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有一个读书人李文安,因为家里太穷娶不起媳妇,就迎娶了自己的丑“妹妹”为妻。
当年的乡邻们这样嘲笑他们家:“哥哥穷到娶不起媳妇,妹妹丑到嫁不出去,两人一合计,干脆在一起凑合过日子。”
可就是这样被嘲笑的两口子,婚后生下六男二女,个个出人头地,其中二儿子更成为近代史上的大人物,如今家喻户晓。
说起这对夫妻,就要先说说他们的父亲李殿华。李殿华是个屡试不第的乡下读书人,努力了半辈子都没走出家乡的土地。一心科考的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考试上,也没什么其他谋生技能,就只能在村里守着点田地过日子。家里还有四个儿子,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但他从没放弃过科考这条路,自己考不上那就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们。他在家里设立学馆,还请中过举的人给几个儿子讲学。
李文安就是李殿华最小的儿子,但他身体孱弱,智力发育也晚,哥哥们4岁就启蒙了,他8岁才开始读书,人家都考秀才了,他才刚读完四书。
李殿华有点着急懊恼,前面几个儿子除了大儿子跟自己一样,考且只考了个秀才外,其他在科举之路上也都没什么结果。
更犯愁的是,家里生活捉襟见肘,连聘礼的钱都准备不出来,小儿子不光考不上功名,现在年龄到了,可能连媳妇都娶不上。其实,家里除了有一个娶不上媳妇的儿子,还有一个不好嫁的“丑闺女”。这个女儿不是李殿华夫妇所生,而是他救助的一个弃婴。可能是读多了圣贤书的缘故,这一家人心地都很善良,有慈悲心。李殿华会一点医术,经常在村子里义诊,有一次他外出义诊的时候,在路边捡到一个哭泣的女婴。这个女婴一看就是因为得了天花被家人遗弃的。天花在那个年代是“不治之症”,而且会传染,可善良的李殿华还是把女婴带回家悉心照料。这名女婴大概命不该绝,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唯一的问题是留下满脸的麻点。病好后的女婴就留在李殿华家里,成为他们最小的“女儿”。李殿华从没隐瞒过女孩的身世,哥哥们也知道这个妹妹不是亲生的。而女孩呢,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更是特别感恩李殿华夫妇的救命和养育之恩,在家特别勤快,粗活累活都抢着干,也没有像那个时代的小姐们一样裹脚。但这样一个脸上长满麻子又大脚的女孩,却很难找到婆家。在几个哥哥里,女孩跟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李文安关系尤其要好。李文安也是个正直憨厚的孩子,对这个捡来的女孩从小就照顾有加。随着年龄渐长,两人还产生了些微妙的情愫。正在李殿华两口子为儿子女儿的婚事犯愁时,看到两个孩子平时情投意合的样子,忽然想到要不就把他们凑一对吧。一个太穷娶不起,一个太丑嫁不出;一个身体文弱,一个泼辣能干,也正好互补。反正他们也没有血缘关系,不违反人伦,于是,就给他俩安排完了婚。不过“兄妹变夫妻”,这桩婚事还是遭到村里人的嘲笑。但李文安小两口丝毫不受闲言碎语的影响,结婚后恩爱有加。更令乡邻们想不到的是,这个让他们看不上的“丑媳妇”,还特别“旺夫”。李夫人婚后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李文安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继续科考。最后,李文安这个家里开窍最晚,最“愚钝”的小儿子竟然真的一飞冲天,逆天改命了!
他三十五岁中举人,几年后又高中进士。同批进士中,就有后来的湘军创始人曾国藩。
这可是李家七代人中出的第一个进士,算是实现了父亲李殿华毕生之理想。
这还不算结束,李夫人还生了六男二女,孩子们继承了祖辈的刻苦精神,个个都很成器。其中两个儿子,李瀚章和李鸿章还是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
尤其是李鸿章,更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人人皆知他的名字。
就这样,李鸿章母亲从一个差点病死街头的麻脸“丑女”,成了享尽荣华富贵的诰命夫人。
中间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一回李鸿章从湖广总督调去任直隶总督,而接任者就是哥哥李瀚章。
本来母亲都是要跟着儿子一起走的,但李老夫人根本不用动,因为总督虽然变了,但还是她的儿子。
当年嘲笑她的那些乡邻又不能不羡慕加谄媚地说:“人家这是总督换防而老太太不用换防!”
李鸿章母亲平时也很有为人的智慧,每当丈夫和儿子们升官时,她都告诫他们低调谨慎。
最后,她活了83岁,死后倍极哀荣。慈禧都下旨抚慰,各地方官员更是哭得比死了亲娘还伤心。
李家的兴盛,源于李老爷子“破釜沉舟”的决心,良好的家学家风,也来自他的慈悲心和善举。
若不是他把弃婴救回家,大概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李文安不一定能完成“鲤跃龙门”的人生逆袭,更不会有李鸿章这一代的巅峰。
“种善因,得善果”,不过如此。
李鸿章作为晚清最后的“守墓人”,他的一生充满争议。他曾忠心报国、推动洋务,却也曾为大清签下30多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还曾贪污亿万。但不可否认,他对中国近代史产生过深远影响,他的家族故事,也值得了解和深思。