越生气,夏元吉赶忙安慰劝解,这不安慰不行啊,明仁宗还在病重当中,这万一气出个好歹,大明的天都要塌了,谁知在当晚,明仁宗还是咽了气。
有人据此认为,明仁宗是被李时勉气死的。那么,李时勉在奏疏中说了什么,竟让明仁宗如此生气,以至于在临终前都还耿耿于怀呢?
一、李时勉惹怒朱棣、朱高炽李时勉是一位神童,五岁发蒙,七岁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十二岁能诗会赋。
俗话说,不怕比你有天赋的人,就怕有天赋的人比你还努力,李时勉就是一位既有天赋又刻苦努力的人,冬日天冷,他竟然用被子将脚裹起来塞进木桶,坚持读书。
考中进士之后,李时勉被选为庶吉士,进入文渊阁学习,后来又相继担任刑部主事、翰林侍读等职。
永乐十九年,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发生火灾,明成祖朱棣下诏向群臣征求施政得失,李时勉应诏上疏,评论时事十五项,其言大多违逆朱棣意志,可想而知朱棣该有多生气。
在查阅李时勉奏疏的过程中,朱棣好几次被其毫不转圜、直言弊处的表述方式气得发火,将奏疏扔在地上。
但在冷静之后,朱棣又不得不承认李时勉说得有道理,从而捡起来继续看,之后,李时勉的建议大多被采纳实施。
这还不算完,明仁宗朱高炽登基之后,李时勉秉持本性,继续上疏言事,朱高炽看到奏疏所言内容后,非常愤怒,下令让李时勉到便殿接受问责。
结果李时勉在答辩过程中毫不退让,气得朱高炽命武士用金瓜击打他,打断三根肋骨后才命人将他抬出去,后来李时勉又因上奏被投进锦衣卫监狱。
之前李时勉曾对某锦衣卫千户有恩,这名千户见到恩人在狱中生命堪忧,便偷偷请来医生,用海外药给他疗伤,李时勉这才保住性命。
二、在奏疏中说的话明仁宗在位仅十个月,临死当天,仍对李时勉“侮辱”他之事耿耿于怀。
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一年多之后,才知道明仁宗之死还有李时勉的原因,盛怒之下命人将李时勉绑过来,要亲自审讯他,还说必须要杀了李时勉。
下达命令后不久,朱瞻基觉得不解气,又让王指挥将李时勉拖到西市处斩,也就李时勉运气好,王指挥领命后走的是端西旁门,而先前的使者已经押着李时勉从端东旁门进来了,两人恰好没有遇见。
朱瞻基看见李时勉后,痛骂李时勉胆敢触犯先帝,问他在奏疏中到底说了什么。
李时勉扣头说道:“臣言谅暗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
按照李时勉所言,他在奏疏中劝谏明仁宗不该在守丧期间亲近嫔妃,这是忤逆不孝的行为,李时勉不但上疏劝谏,似乎还行了廷争。
李时勉还真是直肠子,顶着盛怒,老老实实告诉明宣宗:你老爹好色,在守丧期间就亲近妃子。
那么明仁宗在守丧期间究竟有没有违礼呢?按照李时勉刚强的性子而言,他说的话可信度颇高,这也难怪明仁宗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甚至到死都不能忘怀了。
但是,李时勉还在奏疏中劝谏明仁宗,太子不宜远离左右,这倒是说到了朱瞻基的心坎上,明仁宗即位不久就将朱瞻基派往南京,按照当时情况而言,朱瞻基在南京的日子恐怕是在惶恐不安中度过的。
三、明仁宗被气死的说法得知明仁宗去世的消息后,朱瞻基火速赶回,最终还是未能见到明仁宗最后一面,这不免成为朱瞻基心中一个遗憾。
所以,当听到李时勉曾经劝谏先帝,不应该让他远离其身边时,朱瞻基心中对李时勉的杀意也消去了几分。
李时勉谈到第六件事时,适时停住了,朱瞻基命他全部说出来,李时勉表示剩下的没记住,朱瞻基又问奏疏的草稿何在,李时勉也表示已经烧掉了,这下朱瞻基彻底放心了。
之后朱瞻基赦免了李时勉,等王指挥从监狱回来时,李时勉已经冠带整齐地站立在阶前了。
那么,明仁宗被李时勉气死的说法可不可信呢?这很难说,不过也存在这一种可能。
明朝史料中对于明仁宗的去世过程,记载十分潦草仓促,早上感觉身体不舒服,傍晚就去世了,时间记载的很详细,却唯独没有记载具体病因。
这就导致明仁宗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明仁宗过于肥胖,得相关疾病而死;也有人认为,明仁宗是被李时勉气死的;还有人认为,明仁宗是因后宫争宠被误杀……
其中,李时勉惹恼明仁宗的时间实在太巧合了,明仁宗前脚刚将李时勉扔进监狱,气还没消,找心腹重臣夏元吉抱怨抱怨,结果后脚就突然去世了。
要说两件事之间一点关联没有,恐怕谁也不信,一种合理的解释是,明仁宗本就因肥胖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又被李时勉这一刺激,气急攻心之下没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